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劇中的循環元素
2、片頭的劇情暗示
小球一點點墜落時,帶動了機關,最終造成公交車模型的損傷,也就是兩人的下車,觸碰了“機關”,導致公交車在路口發生車禍,撞向油罐車發生爆炸。當小球完美的避開所有機關時,模型被一個罩子扣上,無緣無故的發生爆炸,也就是兩人發現下車是觸發機關的關鍵,不再下車時,公交車平穩地駛向大橋后還是突發爆炸,這就是模型被罩住,隨后的爆炸。
3、不規律出現的卡農鈴聲
4、被“框”住的警察
5、第二次引爆炸彈的手
李詩情和肖鶴云經過多次“循環”查驗,確定了引爆炸彈的兇手是拿高壓鍋上車的阿姨陶映紅,提前反殺了她。可在陶映紅被殺死后,公交車還是爆炸了,說明她還有同伙。從兩次引爆炸彈的特寫也可以看出來,陶映紅引爆炸彈時,右手中指上貼有創可貼,第二個人引爆時,手上沒有創可貼,更像是一個男人的手。
6、公交司機的反常
車廂內出現過好幾次打架,甚至有一次肖鶴云被刺殺,司機都坐在原地沒有動,當陶映紅被肖鶴云反殺后,司機卻反常地離開了座位向后排移動。司機離開座位后不久,45路公交車就爆炸了,也就是說,司機最有可能是第二個引爆炸彈的人,他和陶映紅是同伙。
7、兩個兇手之間的暗示
陶映紅和一個大叔一起等車時,公交車到站后,司機并沒有立馬打開車門,而是等大叔敲了兩次門,才慢悠悠地打開了車門。一個公交車司機這么慢地打開車門,顯然不合理,他似乎不太想讓車下的人上車。這就說明,司機知道陶映紅高壓鍋里裝著炸彈,良心未泯,但最后還是仇恨戰勝了理智,讓陶映紅上了車。
關鍵詞: 發生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