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孔二狗也沒少下功夫,但不知是不是精力用錯了地方,《我叫黃中華》上線之后的熱度雖然不低,但口碑以及評分卻是每況日下,甚至不少觀眾看后忍不住調侃:“明明是部熱血江湖,卻偏偏被拍成了小孩子過家家。”
別看黃中華平日里賤兮兮的,但小人物也有善良的一面,顯然,《我叫黃中華》就是想從這個細節點切入,將小人物的優點放大,從而展現在觀眾面前。一個以收廢品為生的社會邊緣人物,原本只是想向老大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廢物,結果卻得罪了另一位大佬,同時也認識了賣藝還債的毛琴,故事就此展開。
那么,由孔二狗親自操刀的這部改編版本,為何反響平平呢?高開低走的鍋究竟該由誰來背?
另外,片中雖然大量啟用了東北籍演員,但東北人身上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卻沒有太多體現,劇情以及角色看上去多少有些干癟,要知道,這種類型的影片一旦缺少了冷幽默,觀影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不知觀眾對于這部電影,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