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爆了。
爛番茄新鮮度98%,IMDB7.9,MTC評分80,直接創(chuàng)下該IP最高開分紀錄。
金球獎一舉獲得三項提名,真不愧是吉爾莫·德爾·托羅的作品。
(資料圖片)
幕后配音陣容更是強大:
伊萬·麥格雷戈、蒂爾達·溫斯頓、凱特·布蘭切特等,個個都是大明星老熟臉。
加上托羅特有的暗黑童話風,精致絢麗的視覺風格;
如果今年只能給一部電影五星的話,我一定要給它!
「吉爾莫·德爾·托羅的匹諾曹」
Guillermo Del Toro"s Pinocchio
2022.12.9
說謊鼻子會變長
“說謊話的孩子鼻子會變長。”
匹諾曹里的這句諺語也算是家喻戶曉了吧?
1881年,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創(chuàng)作出了這個自認為“有點蠢”的兒童故事。
最初的匹諾曹形象
沒想到竟然大受歡迎,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么一個流傳了一百多年的經(jīng)典童話,影視改編自然也必不可少。
這不,今年迪士尼就搞出了一部真人版《匹諾曹》。
只不過雖有湯姆·漢克斯這等大咖坐鎮(zhèn),這片也實在是一言難盡。
角色形象、畫面布景、主線劇情基本就是復刻1940年動畫版的不說,光頭黑人仙女更是讓人不知道說什么好。
更別提故事中庸,特效粗糙,節(jié)奏稀碎……讓人搞不懂現(xiàn)在的迪士尼到底想干啥。
要知道,迪士尼1940年的動畫版《木偶奇遇記》,可是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動畫電影之一”。
匹諾曹被仙女賦予了神智,隨后戰(zhàn)勝各種誘惑,變成了真正的人類男孩。
這版仙女真的美哭了
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故事內(nèi)核和含義放到今天也依然不過時。
可惜的是,隨后匹諾曹的改編都反響平平,到了2022年竟然還讓黑人仙女奪了C位。
好在暗黑童話大師托羅出手了。
托羅的這版匹諾曹可謂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不僅舍棄了2D動畫和CG特效,采用定格動畫的形式;
還從2002年的《匹諾曹》出版書插圖里獲取靈感,將匹諾曹的形象進行重塑。
同時又引入了戰(zhàn)爭背景,讓匹諾曹和木匠杰佩托有了新的故事起源。
那是一戰(zhàn)后期的意大利。
木匠杰佩托在一次飛機空投中失去了自己的兒子。
此后多年,杰佩托一直承受著喪子之痛。
一個雨夜,憤怒的杰佩托砍掉了兒子墓碑前的松樹,要把自己的兒子“造”出來。
沒想到的是,等杰佩托第二天醒來,前一晚雕刻的木偶竟然真得活了!
原來,這片森林的守護者木精靈,不愿杰佩托再受痛苦,為木偶賜予了名字和生命。
但新生的匹諾曹,是個十足的搗蛋鬼。
沒禮貌,沒規(guī)矩,喜歡破壞,把杰佩托家里搞得亂七八糟。
為了管教匹諾曹,杰佩托讓他去學校。
但匹諾曹在路上遇到了馬戲團老板,三言兩語就被哄去表演節(jié)目。
不知道人心險惡的他,還不知道自己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shù)錢”。
而聞訊趕來的杰佩托,也和馬戲團老板展開了“匹諾曹爭奪戰(zhàn)”……
定格與顛覆
托羅的這版《匹諾曹》,拍得不可謂不艱難。
早在2008年就已經(jīng)開始制作,中途又無限擱置。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好幾年,托羅一直找不到愿意投資的大制片廠,最后還是財大氣粗的網(wǎng)飛當了“接盤俠”。
本片成本高達3500萬美元
但即便這么難,托羅依舊堅持要拍“定格動畫”。
按他的話說是“希望這部電影能展現(xiàn)出一種手工動畫的表現(xiàn)力和真實材料的質(zhì)感”。
定格動畫,就是把所有場景用木偶、粘土等材料制作出來,然后再一幀一幀地移動和定位。
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和人力,要遠高于2D和3D動畫。
也因此,整部電影光拍攝就花了近1000天;
光是匹諾曹的木偶就做了許多版本,最大的比真人還大,最小的只有指甲蓋大小。
托羅和不同尺寸的匹諾曹
看這幕后花絮,誰能不為這巨大的工程量和麻煩繁瑣的拍攝過程震驚。
簡直就是建造了一個木偶王國。
不過除了采用更古老、更匠心的定格動畫拍攝,托羅的這部《匹諾曹》能夠如此成功,也離不開他的各種顛覆性改編。
第一點,是角色形象上的顛覆。
托羅將蟋蟀、仙女和木匠等角色形象都進行了重塑,將其變成了“托羅風”的暗黑生物。
原版動畫里美麗動人的仙女,在這里是神話生物一般的四翼蛇尾的精靈;
蟋蟀,也從虎頭虎腦的形象變成了六爪“寫實派”。
還有大反派大鯨魚,在電影里更像是鋼鐵打造的怪物一般,十分有戰(zhàn)爭年代感。
第二點,就是情節(jié)上的顛覆。
除了引入戰(zhàn)爭背景,為匹諾曹和木匠增添了故事起源外,托羅還對原著進行了大膽刪減。
將匹諾曹和小男孩在快樂島上變成驢子的情節(jié),改成了為上戰(zhàn)場一同受訓。
借由匹諾曹和孩子們的視角,直面戰(zhàn)爭的殘酷、不公和冷漠。
反戰(zhàn)雖說是老生常談,但也確實讓《托羅的匹諾曹》成為了順應時代的改編。
第三點,是世界觀的顛覆。
這也是我覺得托羅最大膽的一點:
直接放大了原版中的奇幻元素,引入了亡者世界和生死的概念。
匹諾曹雖有靈魂,但因為是木頭之身,擁有無限重生的能力。
每一次死亡與復活,也都讓它對人類的“生與死”有著更清晰的認知。
這種由表及里的顛覆,這種個人風格的潤色,都讓匹諾曹這個經(jīng)典故事,擁有了新的活力與魅力。
老樹發(fā)新芽
當然,除了各種創(chuàng)新和顛覆,托羅也對匹諾曹故事原本的哲理和情感進行了新編。
首先是匹諾曹和木匠父親之前的父子親情。
動畫版里,匹諾曹和木匠都毫無理由得深愛著彼此。
但在電影中,匹諾曹一開始只是木匠用來“睹物思人”的那個物。
后來陰差陽錯擁有了靈魂,和木匠乖巧聽話的兒子卡洛不能說十分相似,只能說毫不相關。
木匠將調(diào)皮的匹諾曹視為麻煩和累贅,但匹諾曹為了討父親歡心,愿意去做“卡洛”。
直到后來,木匠才真正將他當作孩子來愛,并且終于明白:
匹諾曹不是什么替代品,他就是他,獨一無二。
另一點新編,是匹諾曹的成長線。
這版的匹諾曹,有點“性本惡”的意思。
剛有神智的他不懂規(guī)矩,不懂法律,做事全憑喜好,很難討人喜歡。
因為覺得學習很難就不想上學,被馬戲團長三言兩語就誘惑跑。
不過一張白紙的他,也在不斷學習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最終也成長為一個不任性、不自私、勇敢無畏的真正少年。
托羅還舍棄了匹諾曹的身體從木頭變成肉身這一情節(jié)。
因為他認為,匹諾曹只需要內(nèi)里表現(xiàn)的像一個人,那他就是一個人,而不是非要變得有血有肉。
“我從不認為想要獲得愛就必須做出這種改變。”
因為環(huán)境影響逐漸成長為一個“人”的匹諾曹,最終也影響了周圍的人。
最初的匹諾曹雖然被精靈賦予了神智,但本質(zhì)上,他依然是個提線木偶。
父親眼中的替代品、貪婪者眼中的吸金工具、掌權者心中完美的士兵……
看似自由,實則一直在被周圍環(huán)境所選擇和壓迫。
匹諾曹逐漸學會做人的過程,也是學會反抗和獨立的過程。
他開始偏向勇敢、善良、正確的一方,也因此影響著周圍的人。
懦弱的男孩學會了反抗,作惡的猴子有了善心。
當然,這種直給的立意和主題,會給人一種淺層和匠氣的感覺。
而且改編得再怎么黑暗,《匹諾曹》本質(zhì)上還是個小男孩童話故事,幼稚感不可避免。
童話故事的內(nèi)核,說來說去也都是那些,有創(chuàng)新,但跳不出框架。
但不能否認,在經(jīng)典作品各種被魔改的今天。
這么一部“磨”出來的、充滿工藝感和匠心的定格動畫,實在有些令人感動。
托羅本人的一顆電影心,也一直從一而終:
“我在艱難過程中所學到的就是,每部電影都是你的最后一部。如果你有機會拍一部電影,你沒有理由說不去盡可能拍得漂亮,拍得完美。”
“如果我要和這部電影一起死,我就會去死。每次你都該全力以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次。”
就像電影的結尾一樣,歲月輪回,有始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