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上海灘》
說句實在話,還是老劇好看,更有味道,香港拍出了大上海的味道來,符合看劇人的心態,49年后幾百萬人涌入香港彈丸之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很多可以改變但傳統思想是不能改變的。
更難得的是,許文強和馮程程的愛情感動了一代觀眾,西服領結禮帽白圍巾,周潤發當年紅極一時啊!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浪奔浪流”傳唱至今!也是一代人對電視劇的童年記憶!
總之,那個年代,這部劇的確能讓人瘋狂。
第四部《神雕俠侶》
現在古偶只要俊男美女,滿足觀眾視覺享受,就成功一半了。早期TVB監制選演員首先是挑選貼合人物性格的演員,這版花絮里李勝添監制也說了選角標準,白古最符合楊過的別扭性格,而姑姑形象是金庸首肯的。
演員貼合原著是第一步,其次是編劇監制場景道具對原著的致敬。在成本有限的情況下,能夠做到這種樸素還原,尤其是古墓的神還原,是黃劉版水中鳥巢也做不到的。可以說,李勝添監制在權衡輕重之下,把錢花在重要場景。
再者,在大片近鏡特寫之下,所有演員實力超群,入情入景,臺詞對人物的用心刻畫,都讓這部劇更經典。
第三部《天龍八部》
小時候雖然沒太看懂,但是記得是很喜歡的一部古裝武俠劇。十個幾十年再看,發現我能感受到的部分真的不一樣,喜歡是一樣的。
盡管服化道一點也不華麗也沒有特效。但對我來說老版的演員就已經是角色本身了,再看新版無論是誰演我都無法入戲。喬峰很有大哥風范,講義氣重兄弟情,也對自己與阿朱的愛情忠貞不渝,小時候妥妥的男神啊!還有陳浩民版最帥最有貴族氣質的段譽,感覺之后都無法超越!
現在的古裝劇,各方面條件跟以前比真的好很多,但就是拍不出像樣的古裝劇。
第二部《射雕英雄傳》
以前有段時間也曾看不下去,覺得布景粗糙,鏡頭不夠花哨,懷疑是有時代濾鏡。時代濾鏡肯定無法避免,只是看多了花哨的鏡頭形式,再一次觀片,才發現了更多樸實而真摯的東西。
郭靖的俠氣和憨厚是立得住的,最喜歡他表現出來的對蓉兒的真情,不在語言,在行動,在時時刻刻對摯愛的維護。即便是認為她爹殺害了自己的師父,決意不原諒蓉兒,在面對南希仁突然發狂出手時,郭靖也是本能地擋在蓉兒面前。
情義無須吻戲,細微見著,足矣。
第一部《大時代》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香港90年代的電視真的無敵。
阮梅因為沒有做好肴肉而急的痛哭流涕,跺著腳怪責自己。羅慧玲因為方芳和方展博的矛盾在亡夫遺像前流下眼淚,覺得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做母親的角色。他們所有的自責,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本分。純粹的讓人覺得可愛。
以前的電視,電影這么好看,就是因為純粹,用心,很真誠。 鄭少秋這些演員和導演太牛叉,本身劇本并不好,但是他們把每一個角色演的入木三分,仍不失為一部五十年難遇的經典電視。
當年萬空巷的五部港劇,你看過哪幾部?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留言討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