清明時節,沒想到一早就傳來一則噩耗:
據一代武打巨星王羽的女兒王馨平透露,父親于4月5日早晨安詳去世,享年80歲。
王馨平的微博頁面
根據她的表述和不少圈內人透露,晚年的王羽倍受疾病困擾,身體狀況一直不佳。2020年還被誤傳過王羽去世的消息,最終被其女兒辟謠。
然而,這一次是真的,王羽終究還是離開了大家。消息一出,不少電影人通過社交媒體表達了追思。
李力持導演的微博頁面
年輕一代也許已經不知道誰是王羽,但在很多老港片迷的心中, 從影半個世紀,共參演了70多部武打片的王羽,絕對是個不輸于李小龍的武打巨星。
李小龍和王羽合影
《家有喜事》《南海十三郎》導演高志森向南都記者透露:“王羽是我8歲到12歲的偶像,是王羽和張徹導演讓我迷上了電影。王羽是我童年時候的超級偶像。”
2008年,周星馳在《康熙來了》中就表示除了喜歡李小龍外,也很喜歡王羽。王羽的《龍虎斗》(1970年)是自己看的第一部功夫電影, 嚴格來說,王羽是周星馳第一位喜歡上的武打明星。
甄子丹在2011年《武俠》的發布會上稱自己小時候和父親看的第一部武俠片就是王羽的《獨臂刀》,并稱自己能跟王羽合作是一次圓夢。
就連好萊塢大導演、資深港片迷的昆汀·塔倫蒂諾,也是王羽的粉絲。2020年3月23日,昆汀在自己旗下的新比佛利電影院的官網上,洋洋灑灑給王羽寫了篇超長影評,標題不加掩飾地稱他是 “超級明星!超級導演!”
新比佛利電影院官網頁面
究竟是什么樣的人能讓諸多大牌崇拜?為什么大家會稱他為“大俠”?借著王羽去世之際,我們來重溫一下這位昔日巨星的風采。
跟大部分人進入電影圈從低層做起不同,王羽似乎天生就有明星相。游泳運動員出身,又練過空手道的王羽,可謂是身材健碩、高大威猛和氣宇軒昂。
1943年出生的他,僅20歲就被張徹導演相中,在他的武俠片《虎俠殲仇》(1964年)中擔任主角。在此后很長時間里,張徹和王羽兩個人的名字就被聯系在一塊。
兩人的第一次合作,便給當時的香港電影帶來了一次轉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的香港電影,女明星遠比男明星有地位( 王羽之前,香港最紅的影星是女演員凌波)。
當時的電影公司主打的是歌舞片、黃梅調電影,所以武俠電影難逃這兩種類型片的形式。王羽和張徹順利給港產片注入了陽剛氣質,香港電影迎來了一系列“銀幕上的新男性”的 轉向。
1967年,張徹和王羽合作的《獨臂刀》橫空出世。此片上映后突破了一百萬的票房大關,而張徹更是獲得了“百萬導演”的稱號。
如今回看這部電影,服化道各方面固然有不少粗糙的地方,但王羽血氣方剛的暴戾感,依舊能傳達給半個世紀后的觀眾。 本片其實借用了金庸的《神雕俠侶》斷臂楊過的情節,再融合日本劍戟片和西部英雄的要素混合而成。
《獨臂刀》劇照
本片的動作場面全是真刀真槍,且都是由王羽親自上陣,在當時算是創了先例。王羽飾演的方剛有著傳統的俠義豪情之余,張徹還注入了對武林的反思和對江湖爭斗的批判。兩人的雙劍合璧向世人展示了其獨特的暴力美學,憑借本片開創了一部劃時代的武俠經典。
導演兼影評人魏君子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中說道: “ 《獨臂刀》開啟了華語武俠電影的陽剛一脈,它開創了武俠電影的新世紀。此后的男演員在武俠電影里邊的形象變得非常的鮮明,他們可以赤裸著上身,以這種陽剛的男性之間的友誼去構造這種江湖。”
之后10年之所以能陸續拍攝《獨臂刀王》《盲俠大戰獨臂刀》《獨臂拳王大破血滴子》等多部(10年里拍了8部)獨臂刀系列,全都受得益于首部《獨臂刀》。
《盲俠大戰獨臂刀》是1971年中日合拍的cult片當年還拍了兩個版本結局
張徹導演,王羽主演,本來這對組合能在影壇所向披靡,但是當時風頭正盛的王羽要求自己當導演,兩人隨之鬧翻。
1970年,王羽在邵氏首部(也是最后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龍虎斗》率先掀起了功夫片的熱潮,武俠片的風潮受到了沖擊。《龍虎斗》的上映時間,剛好是王羽從邵氏跳槽到嘉禾的時機,哪怕當時邵逸夫并沒有力推《龍虎斗》,但是本片依然打破了當時香港有史以來最高的票房紀錄。
1970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龍虎斗》為香港功夫電影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類型模式:中國功夫大戰日本空手道。在本片中,中日 兩位高手在雪地中一決雌雄,其中蘊含著那個時代特殊的民族情感表達。該片成為了第一部完全展示中國功夫技藝的大制作,為之后李小龍的功夫熱潮,做了一次預熱。上世紀70年代的武俠片熱,逐步開始轉向功夫片。
《龍虎斗》劇照
入行不到10年的王羽,已經為上世紀60到70年代的香港影壇帶來了兩次大的轉向。離開邵氏加入嘉禾的王羽,首部自編自導的電影叫《獨臂拳王》(1971年),看名字就知道,它其實是在借用自己邵氏時代的“獨臂刀”IP的熱度。
《獨臂拳王》劇照
不僅王羽會蹭熱度,留在邵氏的張徹也同樣會這么做。同樣是1971年,張徹在失去王羽后,起用了兩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新演員——狄龍和姜大衛,炮制了一部《新獨臂刀》。在1971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中,張徹的《新獨臂刀》以159萬獲得了第三,而張徹的《獨臂拳王》以102萬獲得了第九。
《新獨臂刀》劇照
王羽和張徹這次無聲的交鋒,其實是嘉禾和邵氏在上世紀70年代的票房比拼的縮影,兩大公司 還因為“獨臂刀”的版權歸屬問題鬧過官司。
盡管王羽在到了嘉禾后拍出過像《龍虎金剛》和《四大天王》深具影響的作品,每年也有不少電影上映,但不可否認王羽最巔峰的時期是在邵氏的時代,隨后在嘉禾和因為官司遠赴臺灣的時期,王羽都在一點點遺失曾經的光輝,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等后起之秀逐漸霸占了銀幕。時間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王羽逐步退出影壇,轉而在臺從商,成為了一個相當成功的生意人。
成龍微博曬出和王羽曾經的合影
近些年,年邁的王羽也會出演一些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要數陳可辛的《武俠》(2011年)和鐘孟宏的《失魂》(2013年)。
在《武俠》里,陳可辛讓兒時偶像王羽擔任“教主”,而且是非他莫屬。這部另類的武俠片,有很多致敬老武俠片的迷影彩蛋。比如甄子丹斷臂揮刀的造型,無疑是在致敬《獨臂刀》。
《武俠》劇照
本片最精彩的地方莫過于甄子丹和王羽的對打,兩代動作巨星一戰,對于各大動作電影迷而言,一定是一個福利。拍攝這部電影時王羽已經67歲左右,乍一看臉部松弛的肌膚和臃腫的身材,都呈現出老態。
但根據幕后花絮這段激烈的動作場景,都是由他本人完成的。王羽這么多年一直沒有怠慢自己的功夫,每天早上都得有一個半小時運動量。他在自己職業生涯的后期貢獻了最后一段精彩打斗,而當時的他已經有輕微中風了。
2013年的《失魂》,王羽不再打了,演起了一位略顯頹唐的老父親。本片讓他獲得了臺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這是從影多年來的王羽首次獲得演技肯定,可惜的是本片沒能讓他獲得金馬最佳男主角。這是王羽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失魂》劇照
2019年,王羽獲得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時,他已經因病沒法到現場領獎了。今天,王羽終于永遠告別了所有的影迷。
女兒王馨平在微博中這樣評價王羽:“父親為人講義氣,重視朋友。銀幕內外,他的做人處世都是鐵錚錚的俠客作風,一生精彩。” 不少人稱王羽是“大俠”,不僅僅因為他演的角色,同時也源于他坦坦蕩蕩的直爽性格。
坊間流傳著很多圍繞著王羽的傳言,比如幫成龍解圍、盜走邵氏上百份合約、和林青霞的戀情、臺灣的三大血案等等,孰是孰非,真真假假,多年來大家都在爭論不休。
但他從來不避諱承認自己做過的種種事,魏君子給南都記者回憶道其10多年前采訪王羽的場景,“ 非常直爽”是對王羽最直觀的評價。當王羽被問及邵氏偷合約事情,他承認是他偷的;被問及和林青霞的戀情,他承認發生過;被問及古龍為什么為何不能持筆寫小說,王羽爆料說古龍和人起爭執被砍傷;被問及一部江湖新片《艋舺》(2010年)觀感,他稱那是小兒科,自己的故事比較精彩......
《艋舺》劇照
不加任何掩飾,直來直去,“直男”大概是對這位有江湖氣息的人最佳的定位。王羽對自己的所言所行負責,他跟魏君子說: “只要我講了,你就可以登出來,我就是這樣。”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王羽就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人。可隨著審美潮流的變化,這樣的人也許未來也很難再有,李力持與高志森兩位導演同時感慨道,像王羽這種陽剛且富有男子氣概的演員越來越少,導致硬橋硬馬的動作電影越來越少。
王羽開創了一個時代,隨著他的離去,這個時代也伴著他而去。 唯獨留下的,是關于大俠仗劍走天涯的傳說,余音裊裊,不絕于縷。
撰文:海邊的卡夫卡、梁馨文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