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期檔的開端,剛好也是《乘風2023》的尾聲,在一系列新劇打響假熱搜之戰時,屬于熟齡姐姐們的女團舞臺,仍舊是綜藝圈一枝獨秀的存在。
(相關資料圖)
姐姐的PK之戰,也進入五公半決賽階段,離成團夜只有一步之遙。
按新規則,三大聯盟的姐姐要給出三個團秀,三個雙人混搭1V1PK秀,以及三個同曲不同風格的單人秀,規則花樣是第四季公演里最多的一次。
效果,也是第四季公演里最讓人驚喜的一次,上半場已放出的四個舞臺,平均水平與給出的創意搭配、設計,可能也算是第四季已播公演里的之最。
在團隊組合上,觀眾們總算迎來了姐姐們跨聯盟的混搭,陳嘉樺聯盟的芝芙混搭劉逸云聯盟的謝欣,謝娜聯盟的alin混搭陳嘉樺聯盟的徐懷鈺。
新晉華語歌后alin與平民天后徐懷鈺的跨時代合作《不要再孤單》,給足了觀眾看點,沒有舞蹈加成,兩位姐姐卻靠娓娓道來的歌聲呈現濃郁的感染力。
“平民天后”徐懷鈺終于回歸了自己應有的水準,清澈透亮的音色如山間清泉,像好友訴說著最美的陪伴,這位開局翻車的姐姐,亦完成自己的自我修復。
也許她不是第四季最具魅力的姐姐,卻是目前最勵志的姐姐。
新晉華語歌后alin醇厚的低音自帶混音效果,她的歌聲像一本寫滿故事的書本,翻開即讓人沉醉,與徐懷鈺的清澈搭配起來,便是完美的“陪伴”型組合。
不過,如果要評出五公上半場的“王炸”,相信大部分觀眾都會選擇劉逸云、曾可妮的雙人舞臺《I‘m Not Yours》,以及謝娜聯盟的《入畫江南》。
《I‘m Not Yours》是視聽盛宴。
劉逸云、曾可妮的《I‘m Not Yours》是全場最具1V1觀感的雙人舞臺,兩位既是默契的搭配又是同臺競技的對斗,齊舞時配合默契完成度極高。
solo時又各自開大。
曾可妮上演高難度動作串聯,專業愛豆駕馭高難度舞臺就是這么輕輕松松,甚至還如她所說的一樣,遇強則強,比過往在謝娜聯盟團隊耀眼太多。
二代團ACE出身的劉逸云在專業愛豆基礎上又多了一重OG加成,密集地舞蹈動作在她的掌控下看起來輕松瀟灑,既有力量感,又松馳自然,看起來極度舒適。
兩位姐姐齊舞與SOLO的銜接亦相當絲滑,而且,不知是兩位姐姐加入的X-part還是節目組原本的設計,她們還有一個很亮眼的高難度互動:傳帽。
劉逸云SOLO的帽子由曾可妮擺完POSE后隔空交接過去,扔取動作默契精準,不是專業姐姐恐怕很難在現場表演中抗著壓力穩定發揮。
但兩人不僅完成了,甚至還挑戰了更難的空中舞蹈,水晶吊籠從天而降,姐姐們在無安保措施的情況下登空表演,看得觀眾心驚肉跳,又驚艷不已。
當雙A成員遇上能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創意,出色的表現力與能給出驚喜的小設計就是絕配,“王炸”效果順勢而生,這個舞臺是能讓觀眾反復刷看的存在。
事實證明,專業的唱跳,真的很耐打。
美中不足的是劉逸云仍舊沒逃過節目組的“丑衣服”魔咒,寬松套裝將腰部弄的略顯凌亂臃腫,吃掉了不少局部動作,否則效果應該會更加驚艷。
謝娜、賈靜雯、朱珠、劉雅瑟的《入畫江南》,則是視覺大賞。
《入畫江南》原本是五公最不被期待的舞臺,在選歌階段,《入畫江南》便人氣極低,只有盧靖姍姐姐有興趣挑戰,甚至姐姐避之不及。
因為它幾乎集齊了浪姐舞臺所有不占票數優勢的元素:慢歌、慢舞、原曲相對傳唱度低、曲風特色很挑人。
盧靖姍姐姐最初喜歡《入畫江南》,主要是因為她很想嘗試中國風,但考慮到是團隊作品,她還是果斷放棄,跟著隊友們選了另一首《星光派對》。
《入畫江南》就這成了全場唯一一個無隊伍愿意選擇的作品,最終被分給謝娜聯盟,更有“雪上加霜”那味兒,因為這個隊伍還有位走中性風的劉雅瑟。
而且,謝娜聯盟要將唯一的唱將alin分出去挑戰雙人、單人舞臺,能參與團秀的姐姐里沒有一個大VOCAL,這對慢歌來說很致命。
直觀來看,這一組之于《入畫江南》幾乎全是短板。然,最不被看好的《入畫江南》,卻成為五公上半場最大的黑馬。
整個舞臺緊扣一個成功秘訣:唱功不夠,國風管飽。
僅拼音樂競爭力的話,這組選曲與團隊唱功都在漏風,但若拼美與中國風韻,卻正好踩在部分姐姐們的優勢上面,這一組的姐姐,基本都是高顏值女神。
且還擁有朱珠、賈靜雯兩位自帶風情的氣質美女,她們站在那里,就是最美的國風畫卷,配上傳統韻味十足的動作,人一舉一動皆是視覺大賞。
外形風格不那么古風的謝娜亦表現不俗,觀感越來越柔,看起來很危險的劉雅瑟更是驚喜看點,剛柔并濟的旗袍美人,反而突顯了她的女性美。
不得不說,能拿到影后獎杯的女明星,可塑性的確夠高,她可能會有失誤,卻同樣能撐起王炸舞臺,從一公的“油膩”到五公的驚艷,逆襲已經完成。
芒果節目組的神級舞美,也終于在《入畫江南》舞臺回歸,煙雨竹林如畫江南被搬上舞臺,優雅寧致,既有屬于江南的朦朧美,又有屬于古典的高級美。
特色十足又恰到好處的舞美,將姐姐們的魅力襯托到極致,從這個舞臺也可以看出,舞美之于團體舞臺,不能嘩眾取寵,卻也同樣不能平淡套路化。
《入畫江南》的成功,至于有三分之一要歸功于舞美與姐姐們的相輔相成,能抓住音樂精髓又能成為陪伴姐姐們的綠葉,往往可以達到翻倍的舞臺效果。
有熱烈的《I‘m Not Yours》與絕美的《入畫江南》坐陣,再加上悅耳的《不要再孤單》,五公上半場基本能符合觀眾對浪姐的訴求。
從上半場的精彩也能看出,實力與創意,永遠舞臺效果的最佳保障。
《I‘m Not Yours》的成功,曾可妮與劉逸云本身的雙A水準是基石,正是因為她們基本功與舞臺表現力專業,才能輕松駕馭唱跳舞臺的原始魅力。
就像四公舞臺的《閉嘴跳舞》,三位姐姐僅把唱跳做好,便能碾壓全場,女團舞臺,要唱也要跳,要么專業,要么努力讓自己接近專業,才能拿到精彩的起點。
在專業的基礎上再挑戰高難度,驚艷也順勢就來了。
但有時候,只有專業沒有絲滑的編舞也會影響舞臺型高手的發揮,就像芝芙與謝欣的《swing》,唱是兩位姐姐的短板,她們的優勢在跳。
可惜,編舞過度追求高難度效果,卻忽略了風格設計是否與姐姐個人特色貼合、銜接是否絲滑有感染力,最終便讓舞臺顯得有點不上不下。
完成度是高的,驚艷值卻略有遺憾。
幾乎所有觀眾都會認可芝芙與謝欣很努力、跳得很專業,但同時也會覺得這個舞臺沒有特別打動人的地方,唱得不夠有感染力,跳的又有點無主題。
短板遠遠比《swing》多的《入畫江南》在這點就做得很好,這成姐姐們的唱跳都不拔尖,卻在視覺與韻味下了苦功夫,揚長避短,反而贏得出圈。
但整體來看,上半場的遺憾遠遠低于驚喜,希望下半場節目組與姐姐們繼續發力,讓五公水準保持下去,期待給觀眾帶來浪姐最高質量的半決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