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子芳
《三體》是劉創作的小說系列,由《三體》 《三體2:黑暗森林》 《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第一篇自2006年5月起在雜志《科幻世界》上連載,第二篇于2006年發表。
【資料圖】
6月21日,粉絲欣喜地發現,在微博上沉寂了一段時間的《三體電視劇》官方號發布了一系列信息,包括《命運投影》海報、人物介紹、演員陣容、塵埃預告等。騰訊官方視頻微博也將《三體》列入“2022鵝廠劇單”,這被認為是《三體》電視劇年內開播的信號。
這個版本的《三體》電視劇可能是第一部與觀眾見面的《三體》影視作品。《三體》影視起步于2009年,比小說獲得雨果獎早6年。至今13年,卻沒有《三體》影視的作品與觀眾見面。劉的《三體》是三本。13年《三體》的影視故事,比三本長很多。
兩個戲劇版本即將播出。
《三體》電視劇《命運投影》中的人物海報有飾演的、飾演的、陳晉飾演的葉(老年)、奧利維亞飾演的葉(青年)、林永健飾演的常偉思、李小然飾演的沈、王立宏飾演的丁一、何杜娟飾演的楊冬、涂松巖飾演的楊偉寧。從塵埃預告片中可以看出,《三體》中的農夫假設、幽靈倒計時、《三體游戲》等原創經典元素首次亮相。
2019年6月,這部劇集的唱片預告在網上曝光。劇情梗概如下:2005年,地球基礎科學發生了一場異常的擾動。一時間科學界風雨飄搖,人心惶惶。納米科學家王淼被警官史強帶到聯合作戰中心,并潛入一個名為“科學邊界”的組織協助調查。在迷霧中,王淼接觸到一個名為ETO的組織,并發現其幕后指揮官是自殺科學家楊東的母親葉文杰。版本《三體》之前宣布由楊文俊執導。楊文俊導演曾執導電影《何以笙簫默》、電視劇《刀客家族的女人》 《扶搖皇后》等等。但在此次公布的大師名單中,導演是曾執導過《紅色》 《亂世書香》等作品的楊磊。
劇情版《三體》還有好萊塢版。去年10月29日,網飛公布了《三體》英語系列的首批演員表。飛劇版《三體》面向全球市場,目標受眾以英語為母語的觀眾為主。好萊塢版本《三體》的編劇和制作人大衛貝尼奧夫和DB維斯是《權力的游戲》的制作人。另外兩位制片人,萊恩約翰遜和拉姆伯格曼,經營過《星球大戰》和《利刃出鞘》。第一季的導演是香港導演曾國祥。相對于今年可能播出的中國劇版《三體》,網飛劇版《三體》去年11月才開拍,上線時間待定。
一個不停跳票的影子版。
2015年,劉的小說《三體》*獲得了世界科幻最高獎之一的雨果獎。因此,《三體》系列在國內一舉成名,其粉絲從科幻愛好者中“出圈”,擁有了更大的讀者群。它的電影改編一直備受關注和期待。其實《三體》的電影改編,尤其是電影改編,從2009年就開始了,比小說獲得雨果獎的時間還要早。至今13年了,經歷了多次跳躍和版權轉換。至今沒有《三體》的片子出來。
電影《三體》原本有一個由張盼盼執導,馮紹峰和張靜初主演的版本。當時宣布要拍六部,單部投資2億。第一部2015年3月開拍,宣布定檔2016年7月。2015年7月底,前期制作完成,轉入后期制作階段。然后,電影《三體》的上映被宣布無限期推遲。“《三體》爛尾”已成事實,至今未在一部影片中見到。2017年,劉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看過一些沒有特效的《三體》電影樣片,還是很忠于原著的。至于最后的效果,他無法預測。
在電影《三體》的跳票故事中,當事人的爭斗不亞于一場宮斗劇,導演張盼盼成為焦點。為什么他只拍了兩部低成本恐怖片就拿到了《三體》?據記者了解,在2014年出品方友祖影業獲得《三體》全部版權之前,版權歸張盼盼所有。早在2009年,就以“低價”從劉手中買斷了《三體》,打包買下了五年改編權、后續影視劇和游戲開發權。當張盼盼與游客合作時,先決條件是他自己必須是導演。
關于電影《三體》的最新消息要追溯到兩年前。2020年6月23日,《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制作公司十月文化將承擔《三體》真人院線電影的制作,《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導演田曉鵬將擔任《三體》真人院線電影的導演。
拍電影有多難《三體》
13年了,沒有看到《三體》影視作品。除了版權和特效,《三體》影視的難度在哪里?2019年初,卡梅隆和劉進行了一次對話。兩人都認為科幻片應該是原創劇本,而《三體》被搬上銀幕,是改編。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的改編有著天然的差距。
從文字上說,文學可以天馬行空,科幻文學中不存在黑暗邪惡的形象的問題。但是,電影是絕對的大眾藝術,太過黑暗邪惡的影像完成不了影視。這也是原著粉絲和普通觀眾在觀影時往往會產生分歧的原因。在科幻文學向科幻電影轉型的過程中,《阿麗塔:戰斗天使》 《流浪地球》和《瘋狂外星人》以電影的形式出現,或者對原著進行了幾乎無法辨認的修改,或者只是截取了原著的某一章節。
《流浪地球》的成功,再次增加了粉絲對電影版《三體》的期待,同樣是改編自劉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是可以的,但是為什么不是電影版的《三體》?其實《流浪地球》和《三體》從體量到主題的區別是非常明顯的。《流浪地球》是短篇,《三體》是較大的小說。短篇《流浪地球》雖然講的是不同時代的故事,但是主題比較簡單,就是大事件中的人性,到了電影中就變成了拯救世界的英雄。這樣的改編是有道理的,也符合商業電影的規律。《三體》的主題更加復雜多樣,很難用一句話概括,這違背了商業大片一句話概括主題的規律。《流浪地球》證明了技術特效并不是中國電影拍出科幻大片的主要障礙,《三體》過于宏大復雜的題材才是《三體》電影依然擱淺的主要原因。
(作者是山東省簽約藝術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