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觀眾對國產電影有所了解,可能會熟悉一個不成文的“爛片法則”:
凡是掛名好萊塢著名導演監制、制片、特效指導的國產電影,很大概率都是爛片。
例如,最近的一些例子:
2019年《天火》由好萊塢動作片導演西蒙韋斯特,執導,被譽為:中國首部火山主題視覺冒險動作大片。即使上映前周董瘋狂打愛妻昆凌,上映后口碑票房慘敗,豆瓣評分只有4.3分;
2018年,號稱投資7.5億的史詩電影《阿修羅》,邀請了好萊塢的特效團隊加盟,但最終效果卻是造型、美各種山寨等歐美,的魔幻題材《權力的游戲》;
再舉一個比較著名的例子,被載入國產爛片史冊的《富春山居圖》的視效導演恰克科米斯奇就是《阿凡達》的特效導演之一。
不難看出這些國產爛片創作者的投機心理。
似乎只要請個好萊塢電影圈的老外,就能將電影包裝成好萊塢頂級團隊制作。
基于以上案例,我們來說說本周內地院線剛剛上映的一部電影《超級的我》。
這部電影成立于2016年,當時它還被稱為是由中和美聯合制作的大片。尤其是漫威宇宙的最大英雄,導演羅素兄弟創作了《復聯3、4》和《美隊2、3》這樣的超級大片。
當時,雖然羅素兄弟還沒有憑借《復聯3、4》(后來《阿凡達》超過了他們)獲得世界最高票房導演,但僅僅因為他們在《美隊》系列中的輝煌履歷,他們在中國的首部作品就震驚了內地電影圈。之后,導演羅素兄弟多次為影片站臺,并曾公開表示:
這部電影劇本的構思,獨特的角度,以及關于夢境和現實的探討都讓我們著迷。而張翀導演是一個自信,很有能量的導演,我們喜歡他講故事的方式。我們期待與有創意活力的團隊合作,推出特別的東西,這部電影將是獻給中國觀眾的驚喜。
羅素兄弟的第一部華語電影《看不見的中,》為這部電影帶來了一股引人注目的光環,但過多談論它卻有些令人擔憂。這會不會又是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的山寨合拍爛片呢?——號
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范英俊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電影。
查了一下,首日票房只有《400萬,》一部,甚至還不如重新上映一個月的老電影《阿凡達》的單日票房。目前排片率只有9%,預測總票房只有1400萬可以說票房相當慘淡。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合拍有什么不好。
《超級的我》
超級我這部《超級的我》原名叫做《奇幻之旅》,由導演張翀自編自導。
導演張翀在進入電影圈之前,是一位資深電視制作人,曾經擔任過《鏘鏘三人行》的制作人,后來轉型成為編劇進入電影圈,處女作是一部叫做《無人駕駛》的懸疑愛情片,集結了劉燁、高圓圓、李小冉、陳建斌、林心如、王珞丹、黃軒等大咖演員,結果當年票房慘敗。
電影在當年陷入了很大的爭議,評論界普遍詬病是劇本過于混亂,編劇想要嘗試多線敘事,但架不住劇本單薄矯情,情節狗血抓馬,以至于被網友調侃為:
不應該叫《無人駕駛》,而是根本無人導演!
在這之后,張翀叫得出名的作品,就是擔任了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系列的制片人,2019年,自編自導過一部低成本文藝片《第四面墻》入圍了上海電影節的最佳影片提名,但評論卻兩極劃分,贊揚者稱電影有深度,批評者稱故弄玄虛、形式大于內容。
這部《超級的我》是導演張翀構思了四年之久的作品,也是他首度擔任導演的作品。電影于2016年開機拍攝,請來了當時剛剛憑借《我的少女時代》而爆紅的王大陸擔任男主角,女主角是近年來口碑頗佳的小宋佳,此外還有金士杰、馬精武、曾江、金燕玲等老戲骨加盟。
電影在當時被宣傳為一部奇幻視覺大片,是一出關于夢境的寓言,更融合了科幻、愛情、喜劇等元素,作為編劇、導演的張翀曾在采訪中宣稱:
這部電影是一個想象力的旅程,我們將從科學層面、哲學層面、藝術層面這幾個門類出發,去探討對于某個新世界的解答。
然而影片上映后,大部分觀眾的評論都在質疑電影的劇本,認為故事不知所云,劇本雜糅元素太多卻因為導演能力不足而導致淪為了一部大雜燴電影。
看故事開頭,還以為是科幻片結果是驚悚片,中間部分以為是愛情喜劇,結果又秒變犯罪片,最后又突然告訴觀眾一切都是主角的一場夢,就問這種別出心裁的腦洞是不是讓人意想不到?
電影和導演張翀之前編劇的《無人駕駛》一樣,看似雖然從情節設定和整體風格上似乎更像是商業片,但其內核和主題依舊很文藝先鋒。
這種夢境和現實交織的題材在國產電影內可說相當前衛,雖然好萊塢有《盜夢空間》、《入侵腦細胞》,日本有《紅辣椒》,但《超級的我》單論主題卻要比以上作品更加前衛,以人的夢境和欲望作為切入點,探討西方精神分析理論中的“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母題。
《超級的我》有一個高概念的超現實設定:
王大陸飾演的主人公桑榆是一名落魄編劇,生活困頓經濟拮據,一事無成的他偏偏又面臨創作瓶頸,尤其是最近半年來,他一直無法入睡。
因為只要每次他睡著,夢中都會有人追殺他,可他卻無法反抗。
如此周而復始,被夢魘折磨。
桑榆晦暗人生中唯一的光亮,是暗戀多年的咖啡店女老板宋佳,可他卻根本不敢表白,因為內心的那種自卑感。
就在他生活最無望的時刻,桑榆意外發現自己擁有了一種神奇的超能力——
能夠從自己的夢中取走寶物。
這個聽著就很扯的超能力改變了桑榆的命運,當他每一次在噩夢中被追殺過后,他都能順手從夢中的場景撈走一些金銀財寶拿回到現實中,就這樣,一夜之間桑榆突然“逆襲”。
桑榆靠著在一次次的夢境殺戮中逐漸掌握主動權,對于這種夢中取寶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一開始只是為了財富,后來是為了追女神,接著是作為藝術家的理想……
但隨著欲望的層層升級,桑榆的人生也開始走向失控,甚至引來了吳剛飾演的黑道大哥的覬覦。對方盯上了桑榆手中的財富,于是綁架了女主角宋佳,由此引發了更大的危機。
故事聽起來就是網絡爽文中的常見劇情,走的是「都市異能流」。
概括一下就是——
屌絲男主意外獲得超能力,從此各種開掛逆襲,從而走上人生巔峰的龍傲天套路。
其實單純這么拍不是不行,而且很有可能成為一部還算不錯的商業娛樂電影。
但電影的問題恰恰出在此,導演不甘心拍一部純粹的娛樂電影,這部《超級的我》表面上來看是科幻腦洞片,實則是心理驚悚片。
本片中最大的腦洞,就是男主角通過做夢實現發財致富的奇幻設定,但奇幻外衣只是表象,影片骨子里是延續了導演在處女作《第四面墻》中所追求的形式感,角色不斷地在真實與虛幻,現實與幻想之間來回試探、反復摸索。
而在這種虛實難測之間,影片其實鋪陳了一條相當縝密的劇情暗線——主角桑榆現實和夢境中的不斷穿梭,其實隱喻了他內心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來回掙扎。
所謂的夢魘,其實可以理解為主角內心的潛意識,也就是“超我”的存在。
基于這一點,讓我們再來看主角經歷的那些噩夢:
開場在地鐵上,桑榆被夢魘追殺,這里的追殺其實象征了桑榆現實中的落魄境地。他被人催稿,被房東討債,走在路上都低著頭怕被人認出來,見到暗戀的女神也不敢告白……
孤獨、自卑、怯懦,無助,焦慮,這些負面情緒如同惡魔一樣,一直在他內心不斷堆積,將其一步步逼上絕路。
更明顯的例子是在便利店,饑寒交迫的桑榆想要趁店員不注意偷點東西。從走投無路時的鋌而走險,到看到頭頂監視器后不得不放下偷來的食物時的擔憂害怕,不用說,他的內心勢必經歷了一番自我掙扎。
這種腦海中的道德交鋒,被具象化成了夢境意識的入侵與廝殺,夢境中的惡魔其實是桑榆內心潛意識的映射。當桑榆內心被欲望所吞噬裹挾的時候,潛意識如同一種防御機制,試圖抵御這種危險想法的產生。
而當桑榆靠著從夢境中盜取越來越多的財富的同時,也注定為自己埋下了更多的隱患。
在一次次的夢境穿越中,他困于自己的欲望中泥足深陷,越來越無法自拔,僅僅用一句“我在做夢”來不斷麻痹自己,毫不克制帶來的副作用愈發明顯,隨之而來他身上的創傷也越來越嚴重。
電影最后用一場危機來促使桑榆迷途知返,悔恨和痛苦讓桑榆清醒,于是“超我”覺醒,終結了他對欲望的放縱,桑榆意識到人生中有比財富、欲望更值得珍視的東西,正如他的名字的隱喻一樣——失之桑榆,收之東隅。
所以整部電影中主角所經歷的夢中取寶和被夢魘追殺,其實都只是發生在主角的意識當中,或者也可以理解為,主角在便利店想要偷東西時,因為內心矛盾而失神的一剎那,所做的黃粱一夢而已。
從這一點上來看,能夠感受到編劇在劇本設計上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費盡心思地安排主角在現實生活和夢境場景中的呼應與互文。
可惜的是電影空有腦洞,但創作者的想象力實在過于貧瘠,影片最大的問題在于導演沒能創作出一個天馬行空的夢境奇幻世界來吸引觀眾代入故事。
而在現實部分更是暴露編劇空洞單薄的創作能力,整體情節寡淡如水,劇情毫無邏輯,主角全員單薄地如同工具人,尤其災難的是主演王大陸的演技,一口臺灣腔簡直讓人難以入戲,表演更是非常刻意做作,把一位落魄編劇演得很像二傻子,而他和宋佳之間的愛情戲更是讓人看得尷尬癌發作。
總的來說,整部電影看下來,給人的感覺就像片中的男主角一樣處在一種巨大的精神分裂狀態中,能看出來導演想講好這個故事,可是感覺不是用力過猛,就是不得門道。
整部電影人性不夠人性,驚悚不是驚悚,要深度又不夠深度。
奇幻、爽文、懸疑,每樣都沾一點但是又都不是,最終淪為了一部不知所謂的爛片!
關鍵詞: 無人駕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