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一直有個“偏見”。
【資料圖】
不會飆臟話的演員,演技再神,也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比如這一幕,今天在Sir腦中久久不能散去。
鮑起靜和吳耀漢。《僵尸》中飾演一對老夫妻。這晚,幫老伴試衣服時,老頭忍不了了。用粵語最臟的臟話,罵著隔壁“黑心”的鄰居。別說什么飛機大炮,連原子彈都搬出來了。
老伴兒也受不了。
只見鮑起靜手一緊:吳耀漢立刻肩一縮,手指一收,打了個顫。
鏡頭拉遠。
剛剛那個懟天懟地的大老頭,馬上就變成怕老婆的小慫人。
Sir當時就想,一個男人怎么能把臟話講得那么日常,又那么討喜。而且明明整部電影最恐怖的……
就是這張臉啊:
是的,今天要聊聊這個近日華語電影圈失去的男人。
演員吳耀漢。近日被家人在社交群組里確認去世,享年83歲。
相信悼念的文章會有很多。Sir不貪心,也無意盤點他演員生涯有多偉大。
只想借他聊清楚一件事:
從讓你笑,到讓你怕。老戲骨是怎樣在日積月累中,把一張臉雕琢成充滿魔力的“作品”。
01
豆瓣上,吳耀漢的詞條下,參演作品足足161部。
《半斤八兩》、《發(fā)錢寒》、《奇謀妙計五福星》、《快餐車》、《神勇雙響炮》、《滾滾紅塵》、《超級學校霸王》、《狄仁杰之通天帝國 》 、《僵尸》、《港囧》等,也有自導自演之作《慌失失》,更曾以《奇謀妙計五福星》和《飛越黃昏》兩度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這張臉,也肯定能喚起你的記憶。
就算是00后,估計也眼熟:一直被傳是《熊出沒》光頭強的原型。
(當然辟謠了)
80年代香港平民喜劇最輝煌的時候,他穩(wěn)穩(wěn)占據(jù)一席之地。
香港喜劇導演李力持就曾說:吳耀漢的喜劇成就完全可以匹敵許氏兄弟。他的‘冷面笑匠’演法區(qū)別于之前新馬仔和梁醒波,影響了星爺(周星馳)、達哥(吳孟達)、王晶和我。他代表了一代人的喜劇風格,很難得。
但與大眾印象較大反差的是:吳耀漢妥妥“學院派出身”。家境很不錯,父親是香港九龍巴士及九龍殯儀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是吳家眾多子女(16個)中的老8,兒時受的是標準精英教育,15歲就被送到英國伊頓公學求學,大學學的是牙醫(yī)專業(yè)。但他的生活并不似外人對富二代想象的那般精彩。
吳父有四房太太,他是二房最小的孩子,生母在他7歲時就過世,在家里飽受冷眼。
他在采訪里說:媽咪死后,我歸大媽管,但她一點都不疼我,好冷漠。其他兄弟姐妹對我也不好,我得不到任何照顧。7歲就寄宿,就算周末可以回家,我都寧愿留在學校釣魚。學醫(yī)只一年,吳耀漢就肄業(yè),轉(zhuǎn)到英國咸斯特戲劇學院攻讀戲劇課程,畢業(yè)后演過4部BBC的電視喜劇片。還在卓別林的影片《香港女伯爵》里跑龍?zhí)住?970年,他回到香港,終于投身到他喜歡的演藝事業(yè)。
一開始做喜劇節(jié)目,《雙星報喜》做幕后,后來跟著許氏兄弟演喜劇。第一個出場的角色是“掃黃警察”。前腳剛抓到主角在賓館嫖娼,后腳自己也被在酒店抓奸。
人前義正言辭,人后偷雞摸狗。吳耀漢本人長得就非常“卡通”,標志性長臉,比許冠文那張飽受委屈的社畜臉更有辨識度。《半斤八兩》之后,從此他便在喜劇路上嶄露頭角。
02
八十年代,吳耀漢出演多部經(jīng)典喜劇。《八喜臨門》《表哥到》《智勇三寶》《神偷妙探手多多》和《五福星》系列……
嶄露頭角的一個角色:
《奇謀妙計五福星》的“排氣管”。
絕對將香港市井小混混演活了。不算太壞,但非常市儈,還頗自得其樂。他的“奇謀妙計”是偷車。
偷車第一計。
他蓋上毛巾偽裝,一邊假裝打掃一邊偷偷撬下車窗。
偷車第二計。
利用自己小三輪的尾氣給黃色氣囊充氣,直到車子被頂起來,一裝一卸,車輪就給拆下來了:
輕便版千斤頂。
哪知出師不利,撬的這個車是警官的。阿sir一抬槍嚇唬,他也抬起手來“警告”,姿勢頗像拿槍。但走到阿sir面前,又變成嬉皮笑臉,小人物的“能屈能伸”,被他拿捏到了精髓。
還有成龍主演的《快餐車》里有一經(jīng)典名場面。吳耀漢客串的精神病笑看成龍元彪拋錨。兩人為了解決問題在路上爭吵。
吳耀漢瞪著眼睛“天真的”眼睛吐槽:
然后三句兩句給倆人出了個主意,并認真地教他們:神經(jīng)和笨根本是兩回事,知不知道,笨豬。
發(fā)現(xiàn)沒:
吳耀漢的角色喜感的來源不是由“蠢”引發(fā)的笑料,相反,是由聰明引起的。
《衰鬼撬墻角》里,他怕被老婆發(fā)現(xiàn)嫖娼,利用房子的空間設(shè)計來了個小空間躲避戰(zhàn),最后聰明反被聰明誤,讓朋友借機報復踩到浴盆里不說,還被逮個正著。
就連《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里,他演韋一笑,都得在殘忍吸完血后自作聰明皮一下。
(讓老大吸他屁股上的傷口)
演這種聰明圓滑的喜劇人物,他信手拈來。
直演到成為80年代最成功喜劇演員之一,片酬曾達到單部100萬港幣,也愛置業(yè),香港的別墅拍一部戲買一棟。“當年清水灣、西貢別墅約100萬,我拍一部戲買一棟,租給飛機師”。90年代,吳耀漢開始減產(chǎn),過半退休生活。
2013年正式復出主演麥浚龍執(zhí)導的《僵尸》。和以往的喜劇角色都不同,這次他飾演的冬叔,從毒舌的老頭變成了怨念頗深的僵尸。但還是被他演出了一些喜劇色彩。
當冬叔還是人類時,他穿著胖街訪的碎花旗袍,縮著膀子,不停歇地吐槽街訪的肥胖身材。
這是這部片少有不涉及生死的時刻。
到晚年,他也能在疾病折磨中笑出來:
“如果有個角色是個臥病在床的病人,又會講笑話,可以找吳耀漢。”
03
2019年,吳耀漢透露自己患上腎衰竭。
近年來,他需每天洗肚(腹膜透析)四次,聽力也嚴重下降,不過并沒有真正停工,內(nèi)地的網(wǎng)大,香港的電影和劇都有客串過。今年上映的《風再起時》,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演杜鵑的父親。
吳耀漢這一生,都是個倔強的人。
19歲時,不顧家里反對,跟外籍老婆結(jié)婚,氣得富豪老爸給他斷了生活費,只得在國外打工自食其力。
當時他憋著一口氣:你睇死我,向我挑戰(zhàn),咁做人一系就輸,一系就贏,一系克服困難向前行,呢個系我人生好寶貴經(jīng)驗。
寧愿自己受窮吃苦,也不愿向老爸低頭。
甚至因為沒錢買機票,錯過了見老爸最后一面。直到年紀漸長,婚姻失敗,他才理解了父親。人到晚年,他還是不服。
以前,不服“父”,現(xiàn)在,不服“老”。
晚年吳耀漢不愿佩戴助聽器,非被老婆強迫買了,也只戴一只,直到兩只耳朵都快聽不見了才戴了兩只。
他知道自己老了,可還是想跟這個世界耍耍小聰明。
我們當然可以煞有其事去分析他的表演:
喜劇與悲劇。
諧星與老大。
小人物與大魔王。
吳耀漢的演員生涯貫穿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里各種火爆的類型,不斷豐富他演技庫里的“十八般武藝”。可老戲骨最珍貴的地方永遠不是技術(shù)。而是在他所有角色,在他這張臉上。
你一眼就能看見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變與不變。
變,是作為一個渺小個體,翻滾的浪潮必然在他身上留下痕跡。比如時間,比如潮流,比如名利場翻臉不認人的殘酷......
不變。則在于渺小如他,依然盡力用每一個角色,保留他與世界之間那道微小的縫隙。
在Sir看。
吳耀漢演的始終是兩個字:“不服”。
就像他演的小人物一樣,通奸會被抓,干壞事終有手銬在前面等著。但他總想老慢一點。就像他對鏡頭豎過兩次中指。一次,幾十年前他演“排氣管”時,從小三輪車上忽然冒出來。不放大都看不見。但依然在風中耀武揚威。
另一次,是晚年吳耀漢拍過的一張照片。面對鏡頭,畫面正中:
對。
我是老了。
但我不認輸,所以我也沒輸。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北野武術(shù)大師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