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有很多紅極一時的組合,就像短暫而又輝煌的流星。
【資料圖】
走紅之前,成員關系都親密無間。但走紅之后,各種問題也紛至沓來。
窮的時候,大家一起打江山,披肝瀝膽、掏心掏肺。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太多組合有了名氣,賺得盆滿缽滿,最后成員卻老死不相往來,寧愿他們當初沒有遇見彼此。
“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很多組合走向覆滅的根源。組合拆伙、理念不合的背后,又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糾葛與齷齪?
1、旭日陽剛
沒有汪峰的《春天里》,旭日陽剛會在哪兒?
在北京天橋上,地鐵通道里,無人會留意這樣兩個人的存在。
旭日陽剛的火,是草根的逆襲。
但又因為缺少作品和包裝,爆紅不久后,兩人因版權問題,無法再演唱成名曲《春天里》。
沒歌可唱的旭日陽剛再次“走紅”,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負面新聞,闖紅燈、持械打人、無節制消費等事件的發生,二人公眾形象一夜顛覆。
至于組合的解散,倒不是一樁事情的徹底鬧翻,而是旭日陽剛兩位成員,謀劃已久,暗藏異心!
大家能想象嗎?明明是一個組合,平日里參加活動,旭日陽剛兩人卻是各干各的,各走各的。
另外,從最初“一個組合兩個經紀人”,到后來“分簽不同公司”,真可謂利益爭奪,暗潮洶涌。
劉剛回應此事,起初試圖堅持“兄弟情深”,稱自己不知道王旭簽了其他公司,很是生氣:“這與分手有什么區別?”
但煽情有多深,打臉有多快。劉剛自己也已投靠新東家,早打好了算盤。
所以說,成年人的世界里,誰不在為自己的發展謀劃鋪路? 嘴上說的“永遠不會散伙”,聽完大家一笑而過,心里誰都不敢當真。
2、飛輪海
SHE還會合體,飛輪海卻成了時代的眼淚。
當年,“人氣王”吳尊的一場發布會,徹底碎了組合團粉的心。
發布會上,吳尊承認已婚事實,并且宣布個人單飛。就此,飛輪海軍心渙散,搖搖欲墜。
這個團體后來還能成為焦點,話題都來自“成員的真實關系”。
最抓馬的便是炎亞綸和汪東城,兩人曾好到膩歪程度,遞話筒,合照,各種的親密互動。
試想感情這么好,怎會把組合推向決裂?
可恰恰是,這些年飛輪海無法完全合體,原因就出在炎亞綸和汪東城身上。
組合解體后,辰亦儒、吳尊、汪東城三人其實仍頻頻合體,力證多年感情深厚。
唯一不合群的便是炎亞綸。
炎亞綸在散伙后的一系列發言,徹底打破了昔日兄弟情深的粉絲濾鏡。
炎亞綸還直言,自己只把吳尊當朋友,其他兩位壓根算不上朋友。
這究竟發生了什么矛盾,讓炎亞綸冷臉以對,抹殺往日所有美好呢?
圍觀飛輪海成員相殺相愛,外人都感慨萬千。
都說女生感情復雜,男生表達直接。
可在男子組合里,這規律反著來了,要多抓馬就有多離譜。
3、BOBO
飛輪海走紅時,內地的人氣組合BOBO也應運而生。
從《加油好男兒》出道的付辛博和井柏然,也曾許諾:“我們不會分開,會一直在一起。”
但時過境遷,如今再甜蜜的CP組合也be得徹底。
粉絲表示想聽《光榮》,付辛博卻笑著回應:“我都不會唱了,算了。”
付辛博的“拒唱”,其實是不想再與前隊友有瓜葛。
那么,究竟是誰“毀”了BOBO的友誼?兩人的粉絲、經紀人都有很大的責任。
先說粉絲,出了名的內訌多。一有活動,純粉和團粉上演應援比拼。
不乏極端粉絲,惡言相向,最終演變成肢體對抗,用高跟鞋將對方打傷,或雙方掐架,互扔熒光棒。
正是一場場粉絲鬧劇,將這支新生組合置于輿論風口浪尖。
此外,兩人的經紀人輪番作妖,也完全不讓人省心。
當年BOBO走紅,更換經紀人的速度卻遠超大腕,其中兩任都是付辛博鐵粉,這導致付辛博有接不完的活動,井柏然資源嚴重縮水。
井柏然助理看不過,曾發微博內涵,評論區一時涌入粉絲,掀起網絡罵戰。
正如井柏然單飛后說的,“我的朋友并不是你的朋友,我的蛋糕也不是你的蛋糕。”
人生會經歷無數階段,遇到不同的人,又與他們不歡而散。
當年初識的友情是真的,后來搶奪資源,終成陌路,也是真的。
4、信樂團
缺少靈魂主唱,樂團的生命力便會減半。
信樂團直接把主唱名與樂隊名綁定,一旦主唱換人,樂團豈不是原地解散?
但剛出道的時候,誰又會奔著解散去想呢?
信樂團也是標準的出道即巔峰,《死了都要愛》《離歌》都是樂團紅極一時的主打歌。
可就在樂團勢頭強勁的時候,主唱蘇見信宣布單飛。
面對媒體追問,阿信給出的理由:成員發展規劃不同,希望大家好聚好散。
的確,阿信“瀟灑”轉身了,其他成員終究沒緩過勁來。
有記者了解到,阿信的單飛早有準備,錄制團體專輯時,其他人的樂器部分早已錄完,唯獨阿信遲遲不進錄音室。
中途阿信還出現了斷聯,成員們的關心問候,通通石沉大海,直到被告知樂團解散。
核心人物阿信這一走,其他成員的謀生路因此中斷,收入斷崖式下跌。
無奈招募新主唱,劉文杰成了信樂團新任主唱。
可新組的信樂團毫無水花的后續發展,又足以說明一切:大家只認阿信,不認劉文杰。
他們演出時,悲催到被信的粉絲開罵“山寨樂團”,場面要多尷尬,就有多難堪。
5、5566
5566解散有各種因素造成,王仁甫奉子成婚,許孟哲入伍,以及組合的合約到期。
但很多人會歸咎于王少偉,就連經紀人孫德榮也對他不滿,暗批王少偉忘本。
當年一部偶像劇《MVP情人》,主題曲《我難過》讓5566一唱成名。
或許是為了朝影視方向發展,王少偉隨后又加入了183club,一人橫跨兩團。
王少偉的跨團行為,有意無意地傷害到了5566其他成員的感情和利益。
比如說,個性獨來獨往的王少偉,經常會因沒有與5566成員一起活動,被媒體追問“團體感情破裂”。
再比如,5566打算合體辦演唱會,最后破局的原因也出自王少偉。
當時,其他團員都很配合工作,主動排出個人時間,王少偉卻推脫扭捏,最后以忙于拍戲為由,等于放了成員與粉絲的鴿子。
當然,我們也能從“音樂角度”去看組合的衰落,5566走紅不久,周傳雄就預言:“5566走下坡了!”
5566的成名作《我難過》正是周傳雄的作品。
作為制作人,前輩小剛給出的建議是,5566如果想紅下去,要先確保組合“不解散”,接著在音樂上“各自補強”。
畢竟,偶像成員的音樂素養,很難達到專業水準。
但事與愿違,后來的5566成員,每個人都跑在了自己的人生跑道上。有人主持,有人當老板,有人結婚又離婚,各有各的規劃,誰還與音樂有關?組合糊了,毫不意外。
6、飛兒樂隊
那些男女搭檔的組合,合時,他們是無敵的金曲制造者,分開,再唱以前的歌都是罪過。
臺灣歌壇神仙打架的時代,飛兒樂團橫空出世,一首《我們的愛》出道即巔峰。
但很可惜,樂隊沒能延續音樂神話,成員還因吊詭的男女關系,最后鬧到撕破臉。
眾所周知,樂隊由主唱飛、吉他手阿沁,以及團長陳建寧組成。但組團沒多久,其實就傳出了拆伙危機。
在做音樂方面,阿沁對主唱飛的要求嚴格,兩人時常發生矛盾。
不過萬萬沒想到的是,兩人越吵關系越好,中途談起了戀愛,反過來一個鼻孔出氣,把團長陳建寧排擠在外。
時間來到2011年,本已上演過求婚戲碼的飛與阿沁,突然間被曝分手。
后到了2015年,阿沁官宣與小14歲的模特結婚生子,劇情反轉,讓網友表示來不及吃瓜。
也正是從這時開始,作為前任的飛,成了組合里的“尷尬存在”。
在合約到期的情況下,被統一陣線的阿沁和陳建寧過河拆橋,聯手踢出組合。
兩個大男人組不了樂隊,火速另尋新主唱韓睿。
接著,新組合三人頂著飛兒樂團的名,甚至還用著前主唱的伴奏,大張旗鼓地唱老歌撈金。
再者,韓睿取了Lydia的藝名(《Lydia》是當年飛兒樂團爆火的歌),這種種迷惑行為,無疑是把老粉的情懷按在地上摩擦。
而被樂隊除名的飛,去哪了呢?為了生存接過商演,跑去給人針灸推拿,被吳宗憲惜才勸阻:太浪費!
從出道巔峰到一地雞毛,各奔前程,飛兒樂團打爛了好牌。
雖如今仍在打青春的幌子,實則早已成為回不去的青春記憶。
7、玖月奇跡
長盛不散的組合屈指可數,鳳凰傳奇做到了,兩位歌手保持著各自的音樂特點,生活中沒有被兒女私情捆綁。
處成好哥們的隊員關系,才是最穩定的。
相反,玖月奇跡就很可惜了。
從《星光大道》成名出道,多次登上過春晚,如此高的事業起點,玖月奇跡本可大紅大紫,為何分道揚鑣?
“選搭檔要謹慎”,王小瑋用多年青春換來教訓:夫妻檔組團合作,十有八九翻車,只因矛盾實在太多!
首先,兩人的追求理念不同,王小瑋彈了一手好琴,平日思考問題理性專業。
作為搭檔,同樣還是親密伴侶的王小海,行為中則暴露出他的主觀隨性。
比如讓王小瑋很無語的事,兩人每次出新作品,王小海也不事先商量,就自己弄來一堆的琴,擺成一排要求她一個個去試。
這在王小瑋看來,顯然是外行指揮內行,過于浪費時間和精力。久而久之,兩人矛盾積累,各有怨言。
即使作為普通搭檔,兩人不同的處事觀念,也隨時讓組合面臨解散。
再加上夫妻這層關系,兩人的矛盾里還夾雜了柴米油鹽,何時生娃這類家長里短。
最后,雙方妥協不成,不如一拍兩散。
沒有撕破臉皮,沒有互相甩鍋,玖月奇跡的分開已經算得上體面。
8、花兒樂隊
大部分團體在解散前,仍會維持表面和平,不像花兒一樣“不打不解氣”。
有網友曾發帖稱,自己在朝陽公園附近吃飯時,發現隔壁桌坐著正是花兒樂隊。
當時,花兒的成員不僅抽煙喝酒,還嘰嘰喳喳鬧不停,鬧著鬧著動起手來,差點進了局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輿論之下,唱片公司站出來澄清,解釋樂隊在錄制新專輯,大張偉和小宇就對某段音樂認識不一,沖動之下動了手。
這公關理由,大家是勉強接受了,可就花兒那兩年的負面新聞,一樁樁真的不堪回首。
比如經專業鑒定,《嘻唰唰》等多首歌曲屬于抄襲。一時間,粉絲脫粉,各大頒獎禮也將花兒逐出候選。
花兒眼看沒什么翻身機會了。吉他手石醒宇首先退出樂隊,退出理由是“不適應娛樂圈生活”,后來,石醒宇幾乎消失在大眾視野。
大張偉則憑借綜藝節目翻身,迎來事業第二春。
王文博一度開了演藝公司,和郭陽兩人跑去投資生意,但結果只有吃過社會的苦,才知道行業的水有多深!
碰了一鼻子灰的兩人,又喊累想去山里待著。兜兜轉轉,還是決定重返娛樂圈,繼續頂著花兒樂隊的名頭活動。
但如此鳩占鵲巢的蹭熱度操作,讓花兒老粉炸毛了,因為他們一看歌手名單,靈魂人物大張偉不見了,代表作介紹里也沒了大張偉的名字。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把樂隊的名字改了?還算什么花兒樂隊?
9、水木年華
都20年了,盧庚戌談起李健離開水木年華,仍是耿耿于懷,坦言自己在其中受到傷害。
當年,清華才子盧庚戌找來師弟李健,兩人以組合“水木年華”出道。
隨后,一首詞曲俱佳的《一生有你》,傳遍大江南北。
可兩人搭檔沒多久,剛看到有走紅趨勢,李健就宣布單飛,給出的理由是“音樂理念不合”。
一個追求藝術,反對過度包裝。一個追求市場,認為要把知名度唱響。
要說好聚好散,多年過去了,往事早該翻篇,可為何盧庚戌近年來的回應,又讓人覺得話里有話,暗藏怨氣。
盧庚戌回復網友,稱李健當年離開水木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還澄清自己和李健的歌曲,并非商業歌曲。
最后,盧庚戌更讓大家探討李健離開的原因。
從某個角度來說,盧庚戌有“怨氣”是可想而知的。
從凈身出戶,到王菲翻唱《傳奇》后爆紅,李健猶如寶石,逐漸被觀眾挖掘喜愛,他的詩意音樂在歌壇占有一席之地。
再看盧庚戌,他的發展就慘淡多了,不再專注音樂的他,開過礦泉水廠,賣過音樂手機,在學校邊上開“水木年華奶茶音樂站”。
又跑去導演電影《怒放之青春再見》,最后票房慘敗。從結果上看,盧庚戌各種折騰,各種打水漂。
兩相對比,混得差的有點怨氣,也算人之常情了。
結語:
細數多支經典組合,從旭日陽剛到水木年華,從飛輪海到5566,其實,我們無法苛求一個團體要一直“長治久安”。
遵循發展規律,團體有一個“五年魔咒”,到了一定高度,倘若組合已不再符合市場需求,成員們自然要去謀求個人發展。
但這里,想到香港的一支老牌組合,溫拿樂隊。樂隊成員也是有著個人的興趣規劃。可即便各有所求,大家仍會約定合體出專輯,開演唱會。
組合解不解散,還是要看成員間的感情粘性。任何能走到老的感情,都實屬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