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這部家庭電影曾是香港選送的,沖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故事其實挺簡單,但來的真切平實,沒有刻意夸張的鏡頭,沒有臃腫的包裝,那種勝似親情的感情,淡淡的卻又讓人回味。這是許鞍華導(dǎo)演的催淚之作,劉德華和葉德嫻兩位演員的表演更是讓人過目難忘。值得贊揚的是該片充滿了濃濃的人文關(guān)懷,將當(dāng)代老年人的殘酷處境擺在觀眾的面前,一個值得思考這個社會問題。
也許是想要打造感人溫情的路線,可惜失敗了!主人公有角色,可沒有靈魂,每次關(guān)鍵時刻來了就欠著一股情緒就沖上去,整部片沒有高,潮,甚至沒有情節(jié),更別提結(jié)局和懸念。讓人覺得太平像記流水賬一樣,完后不知所云,甚至連一點神經(jīng)都沒有牽動一下,不是因為冷血不感動,而是著實沒有感動的記憶片段。作為一部打溫情牌的電影,真實的細節(jié)遠遠不夠,細處不夠飽滿,大處不夠通感。
不管你們怎么看,試問當(dāng)今還有這么溫情的主仆關(guān)糸嗎?就如電影的英文名那樣,簡單人生才是生命的本色,不精彩但出彩!一個恪盡職守、無子無女、幾十年如一日為他人奉獻自己的生命,對現(xiàn)如今只為自己活的人來說,很難理解這種卑微的人生,雖然這種人生最后有了別人沒有的回報,但老年的凄涼是注定的。
影片看似簡單平淡,但是卻處處透著濃濃的親情,簡單的生活影像趁著不簡單的人格,最能打動人心與人溫暖的就是簡單的親情。香港的環(huán)境、香港的情節(jié),細膩的表演,最底層的人文關(guān)懷,那就是吸引人的東西。生活化的鏡頭,生活化的語言,純樸而又平凡的親情,畫面敘述很平凡,但給人不平凡的感受,結(jié)局讓我感受到,不是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老人需要關(guān)愛和陪伴。
看桃姐的時候,會想到家人的老年,自己的老年,每個人都逃不掉生命即將消失的過程。看著電影里面的老人院,會覺得心酸,人老了居然顯得這么沒有尊嚴,而桃姐作為一個傭人,卻活得很有尊嚴。全劇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其實那個老奶奶的女兒哭她媽媽的場面。我覺得少爺一家完全是把桃姐當(dāng)家人看了!那些不認可的人也許是把“家人”等同于“父母親”了。少爺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雖然最后沒能陪到桃姐最后一刻,但我覺得沒有什么可責(zé)怪的或否定的。
許鞍華真實記錄常人瑣事的一等一高手,再平淡無奇的人物,再波瀾微細的小情節(jié)都能被挖掘出無限的視覺細節(jié)與情感留白。幾次配樂點都抓得精到,瞬間激發(fā)情感震蕩。簡單生活的影像,過濾出不簡單的人格,不簡單的電影。整體如影換型、入木三分,因此本片斬獲金馬男女雙佳,也是毫無問題。《桃姐》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失利,實在可惜,片子代表了華語電影缺失的人情味,樸素的電影觀。
關(guān)鍵詞: 人文關(guān)懷 作為一個 幾十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