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仙劍奇俠傳》游戲面世第26年,想到仙靈島上靈兒抬頭的心動之吻,想到在鎖妖塔中月如的最后一滴眼淚,想到李逍遙白了頭發抱著李憶如越走越遠的身影,在這些一幕幕的回憶,我們都明白,這場十年之約已來,是我們的青春再也回不去了。
這些年也市場上也陸陸續續翻拍了許多老電視劇,就比如金庸老前輩創作的《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以及《鹿鼎記》等等,但那么這么多年過去了,卻沒有人敢翻拍《仙劍》,也正因為這部劇從故事到選角,無一不是經典。從重情重義的李逍遙,小仙女趙靈兒以及大大咧咧的武林“公主”林月如。那個年代并沒有什么精美的服化道和超高級的特效,但故事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成為了我們心頭的白月光。要說《仙劍一》中最讓人心疼的角色,莫過于阿奴了。
劇中的阿奴是由劉品言飾演,彼時劉品言圓嘟嘟的臉蛋,天真活潑的笑容,明亮的雙眼,可以說是在我們心中久久無法褪去。阿奴這個角色其實非常難駕馭,她并非是純粹的“傻白甜”,相反,阿奴的天真與單純才是最難表演的一部分,那是融入角色骨子中的標簽。
阿奴剛出現時,她剛逃出南詔國,想要尋找南詔國的公主趙靈兒。她不懂外面世界的規則,于是偷偷用法術變出了金銀珠寶,用來享受天下各地的美食。但仙姑為阿奴施下了咒語,倘若她不用自己的勞動,以法術來做偷雞摸狗的事兒,臉上就會長出關公眉,大胡須,丑陋得不行。
這樣的女孩怎么可能不討人喜歡呢,她看著是一個孩子,但是她的身上卻有著成年人永遠不可能再有的那一份單純。對于阿奴來說,快樂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吃遍美食才是人生中最享受的事。
誠然,我們長大后已經無法擁有這樣“美好”的愿望,可是看到阿奴,我們都會想起曾經那個有些天真愚鈍的自己,笑起來跟阿奴一樣美麗。
要說阿奴最幸福的事如果是忘記煩惱,那么她最讓人羨慕的事兒,便是擁有唐鈺小寶。當阿奴沒有錢窮困潦倒,流落街頭時,唐鈺小寶就這樣出現了。他帶著圣姑給的“懲罰”出現了,看到阿奴委委屈屈地向他撒嬌,他始終無法將那個施了法術的棍棒打到她的身上。
阿奴徹底放飛了自我,她走到哪兒就大聲喊著唐鈺小寶的名字,好像有了唐鈺小寶,阿奴就有了一道隨傳隨到的萬能福。許多人總說唐鈺小寶為阿奴付出了太多,以至于到最后他根本沒有得到阿奴的愛。但實際上呢,阿奴并非是像一朵“白蓮花”一樣,時時刻刻榨壓著唐鈺小寶。阿奴只是想當一個快樂的阿奴,她對唐鈺小寶的感情太過于純粹,以至于到最后,她為了唐鈺小寶,毫無猶豫地將自己的靈魂賣給了拜月神教。
阿奴是這樣好的女孩子啊,她原本找到了自己的父親,那是不可一世的酒劍仙。她也明白了自己對唐鈺小寶的感情,那是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她更加明白了圣姑對她的一片苦心,那是阿奴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但唐鈺小寶危在旦夕,阿奴不敢想太多,她找上了拜月教主,犧牲了自己的靈魂。當阿奴成為了拜月的一把武器,她無情地將自己的刀刃揮向自己的爹爹,自己的朋友,甚至是自己最愛的唐鈺小寶時,我們的心都跟著痛。沒有人比阿奴更痛苦了,她被人利用,成為了無情的殺手,她殺掉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也砍斷了自己最愛的人的雙臂。
清醒時分,阿奴看著唐鈺小寶血淋淋的袖管,她哭得泣不成聲。一切都是她的錯,她抱著唐鈺小寶道歉,但是她又不知在跟誰道歉,阿奴總在想,如果唐鈺小寶能殺了她就好了。故事到了這里,那個天真浪漫的阿奴才是真的長大了。
當一個人真的經歷過永遠無法愈合的觸目驚心的傷痛時,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阿奴很少笑了,她知道唐鈺小寶不會怪她,但是她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阿奴了。為了天下蒼生,阿奴舉起了自己的玉,化作比翼鳥,與唐鈺小寶雙宿雙飛。
阿奴愿意為了愛而犧牲,但她卻并非是一個在愛里成長的女孩子。阿奴由南詔國的圣姑單獨撫養長大,圣姑雖然是她的親生母親,但是她卻從來沒有喊過圣姑媽媽。相反的,圣姑對阿奴十分嚴格,阿奴性情活潑好動,屢屢犯錯,圣姑總是狠心管教,打得阿奴“離家出走”。
阿奴和圣姑之間其實永遠存在著一層隔閡,這層隔閡便是阿奴的父親。對于圣姑而言,阿奴是她執意要生下的孩子,也是她與心愛的男人的愛情結晶。圣姑對阿奴嚴格,一方面是怕阿奴學壞,自己當不好母親,另一方面就是她對阿奴的父親有怨恨,她看到阿奴就總會想起那個男人,這才越發愛之深,責之切。
而對于阿奴來說呢,她當然知道圣姑愛她,但是她又總是忍不住想,自己的爸爸在哪里呢?圣姑愛她,她努力做好一個父親,也努力做好一個母親,這樣雙重的角色讓阿奴敬而遠之,無法像這世間的母女一樣,相依相偎。阿奴總是想,自己如果找回爸爸就好了,這樣圣姑也會有人照顧,自己也會多一個人喜歡自己。
在一般的單親家庭中,我們總能看到孩子承擔了爸爸或者媽媽單方面的愛,在這樣家庭長大下的孩子性格是有殘缺的,他們與一般孩子不同的是,同理性非常弱。這一點就可以參考同樣是單親家庭長大的林月如,她的母親早逝,跟著武林盟主林天南長大,她的身上就少了許多“女性”的性格,對下人毫不留情,對外人咄咄相逼。
但阿奴就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還記得在電視劇中,靈兒因為懷孕第一次展現了真身,成為了半蛇半人的“妖怪”時,她孤身一人離開了李逍遙。在石洞中,阿奴好不容易找到了趙靈兒,趙靈兒問她“你不怕我嗎?”。這個時候,阿奴卻一把抱住了趙靈兒,心疼的說道:公主,你一定受了許多委屈。
她從小沒有得到過太多的愛,被圣姑管教,沒有父親,連從小的玩伴都分散了,但阿奴還是健健康康地長大了,她從未對這個世界有過任何怨懟,她認真對待每一天,也認真對待每一個人。她會心疼“好朋友”趙靈兒,也會無所顧忌地抱著“哥哥”唐鈺小寶撒嬌,還會幫著“駙馬”李逍遙對付拜月神教。
面對生活,阿奴從未退縮,她甚至鮮少在意自己失去的,總是珍惜擁有的。她不吝嗇自己的付出,也珍惜別人對她的溫柔。
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才會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能夠浪漫。
人人都說,阿奴與唐鈺小寶算是最好的結局了。確實,當我們看到林月如死于鎖妖塔下,趙靈兒還來不及看看自己的女兒就死了,李逍遙白了頭發越行越遠,那個雙宿雙飛的阿奴與唐鈺小寶是幸福的。
但是我們往往忽略的是,這真的是阿奴想要的嗎,犧牲自己來成全天下太平?
并不是的,阿奴本就抗拒戰爭,天地萬物,一切可愛,她愛這個世界,愛身邊的朋友,愛那些無辜的生命。但是她沒有選擇,能夠成為“和平”的犧牲者,已經耗盡了她的一生。但這不是她一生的追求,她的追求是大愛,是內心的寧靜,是花落花開,春去又再來。
如果能再來一次,我們多希望那個無憂無慮的阿奴,還能再笑著出現,對我們說:我阿奴又回來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