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經由賈樟柯導演推薦,公認的實力派女演員郝蕾有了一個新身份——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影視表演系主任。4月6日,系主任郝蕾圍繞主題“演員與導演:創作過程與挑戰”,為溫影師生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生動的云課堂。
云課堂海報
疫情期間,演員的工作也多少受到影響,郝蕾在和同學們的互動中也表示,自己原本因為在工作室中隔離了一天,覺得挺“喪”,“但今天早上起來,想到可以和同學們會有這樣一個交流機會的時候,陽光也很好了,我又覺得很興奮。”
兩小時的云課堂上,郝蕾從“演員為什么要具備導演思維”聊起,面對“導演很遜怎么辦”“長獨白怎么攻克”“沒劇本怎么演”等各類學生提問,郝主任暢所欲言,干貨滿滿。其中雖然沒有直接的表演技巧的教授,但其中關于對表演的理解,對自我的觀察,也讓聽者得以窺見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并從中領悟到些許表演的奧義。
郝蕾
演員的委屈:不想做提線木偶
因為要同時面對表演系和電影制作系的學生,這堂課的主題被設定為“演員與導演的合作”。因為中國的影視行業人才培養,在這兩個學科上還是有涇渭分明的學科設置,到了實際的從業過程中,郝蕾也深刻感受到,這兩個合作緊密的工種,似乎很容易面臨難以逾越的鴻溝。
“演員和導演的關系,從我個人經驗看是亦師亦友,又愛又恨?!焙吕偃缡情_場,“我們是一個行業內最緊密的合作關系,但表演系和導演系的教學內容是很不相同的。非常多的導演不太了解演員的創作過程,他會有一套自己既定的標準來判斷什么是好的表演,從而進行選擇,但他很難了解演員是如何達到好或者壞的表演,這個時候演員會比較容易崩潰,你需要去體會、去猜測導演的意圖。另一種導演更像老師,他會比較了解演員的創作過程,比較了解‘人’,在選擇演員的時候,他的導演工作就已經開始了,他能夠像‘開采師’一樣去挖掘演員身上隱藏的寶貴特質。”
郝蕾說,自己一度對于演員的被動性感到失望。她也有覺得委屈的時候,遇到沒有那么默契的導演,自己覺得很好的設計,最終也會被剪掉無法呈現或不被看到,“我演得這么好,為什么把我好的部分都剪掉?”她也會有這種不甘?!拔以浛催^電影館叢書中的《導演功課》這本書,看完這本書我就很絕望。因為這本書敘述的創作體系里,演員好像是提線木偶??赐赀@本書,我幾乎想要放棄做演員了,因為我不想做提線木偶。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不尊重演員的創作呢?但之后的一兩年里,我又開始重新體味這本書的意思,不僅僅是文字上,而是去思考它的意思。最后我發現,我們是應該服從導演的。因為導演才是‘部隊’的‘領軍人物’,他會帶著整支隊伍打仗,哪怕我們是很棒的演員,沖在最前面的位置,可是還要‘總指揮’的。其實,我們很少有機會去遇到100%優秀的‘總指揮’,所以要不斷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需要和導演做朋友。”
面對表演同學提出的“如果導演很遜怎么辦”的問題,郝蕾的答案是,“很遜也要忍住。”“即使導演很遜,演員也沒有辦法替他坐在監視器前面,對演員來說,一個保險的辦法就是保證自己不遜,保證自己的表演沒有掉到及格線以下。后面有機會再和更好的導演合作。”
而問題的另一面,是學導演的學生小心翼翼地求證,什么樣的導演,在演員眼里會顯得“很遜”?郝蕾的回答是,“不知所云,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導演,一定是很遜的。同時,她也指出如今一些年輕導演,了解技術,但無法調控、調適好自己的心理,會過度追求自己想象中的效果,忽略現實的因素。相反,成熟的導演,也有可能見過太多東西,創作激情沒有那么足。
極度放松才能極度專注
有眾多成功的角色加持,在戲劇、電影和電視劇領域的表現也都游刃有余,郝蕾在兩小時課程中,也被問到了許多“實戰”中的應對經驗。
例如傳說中總是讓演員現場發揮,拍得演員們崩潰又對他愛得咬牙切齒的婁燁導演,是同學們好奇的焦點。
郝蕾回憶,自己第一次和婁燁合作時,前十天都在抓狂中度過?!皧錈顚а菰谂膽虻臅r候,一開始你會覺得很不一樣,因為可以自由演。但我一直認為自由是相對的。當導演不告訴演員什么是好的,沒有給到演員充分的訊息時,你一遍遍地去重來演繹,是很容易失控的,這是另一種不自由?!?
當時,郝蕾也會忍不住,“很想問他,和他發飆。但導演永遠不說自己到底要什么?”但后來,她體會到,“不關心、不在意其他人,甚至連導演也不在意的時候,你可以釋放出絕對真摯,符合情景,絕對投入的表演?!?
《春潮》劇照
早前的女性電影《春潮》,是郝蕾近年來大銀幕上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角色。其中大段的獨白,讓許多影迷奉上“神級”表演的贊譽。郝蕾談到當時的表演經驗,稱自己因為喜歡劇本中四頁紙的長獨白才去接這部戲的,但她并沒有在拍攝之前做任何準備去處理這段長獨白。
“我讓導演給我40分鐘時間去記憶,然后上場拍了幾遍。回過頭來我再看,我明白演員極度放松,才能極度專注。因為我所有的情感,所有的狀態都是這個人物里,完全相信自己是這個人物。當我停下來再說臺詞的時候,也沒有關系。不要太關心除你以外的事情,你才能特別專注。《春潮》是一個特殊的故事,我扮演的這個角色郭建波不愛講話,所以需要長獨白給人物一個機會去表達。我在處理這段臺詞時的想法就是感覺在讀日記,或者是對她媽媽說的,又或者根本沒有發生,只是在夢里說出來?!?
有人問,為什么一些大咖電影演員去演電視劇卻有些“不對勁”,郝蕾談到,小屏幕和大熒幕確實有著大不同?!半娪霸汉碗娨晞〉膬x式感和投入是不一樣的。對于演員來說,電影平均時長120分鐘,演員不需要特別多的細節。但電視劇一集45分鐘,一天2集,如果人物狀態很單一,觀眾很難看進去,所以需要處理,需要讓觀眾感受到人物的變化和豐富,俗稱有招數。但弊端就是會讓你的表演顯得很瑣碎,但小屏幕不會放大你的瑣碎,也很少有觀眾去品味你的表演深處有多波瀾起伏,所以需要你想盡辦法表現出來。當我們把這種演法放到大銀幕上的時候,電影中的表演會被放大再放大,就會讓觀眾覺得能量太強,會受不了。”
一個有意思的說法是關于“電影臉”,“長得太明確的人,確實是不適合拍電影。大眼睛、高鼻梁,在電視劇中可能比較合適。這就是熒幕大小的問題。很多優秀的電影演員沒有那么大的確定感,沒有那么大的符號感。”
郝蕾
表演要先了解自己
當日的課堂上,郝主任還有不少金句,令人印象深刻。
有同學焦慮自己的容貌和年紀,提問年齡30+、長相并不出眾的女演員,該如何面對這份職業,而郝蕾的答案是,“漂亮在演員這個行當來說是最不缺的,但是會演戲的不多。所以不要管自己三十幾歲,漂不漂亮。每個人一定在自己表演技術非常扎實強大的前提下,多多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一定可以成,這是我一直堅信的?!?
鉆研表演多年,郝蕾認為,演員表演人,最重要的是要先了解自己?!拔覀兪紫刃枰私庾约?,才能了解世界。而這第一步又是最難的一步,很多人無法通透地看見自己。這個問題需要靠人生的體悟,不能單單僅靠上課。如果暫時沒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多看看紀錄片,看看人物傳記類的影片。”
課后,郝蕾給疫情期間面臨生活停擺的同學們布置了特殊的作業——“趁著這個特殊時期讓自己去冷靜下來,不需要那么復雜,嘈雜,而是學會向內看,去梳理自己。(這個梳理)可以不關于表演,但要梳理自己,深刻地體會自己,體悟生活,體味當下??梢允切∽魑幕蛉沼浶问?,希望大家能把最近的感受和所見所聞記錄下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