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發布提名名單。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包括《正義回廊》《明日戰記》《神探大戰》《窄路微塵》《給十九歲的我》,其中《正義回廊》以16項提名領跑,成為本屆金像獎的最大熱門影片。
(資料圖片)
這些獲得提名的影片,代表過去一年香港影壇的成果。疫情陰霾之下,香港電影仍然在努力尋求生存和發展。從這份提名中,筆者看到了電影的創作爭議,類型片的創新和延續,以及新一代創作者的崛起。
01
《給十九歲的我》是香港影壇近期極富爭議的作品。影片剛剛獲得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三項提名,出品方英華女學校就發布聲明,宣布退出“最佳影片”的角逐。
這部紀錄片是英華女學校邀請導演張婉婷拍攝,聚焦千禧年出生的女學生。影片今年2月2日在香港公映之后獲得大量好評,但是影片的幾位“女主角”卻表示不滿。她們并不知道當初的訪談內容會制作成電影公映,片中甚至還包含偷拍的內容。影片由于爭議之聲較大,已于2月6日停止公映。
“偷拍”是紀錄片的常用手法,但一旦像《給十九歲的我》這般涉及到未成年人,就需要格外謹慎。雖說紀錄片呈現的是主人公真實的生活,可若是被拍攝者事先不了解影片發行方式,或不知道自己會成為影片的一部分,那必然會對被拍攝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影片正常發行造成影響。
《給十九歲的我》
《給十九歲的我》由張婉婷和郭偉倫聯合執導。兩位導演表示會繼續參加金像獎角逐,但張婉婷屆時不會出席頒獎典禮。
02
《給十九歲的我》退出最佳影片角逐,如果金像獎協會沒有補選之作,最有可能登頂的無疑是《正義回廊》。
犯罪片《正義回廊》改編自真實案件,講述了曾經轟動全港的“逆子弒親案”,案中主犯被控謀殺父母。這部影片在去年10月公映,票房已破4000萬港元,如今又是金像獎大熱門,一時風頭無兩。
當前的香港電影可以分為兩大創作領域:一是考慮內地市場的電影,在內地順利公映是這一類作品的創作出發點。另一個是放棄內地市場的電影,這一類作品的表達較為張揚,譬如《正義回廊》。
內地市場是香港電影的主要票倉,敢于放棄這個市場的影片也多是中小成本制作?!墩x回廊》主要的情節圍繞著法庭上的唇槍舌劍展開,劇情張力是吸引觀眾的看點。
《正義回廊》并不是唯一一部將表達置于市場之上的作品。之前的《手卷煙》《智齒》《叔叔》等影片,皆是如此。這些影片的創作者憑借有限的成本,關注著社會邊緣化的人物,描摹著灰暗深處的禁忌。
《正義回廊》基于前輩們的成功經驗,最終實現了商業小有所成,內容完整表達的雙贏結果。未來,如《正義回廊》這類以劇情取勝,針對香港地區觀眾的影片,可能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03
《明日戰記》《神探大戰》《還是覺得你最好》,各自獲得了11項金像獎提名。這三部影片代表著香港電影類型創作上的創新與延續。
科幻片一向是香港電影短板,《明日戰記》打磨五年才完成。最終香港報收票房8194萬港元,一度成為香港影史的華語片票房冠軍。影片在內地也斬獲了6.79億元票房?!睹魅諔鹩洝窞橄愀垭娪皡T乏的科幻題材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1項提名集中在技術類獎項,實至名歸。
《神探大戰》是犯罪片,這是香港電影駕輕就熟的類型。但是,導演韋家輝向來不喜歡模式化創作。《神探大戰》繼承了老港片的“癲狂”,也突破了以往犯罪電影里正邪分明的人物格局。劉青云也憑借《神探大戰》再度獲得影帝提名。
《還是覺得你最好》(港名《飯戲攻心》)是愛情片。這部影片既能夠看到以往《家有喜事》《八星報喜》等經典作品的影子,也能感受到在當前語境下香港人的愛情觀。
影片的表現手法稍顯“老套”,但人物關系的設置卻充滿巧思。影片中表演出色的黃子華沒有拿到影帝提名,是本屆提名中的一大意外。
三部影片在不同程度上做到了類型突破,表明香港電影人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仍然在求新求變。他們堅韌的創作精神,是香港電影賴以延續的“火種”。
另一方面,這三部影片在金像獎提名“大豐收”,也暴露了香港電影優異作品仍然稀缺。
香港多數商業片都有內地投資,合拍片往往要考慮內地檔期。疫情防控措施調整之后,2023年的香港電影或許會迎來更好的市場前景。
04
今年入圍“最佳導演獎”的提名者以青年導演居多。
林森(《窄路微塵》)、何爵天(《正義回廊》)是長片處女作入圍,《還是覺得你最好》是導演陳詠燊的第二部電影長片。三位青年導演要與韋家輝(《神探大戰》)、張婉婷、郭偉倫(《給十九歲的我》)三位資歷深厚的導演競爭。從市場反響和作品完成度來看,本屆金像獎青年導演勝出的幾率更大。
香港電影金像獎向來重視對青年導演的肯定,往屆的最佳導演獎的入圍者翁子光(《踏血尋梅》)、黃進(《一念無明》)、周冠威(《幻愛》)獲得提名時都屬于新人。
05
從這份提名名單里,我們同樣能看到香港電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鄭秀文憑借《流水落花》角逐影后,這已經是她第10個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老戲骨許冠文憑借《風再起時》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他曾經兩度榮獲金像獎影帝,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標志性人物。這些久負盛名的電影人,經歷了香港電影由盛及衰的過程,是香港電影過往時代的縮影。
導演韋家輝、演員古天樂、劉青云,現在依然是香港電影的“招牌”,這是電影人斷層的表現。身處一線的大導演和明星們,努力維系著香港電影的市場活力?!墩x回廊》的導演何爵天、《明日戰記》的導演吳炫輝、《窄路微塵》的導演林森等新人導演是風頭正勁的創作者,繼續書寫香港電影的新篇章。
【文/崔汀】
關鍵詞: 香港電影不行了金像獎提名正面回擊 香港電影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