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版《三體》沒有播出之前,恐怕沒有人能夠想到這部劇會如此成功,竟然能夠得到絕大部分“原著粉”的好評。
一直以來由小說改編而成影視劇,幾乎都難以逃脫被原著粉吐槽的命運,畢竟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在讀書的時候,都會按照自己腦中的設想,來勾勒出一個個書中的形象。
一旦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以后,讀者發現劇中的人物形象與自己勾勒出的形象不符,難免就會對這部劇產生不滿。
(相關資料圖)
所以通常情況下,無論是文學名著還是網絡小說,被影視化改編之后,幾乎都會引起很多“原著粉”的不滿。
出人意料的是,之前非常不被看好的電視劇版《三體》在播出之后竟然獲得了大量的好評,這一點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
那么這一版的《三體》為什么能夠贏得“最挑剔的原著粉”的認同呢?也許這部劇的總制片人白一驄的一句話很能說明問題。
在白一驄接受采訪的時候,他說過這一版《三體》的劇本創作了四年,他們公司負責這個項目的編劇把各種能夠去寫《三體》劇本的方法都試了一遍,包括以科幻為主線,以懸疑為主線等等方式。
試驗了三年多的時間,全版劇本大概寫了十幾稿,但是都不滿意,最后“回到了最原始的路上,基本上是用遵循原著的方式來做”。
也正是由于這部劇最后真正地遵循了原著,所以在播出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好評。
從目前播出的五集內容來看,基本上都是完全按照原著的內容來拍攝的,盡管在時間線的處理上與原著稍微有一點不同,在講述主線故事的同時,有時會穿插一些葉文杰年輕時候的劇情,但總體來說還原度還是非常高的。
另外劇中主要角色的選擇大部分都與原著十分吻合,張魯一版的汪淼真的像是從書中走出來的一樣,于和偉雖然外形上與書中“五大三粗,一臉橫肉”的史強相差甚遠,但是他憑借自己優秀的演技,完全可以彌補這種外形上的差距。
李小冉的申玉菲看起來確實像汪淼評價的那樣“從里冷到外”,王子文的青年葉文潔外表看起來文靜柔弱,但內心倔強強大。
當然了這一版《三體》的演員選擇也不是沒有瑕疵,從目前播出的這幾集內容來看,演員選擇方面唯一的敗筆就是扮演丁儀的王傳君。
丁儀這個角色先后在《三體》原著作者的六部小說里面出現過,可以說是作者科幻宇宙里面的重量級人物,他是一個個性情灑脫,浪蕩不羈卻又曠世奇才的頂級科學家。
但在這版《三體》里面硬是被王傳君演成了一個神經兮兮的頹廢偽文藝青年,甚至有時候感覺像是一個神經質的變態殺手。
目前來看,這個角色算是全劇最大的敗筆了。
可是好在丁儀這個角色在《三體》里所占的戲份很少,所以這個角色的失敗并不會影響整部劇,總體來說這部《三體》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并且他的創作方式也值得所有將文學作品影視化的制作方思考。
最近這幾年甚至十幾年,國內大多數影視劇都是由小說改編而成,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這類改編作品在播出之后都會遭到“原著粉”的強烈吐槽,最大的槽點就是不符合原著。
就拿最近正在熱播的武俠劇《少年歌行》來說,這部劇同樣也是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在播出前十二集的時候,網絡上對這部劇的評價非常高,主要原因就是這部劇的前十二集高度還原了小說中的內容,劇中出現的幾位主要角色里面,除了男女主角超強人意,其他角色都與原著十分貼合。
但是在十二集過后,播放到雷家堡副本的時候,劇中刪減了一些原著里面的打斗場面,增加了部分原創劇情,并且在雷家堡幾位主要人物以及原著里面主要反派“暗河”組織的角色選擇上非常失敗,導致了網絡上風評變差,很多“原著粉”針對這部分情節進行了大量吐槽。
所以從這兩部劇可看出,對于文學作品改編成的影視劇,只要能夠遵循原著來改編,就能夠收獲大部分觀眾好評。
可不知道為什么總有一些制作方會自以為聰明地對原著胡亂改編,有些作品甚至改編的只有角色名字相同,情節面目全非,真希望這些制作方能夠向《三體》學習一下,改編劇尊重原著才是王道。
如果您也喜歡這一版的《三體》,可以點擊一下“關注”,下一回咱們接著一起聊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