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著名導演 Sofia Coppola 50 歲了。
Marc Jacobs 曾說:“如果我是女孩,我想成為 Sofia Coppola。”
Sofia Coppola 以導演身份聞名,但她的人生可以說是由一些“凡爾賽”的關鍵詞組成。
在《教父3》中擔任演員的 Sofia Coppola,1990 年
她曾是最受矚目的“好萊塢二代”。她爸爸是《教父》的導演 Francis Ford Coppola ,因此她很“有幸”參演了《教父》三部曲,從嬰兒演到了少女。而她的堂哥是影帝Nicolas Cage。
2004 年,Sofia Coppola 憑借《迷失東京》拿到金球獎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導演提名,父親 Francis Coppola 和堂哥 Nicolas Cage 都趕來為她慶祝
她在青少年時期也是紐約社交圈的派對女王,美國著名時裝設計師 Marc Jacobs 是她從青春期玩到大的閨蜜。
兩人從夜店 Studio 54 一路混到 Louis Vuitton 紅毯,一個成了著名設計師,一個成了著名女導演。
Marc Jacobs與Sofia Coppola
前任名單也非常華麗,有當年好萊塢男神Keanu Reeves,當時炙手可熱的獨立導演Quentin Tarantino…前夫也是著名導演及編劇 Spike Jonze
(代表作是拿遍全球各大電影節獎項、由Joaquin Phoenix主演的《她》)
。
1992年,正在與Keanu Reeves交往的Sofia Coppola。
2004年戛納電影節,Sofia Coppola與導演Quentin Tarantino 戀情曝光。
作為導演,她也是從奧斯卡到威尼斯、戛納都拿過獎的女人。
最著名的作品是這部自編自導的《迷失東京》,僅拍了 27 天,就拿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
2003 年,Sofia Coppola 電影《迷失東京》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2010 年,Sofia Coppola 電影《在某處》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2017年,Sofia Coppola 電影《牡丹花下》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
很多人覺得 Sofia 講的故事“小情小調”,沒什么深度,她卻恰恰能夠拍出女性最難展現的細膩情緒。
對她來說,這些故事信手拈來,畢竟她只是用攝影機來講講自己的人生故事。
《紐約故事之一:沒有佐伊的生活》1989年
她的第一支短片,就是和 Woody Allen 等知名導演一起完成的短片集《紐約故事》
(New York Stories,1989年)
。影片中那個住在麗茲飯店、穿著 CHANEL 上學、同學是阿拉伯王子的少女便是 Sofia 本人罷了。
01
“教父”的女兒
大名鼎鼎的科波拉家族
西方媒體間曾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科波拉(Coppola)家族之于好萊塢,猶如肯尼迪之于美國政界。
Sofia Coppola 和父親 Francis Coppola
從 Sofia 的祖父輩開始,至 Sofia 這一代,科波拉家族三代人一共獲得了 23 項奧斯卡獎提名,和 9 個奧斯卡小金人
(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
Sofia 的父親 Francis Ford Coppola 不必過多介紹,是拍出過《教父》三部曲和《現代啟示錄》的這樣偉大作品的大導演,很多粉絲直接管他叫“教父”。
導演 Francis Ford Coppola
母親 Eleanor Coppola 是攝像師、時裝設計師,同時也是一位紀錄片導演。
Sofia 和爸爸媽媽在納帕谷,1993 年。
祖父 Carmine Coppola 是作曲家、音樂導演,曾為《教父》配樂,并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憑借《教父》第二部,Sofia 的爸爸 Francis 與祖父 Carmine 一起獲得奧斯卡獎,1975 年
祖母 Pennino Coppola 是一位女演員,曾在《教父》第二部與第三部中有過出演。
祖母 Pennino Coppola
Sofia 的哥哥 Roman Coppola 也是導演及編劇,和 Wes Anderson 共同創作的《月升王國》,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Sofia 與家人一起亮相電影節紅毯,她的左側是哥哥 Roman Coppala,右邊是爸爸 Francis。
Francis 和孩子們在納帕谷,1978 年。左至右:Roman, Sofia, Gian-Carlo.
科波拉家族,前排小女孩是年幼的 Sofia
年幼的 Sofia Coppola 和父親 Francis Coppola
另外,出演過《布達佩斯大飯店》、《絕代艷后》、《穿越大吉嶺》、《月升王國》等影片的男演員 Jason Schwartzman,是 Sofia 的表弟。
Jason Schwartzman《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2014 年
Jason Schwartzman《絕代艷后》劇照,2006 年
Jason Schwartzman(右一)《穿越大吉嶺》劇照,2007 年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好萊塢另一位實力巨匠 Nicolas Cage(尼古拉斯·凱奇)也來自科波拉家族,是 Sofia 的表哥。
Nicolas Cage,原名 Nicolas Coppola
他的原名叫做 Nicolas Coppola,因為不想被家族的光環籠罩,所以改名叫 Nicolas Cage,Cage 是英語里牢籠的意思。
Nicolas Cage 也演過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影片,1996 年憑借電影《離開拉斯維加斯》獲得過奧斯卡影帝。
Nicolas Cage,原名 Nicolas Coppola
或許是因為從小浸潤在圈子里,Sofia Coppola 身邊的朋友,也都是好萊塢名流。
Sofia Coppala 與 Wes Anderson
她交往過的男友、老公也都是知名導演、影帝級別的。
前夫是著名導演、編劇、演員 Spike Jonze。兩人在 2003 年單身,而且在這一年,兩人同時都有電影作品上映,開始用作品“打擂臺”。
左:Sofia Coppala 電影《迷失東京》,2003 年
右:Spike Jonze 電影《Her》,2003 年
Sofia 的作品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迷失東京》,Spike Jonze 帶來的是《她》,講述了“鳳凰叔”Joaquin Phoenix 飾演中年男子愛上一個只有聲音的“虛擬女子”的故事。
里面有些感傷而動人的臺詞,被粉絲認為是 Spike 對 Sofia 未能說出口的情愫。
《她》2013年
2004 年,Sofia 與另一位大導演 Quentin Tarantino
(昆汀·塔倫蒂諾)
交往過一段時間,但是不久就分手了。
6 年后, Sofia 憑借電影《在某處》拿到第 67 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是 Quentin 為她頒發的獎杯。
在 90 年代的叛逆少女期,Sofia 與 Keanu Reeves 短暫交往過。
1992 年,Sofia Coppol a和 Keanu Reeves 挽手出街
不過,她的現任老公是 Phoenix 樂隊主唱Thomas Mars,育有兩個女兒。
(Phoenix 這個四人樂隊有在《迷失東京的OST》里獻唱過。)
Sofia Coppola 與 Thomas Mars 婚禮。
Sofia Coppola 和老公 Thomas Mars
02
最會拍女性的女導演
從最“差”演員到最佳導演
雖然出身名門,但是家族的榮耀最初帶給 Sofia Coppola 的卻是質疑和迷茫。
尚在襁褓中時,Sofia 就在《教父》
(1972年)
中扮演了電影最后出鏡的嬰兒。
在《教父》中初次“觸電”的襁褓中的 Sofia Coppola。
18 歲時,在《教父》第三部中扮演了 Mary Corleone 一角,戲份不算少。
但因為表演生澀,加上她導演女兒的特殊身份,影片上映后,她受到了媒體和觀眾的抨擊,還拿到了金酸梅獎“最差女演員”。
《教父3》,1990 年
Sofia 也就此放棄了演員之路。
之后她迷茫過一陣子,去 Chanel 實習,幫 Karl 接電話買咖啡,去加州學畫畫,又很快就輟學了,還做過一陣子時尚攝影師…但是都不長久。
她頻繁往返于紐約與東京,學設計、學攝影,還做過自己的時裝品牌,嘗試不同的職業和愛好。
那段時間,她經常被“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樣的問題困擾,尤其是坐飛機填表時,不知道職業一欄該填什么。
不過這段迷茫的經歷,后來都成為她成名作《迷失東京》的藍本。
這部 Sofia 的原創劇本電影,講述的是一對深處異國他鄉的失意男女的迷失與困惑。
雖然過去快20年了,但片頭 Scarlett Johansson 穿著粉色底褲的鏡頭依然讓人記憶猶新。
《迷失東京》,2003年
它來自美國照相寫實大師 John Kacere 的畫作,把那種身處陌生都市的孤獨感展現得活靈活現。
當時只有 17 歲的 Scarlett Johansson 有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情緒,Sofia 便親自上陣予以指導。 觀眾第一次感受到這位前童星身上時尚而感性的特質。
Sofia Coppala 與 Scarlett Johansson 在《迷失東京》拍攝現場
Scarlett Johansson 《迷失東京》,2003 年
Sofia Coppala 與男主角 Bill Murray 在東京街頭
在出演這部電影之前,Scarlett Johansson 還是被禁錮在“童星”光環下的小花瓶,通過這部電影,Scarlett Johansson 也成功實現了轉型。
在 Sofia 的鏡頭中的 Scarlett Johansson,美麗,敏感,脆弱。
Scarlett Johansson 在影片中有一段臺詞:
“我不知道應該干什么,我嘗試寫文章,但我討厭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我也試過拍照,但是拍出來的東西很普通。每個女孩都會經歷玩攝影的階段,比如照馬,或者照你的笨腳趾。”
這些臺詞,或許就是 20 多歲時經歷過迷茫的 Sofia Coppola 的心理寫照。
Scarlett Johansson 《迷失東京》宣傳照,Sofia Coppola 拍攝
Sofia Coppola 與《迷失東京》男主角 Bill Murray
拍攝這部電影時 Sofia 32 歲,這是她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影片只用 27 天就拍攝完成,預算只有 400 萬美元,上映后卻售后了近 1.2 億美元的票房,還獲得四項奧斯卡獎提名
(還有一個主觀的獎項:這部電影還是 Grace Coddington 心中“永遠喜愛的電影”)
。
Sofia Coppola 與 Scarlett Johansson、Bill Murray 出席 2003 年第 60 屆威尼斯電影節
Sofia Coppola很會拍都市、很會拍女人、也很會拍欲望。
她把茨威格小說《斷頭艷后》搬上熒幕時,摒棄了歷史劇的陳詞濫調,讓路易十六王后的故事擁有了現代性。
《絕代艷后》,2006 年
她用 21 世紀的眼光去理解這位王后,在壓抑的政治聯姻背后,物質與派對也無法填滿她靈魂的寂寞。
Sofia Coppala 在《絕代艷后》拍攝現場
她選用了一系列 New Wave 的搖滾配樂來展現十八世紀的生活。這是 21 世紀的洛可可。
《絕代艷后》,2006年
這部影片獲得了當年的戛納提名。這部影片也讓電影圈對 Kirsten Dunst 這位飾演女主角的好萊塢甜心刮目相看。
Sofia 1999 年拍攝的首部長片《處女之死》就是和她合作的。影片雖然是以男性口吻做旁白,卻是徹徹底底的女性角度。
在 Sofia 的鏡頭中,敏感細膩的少女們表現出超越同齡男生們的時尚,脆弱而勇敢。
在這部影片里,年少的 Kirsten Dunst 初綻光芒。,那時候 17 歲的 Kirsten Dunst 亟待轉型,Sofia 的鏡頭紀錄下了這位好萊塢演員青春期最復雜的“慘綠”情緒。
這也是 Sofia 非常厲害的一點,她總能捕捉到女性魅力的部分。
Sofia Coppala 首部電影長片《處女之死》,1999 年
還有 12 歲的 Elle Fanning,在她那部影片《在某處》里留下了她當時介乎于女孩與女性之間的魅力,擺脫了迪士尼童星的形象。
《在某處》2010年
她能夠一眼看到女演員身上的本質。
比如 Emma Watson 在“赫敏”那個乖乖女面具下所潛藏的叛逆與爆發力。
2013 年的影片《珠光寶氣》,由 Emma Watson 等人主演。描述了一群貪慕虛榮的加州男孩女孩,因為向往奢華時髦的生活,進入好萊塢明星家里偷盜的故事。
Emma Watson 成年之后第一個突破性的角色便是 Sofia Coppola 的電影《珠光寶氣》,2013年
關于這部電影,喜歡的人有,覺得平淡的也有,目前豆瓣評分 5.2 分。
不過最終讓 Sofia Coppola 抱得“最佳導演”獎的是 2017 年上映的《牡丹花下》,集齊了 Nicole Kidman、Kirsten Dunst、Elle Fanning 三位女明星。
《牡丹花下》,2017 年
她在采訪中拒絕承認這部電影是對 1971 年版的翻拍,而是基于原著、從女性角度的另一次解讀。
《牡丹花下》,2017 年
鵝娘覺得 Sofia 執導的影片并不著力于深刻,而是用溫情細膩的方式進行敘事。
同時作為審美極佳的導演,她的影片在攝影、構景、布光及服裝上都極美。如果是偏愛這類影片的觀眾,還是值得推薦的。
03
從叛逆少女到時髦女人
游離在時尚圈內外
有才華的人總是有一份吸引人的魅力。
Sofia Coppola 被許多小資白領奉為“時髦成年人”的典范,有事業、有自我,同時穿衣品位不俗。
17 歲時候的 Sofia Coppola,1995 年
她也有過叛逆期。
在 90 年代,Sofia與時尚圈交往密切,比如跟超模 Kate Moss 做朋友,頻繁參加時尚派對。
也大膽演繹過各種風格的造型,像街頭風、嬉皮風,沒有她駕馭不了的。
當時盛行極簡風,很多超模都愛穿的吊帶裙, Sofia Coppola 也有穿,而且穿得很美。
她還作為模特,為紅極一時的 Donna Karan 走秀。
1994年,Sofia Coppola為Donna Karan 1995秋冬發布會走秀
1995 年,Sofia 還與好友合作創辦過一家時裝公司 MILK FED。
后來她慢慢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開始做導演、編劇,衣著也朝簡潔利落的方向走。畢竟工作忙碌,沒那么多心思扮靚,襯衫和褲子成為她的標準“職業裝”。
但她也沒有放棄時尚,只是換了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更日常與簡約的風格。
她的穿搭里還有一種法國人的輕盈和時髦,能用最簡單但有質感的單品,搭配出優雅知性的造型。
CHANEL 很愛她,將她視為品牌摯友和座上賓。
反過來,Chanel 在 80 年代的法式時髦風格,也有影響到 Sofia 后來的穿衣審美。
畢竟 Sofia Coppola 15 歲就在 Chanel 實習了,還像個小迷妹一樣,在工作結束后跑到秀場后臺,找彼時的創意總監 Karl Lagerfeld 合影,眼神里盡是崇拜。
1987 年,Coppola 在 Chanel 1988 秋冬時裝秀后,與當時的創意總監 Karl Lagerfeld (已故) 合影留念
Sofia Coppola 與 Louis Vuitton 也頗有淵源,這源于她與 Marc Jacobs 的友情。
在小馬哥擔任 Louis Vuitton 創意總監的時期,多次邀請 Sofia 為品牌拍攝廣告。
鵝娘最喜歡她與父親共同出鏡的這一張,透著一股子悠閑自得的老錢氣息,很符合奢侈品牌的調性,而不是刻意時髦、刻意年輕化。
兩人還合作推出過一個聯名系列,Sofia 親自參與設計,做一些經典大于時髦的單品。
最有名的就是以 Sofia Coppola 名字命名的 SC Bag,有點類似 LV 經典的旅行袋,但樣式更硬朗,同時包包的容量大小夠實用。
另外那只手拿包也很好看,心動想入手 Vintage 了。
之后,Sofia 半裸出鏡了 Marc Jacobs 個人同名品牌的第一支香水廣告,由攝影師 Juergen Teller 掌鏡。
有意思的是,在 2014 年,Sofia Coppola 以導演身份,為 Marc Jacobs 香水拍了全新廣告影片。
她本身就很擅于拍攝溫柔和煦的少女氣質,讓這支廣告充滿了浪漫、輕盈和夢幻感。
另外,Sofia Coppola 恐怕也是登上時尚雜志最多的導演了吧?
從少女時期以名人偶像身份初登意大利版《Vogue》
(1992年)
封面,到后來作為新晉導演多次登封,Sofia 用實力讓自己站得更穩。
還有很喜歡的《The genthewoman》雜志,也為 Sofia Coppola 做過專訪。
最后一組美圖收尾,希望大家 50 歲時都能這樣自如灑脫。
文章來源:騰訊時尚
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