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龍套演員的辛酸,我建議你看一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做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魏成功(魏翔 飾)就連在片場死都死得“折騰不休”。他所設計的另類而奇葩的死亡方式,無非是想引起導演的關注,打動觀眾的芳心。一個龍套演員的努力盡在不言中。
能夠受到大明星米蘭(馬麗 飾)的青睞,出演一個冷血殺手,這對魏成功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他浸淫其中, 他樂此不疲。雖然是沒有劇本的即興殺,亦看不到攝像機在何處,但是魏成功完全沉迷于這場造夢的狂歡中,渾然忘了自我。當面對著不可一世的黑幫老大,他拿舌頭舔著刀鋒,一屁股橫坐在黑幫老大面前的桌子上時,一個神秘莫測、似乎身懷絕技的冷血殺手便躍然紙上了。
做為一個龍套演員,魏成功為未來所做的儲備遠不止此。當他飾演的冷血殺手,做為翻譯陪伴在黑幫分子和意大利客商中間時,他優良的意大利語就派上了用場。這一場因為米蘭被黑幫挾持,為求自保,不得不雇一名冷血殺手的戲中戲,局中局,得以順利延續下去。
當然,只要是騙局,就有被拆穿的一天。扛不住良心折磨的米蘭,最后在魏成功載歌載舞,最為歡快的時刻,向他下達了“劇組錢不夠,戲不拍了”的最后通諜。而這個時候,沉浸在自己是男一號狂歡中的魏成功,甚至提出了“不要片酬,把戲拍完”的懇切要求。一個戲癡龍套對藝術的狂熱追求,由此可見一斑。
其實這場騙局早有端倪。當魏成功沉浸在殺手的扮演中時,向他喊“卡”的人不是導演,而是黑幫分子。那個時候,魏成功憤怒地制止了黑幫分子。在他的心目中,導演是神圣的存在。一部戲里,只有導演可以有資格喊“卡”。魏成功對表演的認真和熱愛讓人感動。
真相的揭露是殘酷的。魏成功被米蘭傷害的,不只是卑微的自尊,還有被徹底欺騙后的心理陰影。他所受到的創傷,我們從他在另外的導演那里接戲,反復追問“有沒有劇本?有沒有攝像機?”看得出來,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個龍套演員的卑微和心酸,由此可見一斑。
既不過份的帥,又不過份的丑陋,魏翔的形象,更像是一個普通人的形象。但這一點并不影響魏翔對于角色的發揮和塑造。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普通人形象更與龍套形象相符合,捕捉這個小人物的成功之道,更有普世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當中,影片的笑料均來自于龍套演員假扮殺手所鬧出的種種烏龍事件。尤其魏成功當翻譯時,所呈現出來的笑果是呈冷幽默似的。
而說到演員的表演,魏翔的表演略嫌夸張,帶有一絲難以名狀的喜感;而馬麗的表演十分的冷靜克制,冷幽默就浸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