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滿江紅》,票房破了41億,而這個春節檔最火的女演員,莫過于在電影中扮演瑤琴的王佳怡了。
王佳怡目前還在中戲就讀大三,與趙今麥是同屆同學。
(相關資料圖)
她平時不熱衷于直播和當網紅,反而一心精進表演技藝,很少在媒體露面,沒想到第一部電影,就讓她成為新晉“謀女郎”。
一鳴驚人的王佳怡并沒有飄,反而踏踏實實回去讀書去了。
她的成功和爆紅,一方面要感謝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另一方面,還要感謝導演張藝謀。
從王佳怡的成功中,我們能看到張藝謀電影中一類女性人物:風塵女。
挑女演員的時候,張藝謀就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反對整容,標準不是美艷,而是整體的“氣質”。
有時候,氣質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但在張藝謀的調教下,他電影中的“風塵女”卻都有一種沁人的美,以及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情操。
對風塵女的表現,根植在張藝謀的電影作品中,包含這次的“瑤琴”在內。
而且,看得出張藝謀對女演員的調教,是非常有經驗且成熟的,一代一代“謀女郎”的成功絕非偶然,我們將鞏俐、倪妮和王佳怡三人放在一起,或許能找到這種“必然”的共通之處。
01、飾演“小金寶”的鞏俐
1995年,張藝謀拍了一部名為《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作品。
這本是首童謠,但在這個標題下,張藝謀卻講述了一個女性的悲情故事。
從去上海的水生為主視角,故事講的,是風塵女小金寶(鞏俐 飾)的一生。
小金寶也是鄉村出身,在唐老大的追捧下,她成了歌舞皇后,也是舞廳的臺柱子。
在外人面前,小金寶風光無限,被萬人追捧。
在下人面前,小金寶也頤指氣使,甚是高傲。
但她的這種高傲,只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自卑和空虛的表象罷了。本質上,小金寶就是唐老大豢養的金絲雀。
她沒有人身自由,更沒有情感自由,雖然美得不可方物,但卻只能成為唐老大的玩偶。
表面的風光無限,只是她依附于唐老大權勢,在亂世求生存的幻象罷了。
本質上,小金寶是善良的,雖然有“風塵女”的標簽,但她美得不可方物,又純粹得像沒有經歷過世事。
在鞏俐的表演下,小金寶的一顰一簇,一個笑容,一滴淚水,都美到了極致。
但她越美,就越顯得殘酷,因為如此美好的人,卻沒有任何自主權。
相信人性本善,是她的軟肋和悲劇所在,所以當她以為宋老二能給自己真情的時候,她毫無意外地被欺騙了。
唐老大在牌桌上戳穿宋老二的陰謀,同時他們的私情被揭露的時候,鞏俐的表演來到了全片的最高潮。
她夸張地笑,笑容里滿含淚水,淚水中醞釀著無數的心酸和苦楚,但她又不得不笑,因為眼前這個她百分百信任的男人,竟然可以隨時出賣自己,辱罵自己。
聽著宋老二的控訴,小金寶無可奈何地唱著自己的小曲。
也許她終于看透了人性,看透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可與其他導演淺嘗輒止不同,張藝謀在這部影片中的“風塵女”,早就有了現代女性才具有的獨立意識。
最后,她惦記著六叔,惦記著因自己被殺的小寡婦,也為了自己的自由和命運,為了自己的感情和追求,獻出了生命。
影片的結尾,小女孩阿嬌或許接替了小金寶的位置,成了下一個“小金寶”,但在小金寶身上,我們看到了個體對強權的反抗,看到了即便有著那時候并不干凈標簽的“風塵女”對父權的反抗。
即便這代價是生命,那又怎樣?
此刻的小金寶,比唐老大,比宋老二,比影片中的任何一個男性,都更有力量。
因為這個角色,飾演小金寶的鞏俐也廣受關注。
尤其是拍桌表演那一段,堪稱“教科書”級別,在拍女性方面,張藝謀當時的功力,已經超過了全國大多數導演的水平。
02、飾演玉墨的倪妮
《金陵十三釵》是倪妮的第一部電影。
“謀女郎”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不少一舉成名的“謀女郎”,與張藝謀合作的,都是第一部電影,倪妮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說小金寶,還介于“舞女”和“風塵女”之間,那倪妮飾演的趙玉墨,則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風塵女。
不過作為觀眾,我們都會驚訝于倪妮,一個剛在大銀幕出演風塵女的女孩,為什么能將這樣一個女性,演得如此風情萬種,美到窒息。
首先,當然歸功于張藝謀導演的選人眼光,倪妮就是那種整體氣質很強,自帶嫵媚氣場的女演員。
即便媚骨天生,也要有人發現,而張藝謀的眼睛,就發現了這樣一位好演員。
至今為止,在12年間,倪妮拍攝的所有電影作品中《金陵十三釵》是口碑最好的。
這也從側面看出,張藝謀導演在調教女演員方面的經驗和能力。
另一方面,是倪妮本身的演技很不錯,尤其是那種嫵媚中帶著清純,風塵氣里又透出十分真摯的氣質。
她雖從事風塵行業,但卻是個高尚純粹的人。
悲劇的人生或許不由她主宰,但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圍內,趙玉墨做到了很多男人都做不到的選擇。
玉墨,不同于任何一位張藝謀電影中的角色,甚至不同于任何一個《金陵十三釵》中的角色。
從她出場的優雅淡定,從容恬靜,到她第一句英語臺詞的高級和流暢,觀眾就能感受到這個人物的魅力,以及她身上的戲劇性。
《金陵十三釵》有一個充滿爭議的設定,那就是將從古至今地位一直不高的“風塵女”與“女學生”擺在了一起。
當她們走進教堂的時候,雖然學生們艷羨她們的美,卻都嫌棄她們的身份,女學生們不讓她們進去洗澡,便是受了傳統規訓下道德優越感的影響。
而在李教官保護女學生的時候,玉墨人性深處的善意,就體現出來了。
她沒有其他人一樣的尖酸刻薄,而是兩次提到“將門打開”,來救女學生們。
當她得知學生們要被日本人叫去,唱一首永遠都唱不完的歌,她帶頭做出了犧牲自己的決定。
就是這些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人,在巨大的災難面前,卻展現出了超強的同理心,或許她們在學生的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也或許她們本就是一群更為高尚,只是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從事這份職業。
風塵女們說,“賤的貴的都是命。”
玉墨在做出抉擇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值不值得,而用生命去拯救與自己毫不相干人,絕對是這世間最大的善意和同理心。
在張藝謀的鏡頭中,風塵女孩們集體赴死的鏡頭,被拍得異常美。
這大概代表著她們高尚無比的道德品質,也揭露著衣冠楚楚之下,那些擁有道德優越感人們的偽善和懦弱。
這是趙玉墨這個人物最大的內核,也是倪妮之所以能憑借這一個角色,就穩坐電影咖,隨后一部接一部大片的原因。
比起90年代張藝謀鏡頭中的“風塵女”,這部《金陵十三釵》里風塵女的格局,已經進一步打開了。
比起小金寶為自己命運的抗爭,為了拯救別人而獻身,是一種更值得歌頌的高尚。
即使因為命運淪落風塵,卻依然沒有失去對人性善的向往,對待始終用有色眼鏡審視自己的人們,玉墨能以德報怨,這讓她周身散發著一種與眾不同的光輝。
偽君子,未必就比風塵女高尚。
張藝謀導演用這部戲,狠狠扇了世俗一個耳光, 也給了倪妮一個大好前程。
03、飾演瑤琴的王佳怡
《滿江紅》中,瑤琴是最特殊的一個人。
她既是整個計劃中最軟弱的一環,卻又是整個計劃最堅硬的一環,因為她是自愿參與到這個計劃中,并付出了兩個閨蜜犧牲生命的代價。
瑤琴本可以在張大執行任務過后,以寡婦的身份過完這一生,但卻非要成為其中意外,但卻起到關鍵作用的一環,說明在這個風塵女心里,家國情懷比誰都重。
為什么?
張大是岳家軍的一份子,為岳飛報仇,是刻在他骨血里的責任。
孫均良心未泯,加入到計劃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走投無路。
但瑤琴不同,弱女子的身份可以作為在亂世生存的庇護,即便張大因此而死,自己也不必去陪葬,更不用經受道德審判,因為她本身已經因為“風塵”的標簽被審判地足夠多了。
所以,唯一能解釋瑤琴一如既往奔赴計劃的原因,便是家國大義。
甚至于,在張藝謀導演的視角下,可能整部戲,瑤琴才是那個最重要的核心。
因為她遭受了最多的暴力,目睹了最親的人離開,并成了刺殺何總管的唯一一環。
女性為了國家可以舍命,這從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開始,大家就了解了。
但一個風塵女,可以為了不相干的人和事,可以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大義赴死,這對女性,尤其是風塵女形象,絕對是一次前所未見的升華。
瑤琴纖纖玉指拿著匕首的鏡頭,在番茄君看來是絕美的。
而王佳怡本身的單眼皮,丹鳳眼,吊梢眉,高顴骨,是具有典型東方骨相和氣質的美人。
張藝謀導演的眼光,再一次得到了認證,而這也恰恰是王佳怡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在片場,張藝謀經常給王佳怡做演技指導,比如她有一個習慣性撩頭發的動作容易打斷表演節奏,張藝謀發現立馬叫停。
面對一部40億體量的大銀幕作品,初出茅廬的王佳怡表現堪稱完美,在一眾老戲骨和大明星之間,絲毫不露怯,可以說有成為新一代謀女郎,甚至一線女星的潛質。
而相比小金寶和趙玉墨,瑤琴這個形象,比起以往的“風塵女”,又進了一步。
從對父權男權的抗爭,到對無辜人命換命的救贖,從對其他生命的珍視,到對家國大義的表達,張藝謀電影中的“風塵女”,也在一步一步完成進化。
將鞏俐、倪妮和王佳怡三代謀女郎放在一起,無論是她們“風塵女”的共同身份,還是在電影中的演繹,亦或是角色本身體現出的意義,都能充分反映出,張藝謀對女演員的選角眼光和教授能力。
演技這東西,有天生的成分,但導師,特別重要。
一個會教演員的導演,是很難得的,這不僅僅在名氣或作品層面,哪怕對演員本身,也有一生的影響。
從鞏俐章子怡到周冬雨王佳怡,“謀女郎”在中國一線女星的地位,是很高的。
我們也希望,這樣的女演員能越來越多,對中國電影,絕對是好事一件。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一一)
關鍵詞: 將風塵女鞏俐、倪妮、王佳怡放一起看 張藝謀真會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