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玩家》的票房數量還是不錯的,怎么說也是達到了過億的水準了,整體來說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作為一個懸疑片,劇情肯定是重中之重,是整部作品中作為關鍵的環節。演員的表現也很重要,基本上每個演員都表現出了自己的最佳狀態。
可這部作品的問題恰好就是出現在了最重要的劇情上,作為一個將金融商業題材放在熒幕上的作品,這個題材算是國內比較少見得的,但是想要講這樣的元素發揮到極致,難度是很高的,奈何主創團隊有這樣的野心,但是沒有這樣的能力。
讓觀眾吐槽最狠得地方,就是作品中對股票等金融產品的操作展現,操縱股票,怎么說也要弄個電腦軟件的截圖,不打碼也要找專業的剪輯人員做一個屬于電影自己的軟件吧,用PPT就有點過分了,甚至有的操作畫面并沒有展現出來,而是直接用語言去進行代替的。
其次徐崢飾演的男主在故事背景中,應該是一個金融天才,可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卻沒有能夠在影片中獲得多少展現自己天賦的機會,神乎其技的操作,心理的研究探索也沒有,就感覺是非常單調的裝出了神鬼莫辨的樣子而已。
在金融知識方面,這部電影就是典型的純理論,0實操,我感覺這主要就是因為導演團隊是金融門外漢的原因導致的,顯得太業余了,實在不行咱們也可以請一些專業一點的人來問一問,積累點素材。其次就是懸疑部分的渲染,看上去嚴絲合縫,但實則是生搬硬套。
很容易就能夠讓屏幕前的觀眾知道之后要發生什么事情,這種被迫劇透的感覺確實很難受。作為懸疑電影,就是要讓那個答案撲朔迷離,讓觀眾的思想被帶著走才能夠達到效果,但是《幕后玩家》很顯然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設計方面看上去感覺好像很厲害,特別是預告片拍的還不錯,但實際上走進電影院出來之后,你會覺得好像沒什么意思,能看是能看,就像是看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故事,但絕對沒有達到那種讓觀眾感覺非常驚艷的程度,差的還很多。邏輯方面細究也是漏洞百出,弄了半天搞定的密碼,最后還是靠朋友以死相逼拿到了,這個復制出來的復雜密室又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不是徐崢和王麗坤的明星效應,票房不會過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