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整個電視劇市場略顯冷清。
各大衛視的新劇尚未有新的收視爆款出現,而口碑方面也是一塌糊涂。
接檔《心居》的軍旅大劇《特戰榮耀》也未能接住,開播以來,整個收視不斷下滑,在衛視中僅排第三,
湖南衛視的新劇《玉面桃花總相逢》收視也并不理想,但是在如今的局面下竟然也能夠排到第一,可以看得出當下市場的慘淡。
而北京衛視的新劇《山河月明》雖然首播同時間段收視第一,可是次日收視也并未突破,當然對于北京衛視來說能夠穩定在如今的收視,已經是高水平了。
《山河月明》作為古裝歷史劇,已經播出三集,但是口碑卻不甚理想,差評不斷,主要集中在對歷史的一些改動,劇情的跳躍性等問題。
已播出的三集主要集中講述的是徐達北征和燕王婚配之事。
作為歷史劇自然不能當歷史來看待,對歷史的改動無可厚非,而對于劇情的突兀問題,是因為該劇做了大量的刪減,而這也是該劇時隔兩年才播出的原因。單獨來看的確會有所跳脫但是整體來看是沒有問題的,在后續劇情中都會有所交代,只是不再是以單獨鏡頭展現,而是通過一些細節去講述。
可是對于電視劇來說都是一集一集的播出,觀眾對劇情的上的困惑是難以避免的,自然也讓該劇口碑不濟。這對于劇方來說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做刪減就無法順利播出,最終就只能妥協。
另外很多觀眾困惑該劇到底是歷史正劇,還是古偶劇。實際上對于此類歷史劇并不少見,如今的純歷史正劇已經很難再現,大多數都會為了迎合市場而加入古偶元素,而對于該劇來說,主線是燕王朱棣的成長故事,而加入感情線又是必不可少的,從燕王的選角就可以看出該劇的妥協。
但是這樣的劇的基礎還是歷史劇,有著一定基底是不會完全發展會爛俗的古偶劇的。
前三集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比起正劇稍顯平淡不夠嚴謹,比起古偶又太過正式不夠靈活,所以讓普通觀眾很難對該劇準確的定位。
其實除了這些,前三集還是在娓娓道來,呈現出它獨有的氣質的,而這些是靠著老戲骨們撐場的。
陳寶國、張豐毅、王姬等,對于前三集的推動來說起著關鍵作用。雖然說主線是朱棣的成長線,但是沒有這些老戲骨的加入,必然會讓該劇黯然失色,在演員表現上,老戲骨和年輕演員也不在一個段位上,在對戲上,年輕演員的問題就暴露無遺。
在老戲骨們的演繹下,朱元璋、徐達、馬皇后,三個角色被演繹出了另一種味道,滿是生活化的氣息,他們和藹可親,就像鄰家大伯阿姨,而不是身份高貴的帝王、王后。喝粥納鞋底,家宴斗嘴,皇家的威嚴在這里被極度壓縮,讓我們看到了別樣的宮廷生活。
可是這并不是戲說,是一種更加生活化真實化的表達和演繹。
而這些戲份也都是被觀眾津津樂道,都給予了高度夸贊。
在此時的燕王還并未登上真正主角的舞臺,所以不管是氣勢,還是戲份上,都是遠不如老戲骨們的。
以徐達北征賜婚為切入點,然后引出朱棣的叛逆、頑劣,逃婚、被打,隨軍出征再被打,可以看得出朱棣在士卒和皇子兩種身份之間的矛盾和掙扎,但是為了自己的軍事夢隱忍著,在性格表現上,成毅飾演的朱棣還是有著一定貼合性的,在這一點上值得表揚。
可是整體上成毅飾演的朱棣又給人僵化之感,氣質欠佳,面部生硬,讓這個角色人物顯得太過刻板,沒有演繹出頑劣的品性,總結起來就是表演上太過用力,其他皇子,都能夠看到更加生動的一面,可是到了他這里,一副苦大仇深,失去了該有的氣質和秉性。
《山河月明》如今的處境顯然是尷尬的,因為自身定位的模糊性,加上劇情上的刪減,對觀眾是不友好的,差評不斷涌來,但是靠著老戲骨們的精彩飆戲又讓人無法舍棄欲罷不能,年輕演員的問題較大,一旦和老戲骨同框,就能夠看到演技上的參差。另外在戰爭的大場面上也是比近些年的歷史劇高出不少,可以看得出花了錢。
所以,整體來看,在口碑上,《山河月明》必然難以達到更高水平,收視也將平平無奇。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