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搜狐娛樂訊 七年之前,一部《大圣歸來》橫空出世,從不被看好的“丑小鴨”一路逆風振翅,最終成為國漫電影史上的現象級影片。導演田曉鵬打磨七年的圓夢之作《深海》再度回到公眾視野。影片公映前夕,導演田曉鵬深度對話IMAX,分享影片的創作過程,詳解美學風格、視效創新等話題。
逆流盛放的獨特審美 不為炫技的技術創新
和女主角參宿一樣向往大海的田曉鵬,深受《海底兩萬里》的影響,更希望以創新為創作驅動力講一個關于大海的故事,“最起碼從表現形式上來說要做一個不一樣的海,不是傳統的、物理意義的大海,所以我就在找什么樣的海洋是可以承載這種新奇感和奇幻感。”而一副游魚在云天之上遨游的圖畫觸動了田曉鵬的靈感閥門,成為深海世界觀的雛形:“我覺得海洋應該像天空一樣,它有很多的分層,就像云層一樣,然后魚在里面暢游的時候有很多的層次感。”
而顛覆流行審美潮流的驚艷用色,核心出發點依然是為故事、角色和情感服務:“今天你們看到的這個五色斑斕的海水跟故事的主題有很重要的關聯,和故事的主題有很重要的關聯,它是講的一個小女孩創造的世界,所以她會過分地把這個世界用她的腦海去加工。”雖然時尚潮流更青睞低飽和度的高級感,但是在田曉鵬看來,“我們這個片子審美的高度并不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喜好,一定是為故事服務,它想表達的就是夢中極致的燦爛和灰暗的強烈反差。”
對于引發影迷廣泛討論的技術創新“粒子水墨”,田曉鵬依然堅持適用和服務主題的理念:“實際上,它依然是為故事服務的,我希望讓大家看到這些五色斑斕的東西是流淌的,有變化的,海洋世界包括主角都是有生命力的。”“讓大家感受到的不光是一種美,而是支撐你的世界觀或者你的表達。”
沉浸之旅:“IMAX最原汁原味的還原了我的表達。”
對于優秀的動畫電影,每一幀畫面都經過精雕細琢,每一個聲響都經過反復斟酌,而IMAX對于此類電影無疑格外適配:從超大銀幕到纖毫畢現的表現力,從亮麗悅目的色彩到精準強大的音響,無不助力滿格還原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從創作者的角度,田曉鵬認為IMAX不僅是視聽效果突出的“更高的體驗”,更是“回到體驗本身”。
在田曉鵬看來,IMAX的優勢絕不僅是銀幕更大,更亮麗鮮艷,而在于能“最原汁原味”的展現創作者的表達:“IMAX最原汁原味地還原了我想要的色彩,它該昏暗該沉浸的時候需要那樣的沉浸的顏色,那種灰調,但是當它絢爛的時候也足夠絢爛。并不是一味的亮麗就是最好的,一定要符合電影的表達。”
IMAX的沉浸感也是田曉鵬屢屢提及的關鍵詞。結合自己的觀影體驗,田曉鵬分析:讓觀眾更能入戲的沉浸感,并不僅僅因為IMAX可以呈現更多的細節,還在于有層次感的、恰到好處的克制表現:“這些東西(普通觀影方式看不到的細節)是要克制地推給你的,而不是所有東西都要撲面而來……我觀看IMAX的體驗就是,如果你想看細節你都能看得到,但是同時它給你更多的是沉浸感,沒有什么會喧賓奪主。”田曉鵬更這樣不遺余力地力薦IMAX觀影體驗:“我自己看好的片子一定要看IMAX,IMAX給我的感覺就是我會向喜歡電影的或者我身邊的人(推薦)!”
大年初一《深海》在全國IMAX影院靜待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