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74屆黃金時段艾美獎上,網飛(Netflix)出品的韓劇《魷魚游戲》收獲了6座獎杯。美國《紐約時報》不禁感嘆:《魷魚游戲》和李政宰創造了艾美獎的歷史!
加上本月此前頒發的劇情類最佳客串女演員、最佳制作設計、最佳視覺效果與最佳特技表演大獎,《魷魚游戲》最終憑借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獎滿載而歸。
【資料圖】
對于艾美獎來說,本屆激烈的獎項爭奪再次體現了當下傳統電視頻道和流媒體爭雄的局面:HBO Max獲得140個提名,競爭對手網飛則獲得105個提名;最終兩家流媒體平臺共計獲得60個獎項,成為最大的贏家。
近幾年,網飛逐步拓展亞洲市場,特別是原創性的韓劇出盡了風頭,不知不覺占據我們的半數影視空間。
寬松自由的創作環境,加上資本的豪爽扶持,使得網飛愈發愿意將眼光放在東亞的背景之下進行創作。
在一個月之前,網飛官宣了韓劇《蘇里南》(又名《毒梟圣徒》)的卡司陣容,前后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營銷造勢,在外網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度,并被列為不少人年度最期待的劇集之一。
演員陣容的華麗不免讓觀眾失去理智:國民男神河正宇、國民女神秋瓷炫、全能影帝黃政民、網飛的御用韓劇男主樸海秀、偶像柳演錫,以及中國演員張震……
導演尹鐘彬此前的《特工》、《與犯罪的戰爭:壞家伙的全盛時代》也是響當當的名作。
再加上財大氣粗的網飛提供大筆制作資金,以及《毒梟》、《絕命毒師》的相關題材在網飛留下的良好口碑,頗具噱頭的韓國毒梟劇的成功應該是「天時地利人和」。
但是上線一周以來,該劇的反饋并不如人意。
《蘇里南》在豆瓣的評分由開分7.8的成績,一路滑落到7.0的及格分數線。該劇講述了一名前往蘇里南販賣漁獲的韓國人,在被控制整個蘇里南的大毒梟陷害后,被迫參與了國家情報局的秘密行動。
毒品、金錢、臥底、宗教等多元化的題材共同塞入這部短劇當中,本該具備著豐富的支線框架,但看完全集后的感覺更像是“品著紅酒吃泡面”。
首先,《蘇里南》并不能稱之為爛片,無論是在劇作節奏還是反轉設計上都可謂優秀,甚至可以看作是繼《魷魚游戲》后又一大“高工業水準”的網劇作品。
該劇將故事設計在南美洲的一個后殖民國家——蘇里南,因此韓國、中國、美國、歐洲的訪問者都能夠在此爭奪“權力和金錢”,拋開毒梟爭霸的內容來看,本劇的核心更似一場中韓文化的較量。
牧師全耀煥(黃政民飾)原本只是韓國的詐騙犯,憑借毒品幫助自己逃離到蘇里南,并在此蔓延自己的勢力。
隨著財力的膨脹與信徒的追隨,牧師在向總統行賄而獲得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后,實則成為映射韓國人在階級爭奪上的影子。
中國人陳震(張震飾)雖是牧師的最大勁敵,但卻只得成為一個木訥、頭腦簡答的混混。
不得不承認張震將這一角色飾演的生動。
當牧師第一次帶著姜仁久(河正宇飾)來到陳震面前,實力的巨大懸殊使得陳震不得不低頭退讓,而這次的服軟直接導致了后面故事的發生。
在滿是中華元素的唐人街火鍋店中,以牧師為代表的韓國勢力僅憑幾句話便贏得了尊重,因此他們爭奪的不僅僅是5000美元保護費,更是這場“無聲硝煙的戰爭”中話語權的勝利。
隨著姜仁久陷入這場拉鋸戰,該劇逐漸打破了「毒梟宇宙」的濾鏡,甚至演化為韓國意識形態上的主旋律。如若拋開“活命”這個客觀條件,觀眾當然可以將姜仁久看作是普通民眾的意識覺醒,因為在其深陷泥潭不可自拔后,便已經將自己視作國民英雄。
同時,韓國深受好萊塢的影響,姜仁久這一角色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個人英雄主義式的道德模范。
放眼整部劇集,同樣代表了韓國主旋律的立場聲明。例如早年間上映的電影《軍艦島》,韓國政府無法接受一個過去曾對韓國人民奴役、血汗壓榨的地方,竟被日本政府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而在《蘇里南》中,以牧師為代表的韓國財閥,不能夠接受中國人在地緣政治上的侵占。因此他們試圖鏟除唐人街的大小威脅,表面上的毒品爭奪權,實則映射了地緣間的文化摩擦。
該劇最精彩的內容莫過于臥底身份的重現,姜仁久作為三面臥底潛伏在毒梟身邊。其一是與國情局聯手抓捕牧師;其二是利用陳震幫助自己抓捕牧師;其三也許并不明顯,但是我們不能單一的認為姜仁久的所作所為都是服從于國家利益。
其實在姜仁久與牧師單獨會面的時段里,觀眾很難說他是否動了惻隱之心,是否對抓捕毒梟一事有所動搖。因此在這場所謂的騙局中,姜仁久的目的從始至終就是為了掙錢,而非伸張正義。
直到劇集結尾,當他拿出來那顆“親筆簽名”的明星棒球時,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如果拍攝續集,姜仁久還是放不下蘇里南的榜富生意。
姜仁久的這條故事線也許不會再現《新世界》的結局,但遺留下的棒球確實帶給觀眾無限的遐想。
那么,為什么這樣一部多元素的熱點題材得不到觀眾的青睞呢?
導演尹鐘彬的確有著足夠的實力,但是有太多的元素想要插入短短六集之中,導致最終形成了“虎頭蛇尾”的局面。
首先,我們實在不知道秋瓷炫扮演的妻子有什么出現的必要,難道是秋瓷炫的團隊為了沖擊全球市場,還是說只是為了在劇情中留給姜仁久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在第一集的線索鋪墊中,姜仁久想要結婚就娶到一位妻子,想要去蘇里南淘金就遇上惹事的警察被迫關店……過分直塞的劇情,導致情節的起伏走向愈發離譜。
當然,這樣的設定可以看作是劇作中的“巧合”,但是人物關系與人物弧光的轉變,就顯得略微潦草了。
樸應守(玄奉植飾)是把姜仁久拉上賊船的人,在蘇里南事件中他有足夠的發言權。而當漁獲輪船被查出走私可卡因后,姜仁久被捕入獄,崔昌浩(樸海秀飾)在監獄里表情凝重的給姜仁久播放了樸應守的語音郵箱。
看到這里,觀眾回想起樸應守只身一人前往調查可卡因的來路,那么他會不會是這場冤案背后的策劃者?
結果不是,樸應守死了。
緊接著,崔昌浩又給姜仁久布置了任務,輔助他在監獄里私售毒品來吸引牧師保鏢的注意。看到這里,觀眾又以為這位保鏢是不是因為牧師的出賣而被迫入獄,因此他將和姜仁久一起對抗牧師?
結果不是,他只是一個保鏢。
線索的過分鋪墊,導致觀眾想要看到的龐大支線框架并沒有出現,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局限在短劇的體量中。
劇中的臥底元素,原本有相當大的想象空間和操作空間,但是《蘇里南》并沒有深挖臥底的懸念,反倒是陷入簡單、幼稚的結局里。
姜仁久在毒梟的身邊隨意打電話,而門口就站著對方的手下;姜仁久又是隨意穿梭在中韓兩方的陣營,身后跟蹤的對手卻毫無反應;姜仁久害怕自己臨時逃脫會導致家人遇害,卻大搖大擺的將全家福擺在毒梟的家里;甚至牧師在暴露后有一萬個理由槍殺姜仁久,但始終沒有扣動扳機……
甚至有人評論:全耀煥但凡安裝一個監聽器,劇情都能少一半。
同樣在面對宗教問題時,姜仁久拍攝到了教會慘絕人寰的一幕。
毒品與孩童之間的極致對立凝聚著巨大的戲劇張力,但是導演在此蜻蜓點水般略過。而在面對親情、家庭時,該劇想要構架起道德枷鎖與家庭之間的橋梁,因為姜仁久的付出實際上是步入父親奔波的后塵。
韓劇擅長使用“家國一體”的敘事論調,以個體的命運折射時代的變遷,而他們的自尊也要求男人成為家國脊梁。《蘇里南》在刻意模仿《國際市場》中的時代感與史詩感,片頭中父親的前半生敘事凸顯出了代代相承的責任感,但人物弧光的轉變實在微薄。
姜仁久所謂的家庭幸福而奮斗、為國家利益而奮斗,都僅僅是滿足自己獲利的情況,又何談情與義呢?
不得不說,這部劇所擁有的可能性無窮無盡,宗教、毒品、臥底等任何一條敘事線都能敞開廣闊的空間。
但是顧及到韓國自身的形象、友鄰美國的意愿、改編事件的真實性,導致該劇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正能量+主旋律”。
《蘇里南》并非繼《魷魚游戲》后的新作,而是網飛在《紙鈔屋》(韓版)和《首爾大作戰》吃了虧之后的又一個炮灰。
財大氣粗的網飛似乎正讓韓劇陷入“大熱必死”的怪圈,試問如果沒有砸錢請到的卡司陣容,《蘇里南》又能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