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親愛的小孩》迎來大結局。
大結局中蘇景偉被身邊的人用愛心打動,他看到那么多人在為禾禾而努力,那么多人因為禾禾的病而痛苦不堪,看到方一諾、謝天華、肖路等人,為了禾禾放棄了那么多,付出的那么多,終于良心發(fā)現,決定放下大人之間的恩怨,站出來給禾禾捐獻骨髓。
經歷了那么多絕望,終于有了希望,禾禾獲得新生,這是給所有觀眾最大的安慰。
蘇景偉的一個舉動,不但救活了禾禾,也成全了肖家、謝家、方家3個家庭,也成全了自己,雷雯終于心動要和他在一起。
通過禾禾的病,讓大家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方一諾看到肖路為禾禾所做的一切,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應該不讓肖路看禾禾,不應該得理不饒人,不應該那么強勢,那么自私。
方一諾正式給肖路道歉,倆人終于和解,放下了以往的恩怨,解開了心中的矛盾,心中只剩感激和愛。
禾禾重獲新生,方一諾也沒有再和肖路生孩子的必要了,一切回歸于正常。
肖路得到了董帆的諒解,兩個人重歸于好。
謝天華與方一諾在經歷了此番波折后,也學會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方一諾終于被謝天華的真情打動,從開始為了給禾禾找個“好爸爸”嫁給謝天華,變成了她是真的很愛謝天華。
謝天華和方一諾的關系更進一步,也算有了個圓滿的結局。
雷雯也通過禾禾的事情意識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終于和父親化干戈為玉帛。
禾禾的病把大家綁在了一起,人們開始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讓人們之間產生了更多愛的反應。
禾禾重獲新生;方一諾終于愛上謝天華,兩人在一起幸福甜蜜,肖路和前妻化解矛盾,獲得董帆的理解,一切歸于平靜。總體來說,每位角色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大團圓。
劇中有一大遺憾,就是禾禾的病友小影,小影的結局成了全劇最大的遺憾。
小影本來已經配型成功,一切進行得很順利,小影母親也籌到了手術費,可就在最后一刻,意外還是發(fā)生了。
小影已經進倉清髓了,再有一步小影就能重獲新生,沒想到這時捐獻人突然反悔,拒捐了。
這時的小影已經清髓,身體抵抗力基本為零,捐獻者拒捐就意味著小影的生命來到了終點。
電視劇最后的一刻,小影和禾禾在討論“死亡”,小影說自己不怕死亡,因為去世后會變成星星,飛到天上看自己愛的人。
兩個小孩的鏡頭切過,小影被全身蓋著白布推了出去,只剩下無菌病房外小影的家人哭得撕心裂肺,小影已經變成了天上的形象,看著自己愛的人。
小影是整個劇中最大的遺憾,我們最不希望這樣的結局在現實中出現,但讓人心痛的是:小影的故事才是和故事原型最接近的。
《親愛的小孩》中禾禾的原型是個小男孩,1993年生于貴陽,名字叫秦新發(fā),母親叫閻英,父親叫秦德強,秦新發(fā)還有個弟弟,叫秦新富,比他小兩歲。
秦新發(fā)7歲那年,經常膝蓋疼痛,閻英帶著秦新發(fā)去醫(yī)院看病,但什么都沒有查出來。秦新發(fā)的病愈加嚴重,醫(yī)院就給他做了全面的檢查,結果查出白血病。
早在一年前閻英就已經和秦德強離婚了,一直沒有再婚,大兒子秦新發(fā)跟著閻英,小兒子秦新富跟著秦德強,所以一直是閻英一個人帶著孩子到處看病,孩子的爸爸秦德強很少出現。
為了給孩子治病,閻英帶著秦新發(fā)來到首都兒童醫(yī)院做化療。一個女人,帶著一個身患重病的孩子在舉目無親的大城市看病,太難了。
原型要比影視劇苦難千百倍都不止。閻英沒有好友雷雯,更沒有一直守護自己的謝天華。在為孩子求醫(yī)的道路上,閻英走得非常艱辛。沒有人能幫助她,所有的事都要她一個人扛著。
秦新發(fā)在醫(yī)院化療了23天,這23天太苦了。孩子在醫(yī)院受苦,閻英要面對的苦難也不少。閻英要面對的最大難題是經濟困難。這樣的病,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閆英為了省錢給孩子看病,一天只吃兩個饅頭充饑。
醫(yī)院規(guī)定晚上大人和孩子不能同住一個病房,閆英舍不得住旅館,就花10塊錢買了個涼席,在街頭露宿了13天,后來警察看著她可憐,就給她安排了免費住宿,還自掏腰包給了她500塊錢。
這次來北京看病,一共花了八萬多。醫(yī)生告訴閆英,要想救秦新發(fā),就必須要找到合適的骨髓。做移植手術需要20萬,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那一年是2003年,那八萬已經差不多是閆英的全部積蓄了,還要20萬做手術,這個數目對她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況且這還只是手術費,在做手術之前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為了給孩子看病,閻英把房子和車都賣了,但即使這樣,還是遠遠不夠的。
閻英聽醫(yī)生說用同胞兄弟的造血細胞做移植,能救秦新發(fā)。閆英一聽喜出望外,正好秦新發(fā)有個同胞弟弟。
閆英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找到小兒子去做配型,沒想到還真配型成功了。這一消息對閆英和大兒子來說是天大的喜事。
但當閻英滿懷欣喜地找到醫(yī)生的時候,命運又和她開了一個玩笑,醫(yī)院有規(guī)定骨髓捐獻者必須年滿18歲,而閻英的小兒子秦新富當時才11歲。
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又破滅了,閻英不得不再想其它辦法。
醫(yī)生告訴閻英,還有個辦法能救秦新發(fā),但不能保證能百分百成功。醫(yī)生提議閻英和秦德強再生個孩子,用新生兒的臍帶血,也可以救秦新發(fā),但不能保證配型能成功,如果新生兒的臍帶血和秦新發(fā)匹配不成功,還是白費勁。
閻英為了救大兒子什么都愿意去嘗試,但當她找到前夫的時候,卻遭到前夫的強烈反對。在閻英的再三請求下,秦德強才同意。一年后,一出生就帶著救人使命的三胎降臨人世間,但遺憾的是新生兒和秦新發(fā)沒有匹配成功。
現實總是殘酷的,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了,秦新發(fā)沒能等到二弟18歲就離開了。這就是《親愛的小孩》的故事原型。
故事原型中的女主閻英,經歷的生活遠比方一諾殘酷千百倍都不止。閻英沒有再婚,一直都是她獨自帶著秦新發(fā)去看病,為了救兒子吃盡了生活的苦。
閻英獨自帶著大兒子來到一個舉目無親的大城市,那種孤獨無助可想而知。她每天都要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為了省錢露宿街頭,吃干饅頭喝涼水。為了救孩子,她還和前夫生了三胎。可她的孩子秦新發(fā)還是因病離世了。
雖然她沒能救活兒子,但閻英作為一名母親,她已經付出了自己所有能付出的,用盡了自己最后一絲力氣。
后來前夫把本該他撫養(yǎng)的二兒子也送了過來,閻英不得不獨立撫養(yǎng)二兒子和三兒子。
故事原型和電視劇最大的差距是原型女主孤獨無助,同時還要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這才是閻英最艱難的地方。
方一諾太幸福了,禾禾生病后有很多人來幫助她,方家、謝家、肖家,三大家子人都在幫助方一諾,每天來看望禾禾的人陸續(xù)不絕。而原型女主閻英,一直是她自己在帶著孩子看病,沒有一個人能幫助她,在北京她沒有任何親人,也沒有像雷雯那樣的好友。就連她的前夫,孩子的爸爸秦德強都很少出現,她誰都靠不上,只能靠自己。
禾禾的病友小影一直都由她母親在照看,再沒有看到過其他人,這和閻英獨自帶著孩子來北京看病是不謀而合的。
小影一家人的戲份雖然不多,但可以看出來,她們也要每天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一直在為錢發(fā)愁。影視劇中有個細節(jié),小影配型成功后,小影的母親卻為難了,因為沒有錢做移植手術,可見她們的經濟條件也不好。這也和閻英的情況比較接近。
小影的結局也和秦新發(fā)很接近。小影本來已經配型成功了,結果捐獻人臨時反悔,導致小影手術失敗,生命走到了盡頭。
而禾禾的原型秦新發(fā),弟弟和他配型成功了,但因為弟弟年齡太小,不能做捐獻者。
同樣都是看到了希望,后來又希望破滅,最終不得不接受現實。
禾禾的病友小影雖然不是主角,戲份也不多,但是大家同樣希望她能像禾禾一樣活下去,健康快樂地長大。
不管是小影還是現實中的秦新發(fā),總歸是一種遺憾吧。
除了憂傷,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母愛,故事原型中閻英的母愛太偉大了,為了救孩子拼盡了身上最后一絲力氣,只要有一絲希望她都會拼盡全力,閻英為了孩子付出的足以讓所有人感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