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這部劇越來越有意思了,從開始看眾多危險環繞著千璽弟弟,時時替他擔心如此這般的柔弱書生怎堪抵擋長安眾多狼人圍攻,到看他與朝中眾多勢力盤根錯節的斗智斗勇;再到看張小敬在劇中五尊閻羅的狂打狂殺,又看他作為第八團九死無悔誓、死不退的忠肝義膽。怎一個過癮了得!
可慢慢的進入后面劇情時,小伙伴們逐漸發現這部劇已經從反恐精英劇走向了朋黨之爭的劇情,幕后大boss時不時的引人好奇,到底是誰在幕后操縱了這一切,什么強大的勢力將靖安司這種太子的官衙都攪進了混戰,讓李必沾了一身騷不說還讓他淪落成人質。
有人猜測終極boss是何監,的確從前情來看種種疑團都指向了何監,他的傻兒子裝瘋賣傻多年就是為了復仇,而他為了給太子鋪路謀劃了種種權宜之計,制造了眾多黨羽之爭,諸多舉動都將嫌疑指向了何監。
可何監出場太早了,按照常理一般早早出場的都不是最后的重要人物,且何監已經八十多了,他在長安安度晚年應該比自己下這么大的一盤棋更有意義,況且他那么大年紀無論從心力還是體力上,都不足以部下如此嚴密的局。
還有人猜測是何監的傻兒子何孚,可這個人看似以瘋傻掩飾自己的復仇計劃,但實則他是個真的傻子,他以為龍波真的是被他拿錢買來的棋子,可他不知自己卻被這個棋子挖了雙目。
還有人猜測是徐賓,這個人死了又活,活了又死,且是他將張小敬從死牢里以大案牘術的名義救出來的,而他也確實是隱藏的智慧高人,大案牘術就是出自他手,可他官階太低了,且這個人是個一心鉆研學術的專技人員,他應該不是一心攀高而出此謀害長安百姓的人。
不會有人猜測元載吧,這個十足的小人無論怎么看都沒有最終大boss的氣度,前一秒還哄騙張小敬說他是長安的功臣,后一秒就即刻翻臉。
如果他這樣的無恥小人當最后的boss,估計編劇會被罵死吧。剩下的人還有誰呢?右相、太子?龍波?這個三個人以目前來看都有這樣能力,太子預謀篡權,而右相則是為了權傾朝野想削弱太子的勢力,這兩個人如果想要做一盤大局還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別忘了他倆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如果單純為了爭權那么為何要用伏火雷埋在長安的上元燈節上,炸死長安數萬百姓那他倆所爭的權又將對誰用呢?數萬百姓之死的罪責他倆也定跑不了!那么除非兩人中有一人會在上元夜弒君奪權!但這事,談何容易,一旦失手卻將失去已經手握的重權富貴,得不償失吧。
是龍波嗎?劇情中已經揭露了他曾是第八團的一員,當年和張小敬并肩作戰九死一生,如果他是為了給第八團復仇,那么他應該是有報復的理由,利用狼人做餌調走了靖安司的大部分精力,再以伏火雷埋入燈摟之上,就為了炸掉他所憎惡的長安,這點倒是很符合一個被自己崇敬的將軍背叛后的報復心理,但,他會舍得讓那么多無辜的長安百姓也跟著陪葬嗎?
小伙伴們別忘了,他曾經為保大唐在邊關誓死一戰,至死不退,這樣的人怎會不愛自己的長安,怎會不愛盛唐的國度,怎會不愛自己盡忠的圣上!又怎會舍得傷及無辜百姓?因為經歷過死亡的人才會更珍惜活著,對吧!
其實,有沒有小伙伴猜想最終的大boss是圣人呢?首先他是高處不勝寒的寡人,他明知自己周身權利縱橫交錯,時時盯著他的龍椅,這樣的虎視眈眈會讓一個人坐立難安對不對?
至于權謀之術,請問還有誰會比圣人玩的更好嗎?如果他當年沒有足夠的智商怎么會爬到當今圣上的位置,而且還有一點我們不要忽視,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大家都明白,圣人如果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為了知道他日后傳位之人是不是真的能留他性命,讓他可以在退位之后安享晚年,那么犧牲幾萬長安百姓在他謀劃上絕對不算是件大事!
還有一個細節,龍波提起的能夠點燃上元節燈樓的最后保障,是圣人自己射出的那把金色的箭!
圣人要自己炸掉自己?怎么可能,必定還有后續的大事件!
這盤棋最終的走向如何,小伙伴們我們繼續追劇吧,也許就沒什么大boss,也許也什么權利暗斗,蒼生、黎明百姓、大唐盛世,才是這部劇的最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