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拍復仇片,向來有一手。
【資料圖】
從“以獵物姿態出現復仇者將仇人手刃至墻中”從頭爽到尾《魔女》,到潛伏多年最后一個接一個將過去傷害自己人殺害《豬玀之王》,再到最近熱播受害者籌謀將加害者所有財產奪走《財閥家的小兒子》。各種類型、各個題材,都拍出了新花樣。
而最近又有一部韓國復仇爽片《我記得》誕生,且一經上映就拿下了票房冠軍。流媒體平臺上線僅一周,便強勢沖進國內豆瓣一周口碑電影榜前10,獲得觀眾們諸多好評。
故事開啟于80歲老人韓弼柱(陳星民飾)籌謀整整60年的一場復仇計劃:多年前日本侵略朝鮮,動蕩不安時代中諸多心懷不軌朝鮮人士投靠日本。在這些人殘害同胞殘忍舉措中,韓弼柱父親陷害被捕,在遭受酷刑之后死亡,母親因太悲痛在病重離去;哥哥被朋友欺騙,在礦井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妹妹更是被未婚夫欺騙成為慰安婦,在回國后選擇了自殺……
雖說那段慘痛的記憶已經過去多年,韓弼柱也已經成為滿頭白發的老人。但恨意始終沒有被放下,決心要進行復仇。
但問題上是,當下的韓弼柱已經80歲、且身患老年癡呆,記憶時常丟失。為避免忘記復仇這件事情,韓弼柱「將所有需殺戮罪犯名字以紋身形式刻在手指上」。這些名字像是傷痕,暗喻著那個混亂時代中無辜人們所收到殘忍傷害。
復仇方式,是韓弼柱最為熟悉的槍殺。以年邁老人者形象潛入罪犯房間中,以棉花、枕頭為消聲器,殘酷而又決絕拿下過去施暴者們的性命。這一段情節全程高能,有擔憂韓弼柱被周圍人發現的忐忑、也親眼見證過去施暴者們流血死亡的快感。
更刺激的是施暴者身份的揭曉:明明是在過去日本侵略朝鮮戰爭中為日本賣命的走狗,卻搖身一變成為了韓國高官。這其中的責問和諷刺,不言而喻。
另一邊,則是韓弼柱忘年交好友仁奎(南柱赫飾)的登場。因年邁無法開車,所以韓弼柱雇傭仁奎作為司機,以將自己載往復仇對象所在地附近。過程中仁奎發現韓弼柱以暴制暴的復仇計劃、得知并理解韓弼柱堅持復仇的原因。感性與理性之中仁奎選擇感性,因同樣厭惡那段歷史所以心甘情愿成為幫兇……
10月26日《我記得》于韓國上映。憑《特工》拿下影帝殊榮忠武路演員李星民+手握《啟動了》《二十五二十一》多部爆款之作青年演員南柱赫,演員陣容強大,吸引眾多觀眾前往電影院觀看。
80歲老人潛伏60年復仇的新穎設定+上世紀厚重抗日歷史背景,使影片明顯區別同類型復仇片:在全程高爽復仇過程之下,完成對過去那段慘痛歷史的責問與反思,拔高影片立意。
其中復仇過程,是觀眾們最愛看的、同時也是影片中最精彩刺激的組成部分。
機密加護病房、安保重重發布會現場、周遭遍布武警軍隊典禮,韓弼柱所要槍殺仇人的地點一次比一次安保性高,難度也一次比一次大。
但韓弼柱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見招拆招:不是直接將武器帶入現場,而是攜帶原材料在場內現場制作。高智商犯罪看得觀眾嘆為觀止。
當然韓弼柱也并非主角光環大開。兩次槍殺成功后韓弼柱被警方盯上,復仇計劃實施難度瞬間被拉高:既要躲過周圍眾目睽睽的武警目光,又要在警察已得知犯罪事實、正在緊急追捕情況下穩準狠完成復仇。
慶幸的是韓弼柱有好友仁奎的幫助,兩人里應外合與警察開啟貓捉老鼠游戲,高手過招而又困難重重的抓捕過程,成為影片最大看點。
復仇計劃之下,是對過去侵略戰爭中含冤死亡人們正義的討回、對為何含冤死亡的問責。
過去是日軍走狗、現在是韓國政治軍事高層的犯罪者們冠冕堂皇辯解:那時候的韓國人貧窮、無力、灰心,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只能不顧一切去生存。而如果要生存,就只能選擇“犧牲一批人以保護另一批人”的極端方法。
但犧牲不是欺騙、不是陷害、不是違背民族成為背叛國家的「親ri派」。不代表要穿上日軍的衣服、哄騙本國女性成為慰安婦、鼓動周圍同胞朝鮮人加入日本軍隊、成為“以朝鮮人身份侵略朝鮮”的扭曲病態存在。
犯罪者們胸前的獎章,沾滿同胞們的鮮血,充斥著同胞們被侵略被迫害時的痛苦尖叫聲。所謂“沒有人犧牲就沒有人能活下來”全都是謊言,是他們掩蓋自身對利益向往的遮羞布。
韓弼柱以暴制暴極端復仇方式行為之下,是對戰爭中“欺壓人們犯罪者搖身一變成為英雄”的控訴,同時也是對當下韓國社會的不滿。因為這一情節并非編劇和導演杜撰,而是真實存在于韓國歷史中,荒誕而又悲哀。
最后,是韓弼柱最后一位復仇對象身份的揭秘,沒有人能猜到、可謂是驚天大反轉。這個人的身份,讓影片徹底變成充斥著血、淚、仇恨與愧疚的故事。催淚而又悲哀,讓觀眾徹底理解韓弼柱的復仇行為,同時也讓影片在最后10分鐘內封神,非常震撼。
此外片名《我記得》也是一語雙關。對于身患老年癡呆癥的韓弼柱而言,是疾病讓他被迫遺忘那段歷史。但對于當下韓國社會中年輕人們,是隨著時間的漫長流逝人們逐漸開始遺忘。
所以需要《我記得》這一類型影片使人們記住歷史、銘記過去的苦難,直到真正得到道歉與正義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