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湯慢
(資料圖片)
大年初四,《流浪地球2》的票房穩步上升,網上的好評也越來越多,因為畢竟是世界頂級科幻片,特效是頂級,光是太空電梯和空間站墜落的特效就值5星了,而此時電影才剛開始!
很多喜歡的網友都在網上刷:郭帆要留名影史了,這是開掛級發揮呀!
不輸好萊塢,肉眼可見的燒錢,可是這部定位在春節檔的科幻大片還是被張藝謀的《滿江紅》超了!
不是說《滿江紅》不好看,而是兩部電影的定位本不同,同樣是5億的成本,前者都給了流量明星和宣發,后者都給了特效和辛苦打工人;
而且球2近三個小時的時長,特效拉滿,全員開掛,如果按照一般商業電影的節奏,完全可以刪掉劉德華那條線,像《長津湖》一樣分為上下部,撬動100億的票房沒有問題,可是他們沒有這樣做;
郭帆仍本著《流浪地球1》控制成本,打造極致國產科幻電影的理念,甚至比球2比球1做得更好,可是還是遇到了一些列問題。
科幻電影的門檻
看完電影,還是有人對這部科幻片充滿疑惑,這里選擇幾個比較典型的問題,來說說科幻的門檻。
1、數字計劃和移山計劃的核心矛盾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一定要二選一,不能同時進行嗎?
說到這里不得不為劉慈欣手動點贊,可能看過原著的這一點都能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是整個《流浪地球》的核心理念;
接受采訪時導演郭帆也說,整部電影其實一直在思考人和技術的關系,而把這種關系的思考放在電影里其實就是一種人類面臨滅絕前的選擇題:
要么,擺脫肉體后永生;
要么,戰勝無窮困難和付出巨大代價后活下去。
最后是聯合政府選擇了移山計劃,所以數字永生就要斬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
2、空間站的襲擊到底是誰發動的?
答案肯定不是人類,如果人類最終選擇移山計劃,那么對里面的選擇和理由就是幾百年后的事情和當下無關,理所當然地也不會去選擇犧牲“當下”去制造襲擊;
再結合鏡頭一直給到的攝像頭紅點,猜測是人工智能迭代出了自己的生命,最后反過來給人類添亂。
3、數字計劃的細節到底是什么?意識的載體要怎樣才可以做到數據永存呢?地球都毀滅了,所謂的“永生”到底要怎么實現?
還有丫丫和月球危機的關聯;
當然,電影在最后的彩蛋環節給出了一部分答案,意思是這些都是Moss的手筆,早在14年前,它們就有規模地啟動了毀滅“移山計劃”的行為;
而且彩蛋部分也可看出Moss只不過是第三部的鉤子罷了!
當然很多問題肯定也會在第三部給出更確切的令人信服的答案。
很多人看了影片有疑惑,而很多科幻迷就覺得很符合口味,因為無論是數字生命,還是類似的缸中之腦這些科幻概念,在多年前的科幻電影中都有過介紹;
有些小朋友甚至連太空天梯都不知道是啥,所以看起來更需要腦補更費勁;
這也是為什么《流浪地球2》票房會被《滿江紅》拉開,相信隨著不斷上漲的好口碑,票房大漲指日可待,畢竟好的作品大眾都是看得見的。
流量和宣發
流量方面自不必說,相比《滿江紅》的陣容,《流浪地球2》演員陣容明顯遜色很多,全靠劉德華和吳京扛著,沒有流量演員。
還有宣發,找遍全網,我竟然沒找到一張像樣的關于球2這部電影的劇情圖片,大都是模糊不清的海報圖和發布會圖片;
最后小編還是從吳京的老婆謝楠那里找到了幾張拍攝的設備圖,看這設備就是很費錢的樣子,可惜并沒有詳細地后續介紹;
還有國外演員倪騰發布了一些自己拍攝時的照片;
除了流量和宣發,很多網友反饋球2還遭遇了排片不足的問題,一些18線城市竟然都看不到球2?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后期的推進還需要極大的改進。
非常奈斯的團隊
1月22日,演員寧理在網上說去年拍攝球2時,他的老父親生病住院,還勸他不要請假回來看他,因為那是個集體的創作。
如今電影面世,寧理的父親已經去世,作為兒子他百感交集,作為演員他又感覺自己無比幸運,能和這么優秀的團隊一起創作這樣一部佳作;
還有主動請纓的劉德華,他說:看《流浪地球1》時,他就非常期待可以和這樣的團隊合作,向郭帆爭取到角色后,他更是第一個進組報道。
“這是讓中國電影有了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題材。”
沙溢也是,他覺得《流浪地球》系列讓他產生了很大的民族自信;小編也被沙溢演的老兵打動,尤其是五十歲老兵出列那一段,是大部分人的淚點。
李雪健也在強調團隊的力量,并形容拍這個電影就像是攀登雪山一樣,正是因為團隊的努力,才能有這么優秀的作品和大家見面;
劉歡也再次為《流浪地球2》演唱主題曲。
可是在如今這樣的流量時代,如果《流浪地球2》達不到20億,回不了本的話,對電影行業無疑是一次重創;
按照郭帆的理念,好的電影就應該把把經費大頭拿在打磨細節和特效制作上,這樣的精良制作不應該被注重流量演員和宣發的電影打敗;
如果打敗了,只能說明中國的土壤不適合長出優質科幻的種子。
關鍵詞: 流浪地球2扛住了資本一波波轟擊 觀眾讓子彈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