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 刊| 總第3110期
疫情的影響正在慢慢褪去。我們的新欄目“影視七日斷想”也與您見面了。
一個月前,疫情優化防控“新10條”發布。約束既去,民眾進入樂觀的頻道。兩周之后,恐慌的氛圍占領朋友圈,重癥和未了癥讓人聞之色變。
(相關資料圖)
如今,經歷了席卷全國的海嘯式感染后,民眾都對奧密克戎有了切身體會。說適應為時尚早,街面上和小區里的人流遠未達峰。但總歸要奮力扳正有些迷失的船頭,啟動暫時停擺的生活了。
七日斷想,就是對一周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進行評點。復蘇的、續航的、上榜的消息,沉沒的、斷裂的、悲傷的消息,盡數呈現。今天是第一篇,以此告別兵荒馬亂的2022年,開啟2023年的小步快跑。
電影局來新人了
在過去一周中,諸多影片加速進入春節檔。
在2022年國慶節前一周,四部影片姍姍來遲官宣定檔。隨后《長空之王》撤檔,替補的《搜救》直到9月27日才宣布加入國慶檔后半程。“極限定檔”幾乎成了2022年的常態打法,但2023年春節檔不同了。
到1月3日,已有七部影片加入1月22日開啟的春節檔大戰。最先預定了席位的是兩年前就宣布在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這段時間他們明顯加快了物料的發布。
12月27日定檔的是張藝謀執導的《滿江紅》,聽名字是悲劇或正劇,主演陣容里卻有沈騰、岳云鵬等喜劇明星,神秘感頓生。
一周來,一兩天就官宣一部大片,《無名》《深海》《交換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接踵入駐。當然,這個檔期還少不了中國兒童的老朋友《熊出沒》。
中國電影經不起任何折騰了。已經成為“特困行業”的電影集結部隊,要在春節檔發起一場召回觀眾的決定性戰役。不排除今后幾天還有電影尤其是喜劇電影加入春節檔。
人心思動,這是電影人的自救。在各級黨委和政府換屆的大背景下,也有一個人事安排悄然發生了。 曾經擔任過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的毛羽,在闊別電影行政管理崗位6年半之后,重新回到了國家電影局,執掌電影工作。
2018年機構改革之后,國家電影局成立,中宣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兼任國家電影局局長。2022年4月,王曉暉調任四川省委書記,隨之不再擔任國家電影局局長。
國家電影局負責管理電影行政事務,指導監管電影制片、發行、放映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承擔對外合作制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交流等。過去幾年,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國家電影局常務副局長孟祥林。2022年年底,毛羽接替孟祥林主持工作。
毛羽生于1966年,大學畢業后長期在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工作,是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的參與者和見證人。2016年7月,調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任職三年,期間頂住了“大IP+小鮮肉”創作風潮的沖擊,以一批優秀的作品推動了現實主義的回歸。
毛羽
之后,他還擔任過總局國際司司長和中影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2022年12月27日,中國電影公告,因工作調整,毛羽向董事會申請辭去副董事長職務。
毛羽在電影最艱難的時刻接過了管理的接力棒。中國電影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軌跡和市場規律,主管部門的政策導向和日常舉措,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業的步履快慢和冷暖指數。
疫情三年,再加上種種不確定因素,中國電影遭到重創。它需要通曉行業起承轉合、產業興衰關竅的管理者施針下藥,先止跌,再促活,最終踏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行業的復蘇寄望于春節檔,但行業的振興不能僅僅依靠春節檔。春節檔的布局和備貨工作快馬加鞭,而之后的生產和供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可以說,回暖之勢已見,但電影人任重道遠。
長視頻還行不行
長視頻行業的2022也是風聲鶴唳的一年,“降本”的雷霆手腕已經使了,“增效”的目標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留給長視頻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樣的聲音在年底再次響起。
2022年年初,首先從騰訊視頻和優酷傳出了新項目“過會難”的消息。此前是愛奇藝的大幅度裁員行動。一年下來,劇集上新總量減少了,新項目開工數量減少了,視頻平臺和電視臺輪番祭出版權降價的殺器。事實上,市場中版權劇的數量已降到最低,自制、定制在比例上占了絕對優勢。
緊縮,是長視頻行業必須面對的現狀。但年底也有好消息傳來。據云合數劇統計,2022年長視頻大盤流量趨于穩定,全網劇集正片有效播放3059億,同比僅下滑2%;會員內容有效播放1464億,同比上漲25%。
實際上,這一年全年上新連續劇414部,同比減少42部,同比下降9%。上新劇部均集數29.9集,而2021年的部均集數還是31.5集。
也就是說,2022年上新總集數為12378集,而2021年上新總集數為14364集,同比下降13.83%。 在上新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總播放量只是微小下降,這是內容供給得到認可,行業止跌回升的信號。
雖然大佬們的講話仍在釋放緊縮之意,但三大視頻網站在2022年都有一定數量的爆款輸出,尤其是愛奇藝劇集在高口碑和高流量兩個榜單上都表現突出。這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和獎掖。
2023年1月3日,愛奇藝發布公告:已完成向私市股權投資公司太盟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太盟”)旗下太盟亞洲資本IV-1發行5億美元可轉換優先票據。本次投資完成后,愛奇藝將進一步拓展其娛樂視頻業務,推出更多原創內容,并加強改善公司營運資金管理。
一個是要吸引用戶,這在上新數量和有效播放的此消彼長中已見亮光。一個是要吸引投資,騰訊視頻和優酷背靠大樹,而愛奇藝也總能在外人捏把汗的情況下獲得新的續航能力。
關關難過關關過。今年的宏觀形勢向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抓經濟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發展重新成為硬道理。這些利好消息同樣會作用于長視頻行業。
但也要看到,短視頻對眼球的爭奪一刻也未停下,長視頻產品的質量仍然被用戶所詬病,一個小小的用戶使用規則變化(兩臺手機不可同時登錄)就能掀起軒然大波,說明“外侮”和內憂同時并存,做出好產品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
兩榜之外有遺珠
1月7日,總局發布了帶有“劇標”的中國電視劇選集,20部作品赫然入榜。
一年下來,回望創作、生產的收成,我們會看到不同機構、不同標準的榜單。比如說,考量電視劇有收視率榜單,考量網絡劇有播放量榜單。
總局的這份名單,標識著官方的認可程度。這些作品,都可以算作廣義的主旋律作品。但細加考較的話,還是有源流和類型上的差別。
最根正苗紅的主題創作有:《大考》《我們這十年》《縣委大院》《超越》《埃博拉前線》《運河邊的人們》《麓山之歌》《底線》《山河錦繡》,這些劇目都上過總局的項目推進會。
《數風流人物》是革命歷史劇的代表,《人世間》是平民史詩劇的代表,《大山的女兒》是英模劇的代表,《天下長河》是歷史劇的代表,《風起隴西》是創新型歷史劇的代表,《警察榮譽》是警察劇的代表,《對手》是國安劇的代表,《問天》是行業劇的代表,《二十不惑2》是青春劇的代表,《幸福到萬家》是農村劇的代表,《夢華錄》是古偶劇的代表。
政府獎和政府部門主持的年選集就是這樣,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還講究五湖四海,歡聚一堂。與電視劇選集可相提并論的,是總局發布的網絡視聽精品節目榜單上的劇目。
其中包括革命歷史劇《血戰松毛嶺》、網絡安全劇《你安全嗎》、冰雪運動劇《冰球少年》、愛情穿越劇《請君》、古裝劇《星漢燦爛》《月升滄海》《蒼蘭訣》《唐朝詭事錄》《卿卿日常》、懸疑劇《開端》《江照黎明》《獵罪圖鑒》《重生之門》《對決》《罰罪》,以及冒險題材劇《昆侖神宮》。
兩個榜單,環肥燕瘦。電視劇偏于合家歡,網絡劇偏重年輕人的喜好。盡管包括電視劇和網絡劇在內的重點劇集的內容管理統一歸口于電視劇司,這種根植于傳播介質差別的趣味分流仍會繼續。
兩個榜單加起來,國劇行業的大模樣顯現:電視劇主題創作產能澎湃,個別類型和題材有所突破;網絡劇是古偶劇和懸疑劇兩大類型繁盛,氣氛渲染和戲劇沖突相對極致。
但榜單也有遺珠之憾:奇幻型的《天才基本法》和社會派的《膽小鬼》理應得到鼓勵。
近期最熱的兩部韓劇,宋仲基主演的《財閥家的小兒子》在當代題材中加入“重生”的奇幻元素,翻出了新的格局;宋慧喬主演的《黑暗榮耀》切入了校園霸凌的社會問題,發人深省。
《天才基本法》在現實題材中放膽馳騁想象力,《膽小鬼》側寫了上世紀90年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失業潮以及次生災害,恰恰可以彌補國劇在這兩方面的不足。劇集本該描寫世間萬象,題材和風格應該打開再打開。
最后說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天,國劇進入了刮“風”的季節。正在熱播的劇目有治愈系的《有風的地方》,二次創業型的《縱有疾風起》,行業情感類的《向風而行》。而在它們之前,還有當代大女主劇《風吹半夏》。
這可能是個巧合,有的是原名,有的是更名,最后都跟風干上了。也可能不是巧合,大家都期待來一場颯爽的春風,吹散2022年的一天云彩。
【文/李星文】
往期推薦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