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奶奶輩的演員成了電視劇中的“老太太”專業戶,《慶余年》中的“范老太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的“盛老太太”、《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二姨太太”卓云,都在她精湛的演技之下鮮活了起來。
不過很多人都是看到劇照覺得這個人臉熟,但并不知道演員的名字,也就是所謂的“戲紅人不紅”。她就是老戲骨曹翠芬。
(相關資料圖)
曹翠芬也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演員,48歲的她斬獲影后,74歲和趙麗穎搭戲而為人熟知,甚至曾經大導演張藝謀都說她“紅不了”,現在的情況看來,似乎張藝謀導演當初的斷言是錯誤的。
曹翠芬是1944年生人,1960年考入北影預科班,兩年后就讀本科,表演出身的她,本以為畢業之后就是自己大展宏圖演繹人生的時刻,可沒想到造化弄人,剛畢業就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動蕩的時代,她只得下鄉種水稻,這一種就是三年,在下鄉期間她也沒有撂下演藝事業,而是參與話劇表演,就這樣,曹翠芬的黃金歲月就伴隨著小話劇一起灑在了山西的稻田里。
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前,曹翠芬飾演的都是一些不算起眼的小角色,90年電影選角的時候,副導演找到曹翠芬問她要照片。但是曹翠芬自知照片效果平平,單憑照片很難引起別人的關注,況且她覺得如果導演只憑照片定演員過于草率,于是她選擇了直接見面。
她和張藝謀足足聊了二十分鐘,雖然最后曹翠芬得到的評價只有一句話“太不像演員,很平常”,可曹翠芬知道,張藝謀導演并不厭倦和自己交流,第二天張藝謀又要來她以前出演的影片,兩天后,這個“二姨太”就敲定了曹翠芬來飾演。
當時的曹翠芬剛拍完《大紅燈籠高高掛》又匆忙投身其他的工作,直到幾個月之后電影上映,她才知道這部劇反響熱烈,自己也有了一定的人氣。
即使沒有驚艷的顏值,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就可以征服挑剔的導演,也能夠征服觀眾的心。
無論接到什么角色,兢兢業業的她都會認真在生活中“體驗”,再在熒幕中完美無缺的展示出來。這樣的她,不僅收獲了獎項,更收獲了觀眾的認可與喜愛。
在《知否》中,盛老太太是個有自我,有想法,又很寵愛孫女的形象,不僅形象生動復雜,還有大量的臺詞,極其考驗演員功底,當時已經74歲的她沒有絲毫誤差,將這個角色完美地呈現給了我們,這是她對自己嚴格要求的體現,也是一位專業演員最基本的職業素養。這才是當之無愧的好演員。
曹翠芬的人生經歷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我們可以從她的經歷中學到很多事情,曹翠芬能夠從“普通”走到“不普通”,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她的經歷總是圍繞著堅持和努力展開的。
滴水穿石,不是因為水滴的力量多么強大,而是晝夜不舍地滴墜,最終才能穿透頑石。曹翠芬正是用這樣一種堅持投身于演藝事業,即使再辛苦再艱難,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表演夢想,從小劇團演到大屏幕,從寂寂無名演到為人熟知,沒有長年累月的堅持是做不到的。
如果說堅持是一種內心的選擇,那么努力便是外在的表現,無論做什么事情,不努力都是無法成功的,如果不被導演看好,大多數演員可能會直接放棄這部劇,不會再爭取這個角色,但是她沒有,她依舊不灰心,還是努力爭取。
得到角色之后也沒有飄飄然,而是深入琢磨角色,打磨演技,直到將最好的效果呈現出來了,才允許自己稍微松懈,這樣的努力程度遠遠超過一眾年輕演員,是我們努力看齊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