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終于出現了,我龍姨首次登臺演唱,會和大老師、彭磊怎么碰撞互懟?
還有布衣、火星,民族風情瓦依那,本季最重要一期,必須追起來。
建議大家看純享版,本期嘉賓尬聊浮夸,全程空洞,根本不值一聽。
(資料圖)
估計是怕被質疑內幕,馬東專門強調了真實,還把后臺調音和舞臺轉場都袒露給大家看。
好聲音停播已經留下了陰影。
照例按照本人喜好排序,后面復活賽一并閑敘。
No.01:二手玫瑰,《伎倆》
就像他們自己說的,確實老了,要始終保持少年感,確實不容易。
沒選擇《仙兒》《命運》《瘋狂外星人》,還算是講武德,不過也離《仙兒》不遠了。
嗩吶一響,黃金萬兩,本季冠軍預定,小丑裝扮、反叛歌詞,戲謔臺風,爐火純青的演奏,水乳交融的默契,奇裝異服,卻又毫無違和感。
看過二手的紀錄片,梁龍在臺下其實非常嚴厲和理性,對舞臺背景、燈光,音樂配器、旋律、節奏、音色要求其實非常高。
已經是活通透的人,臺下做事,臺上做戲,搖滾和二人轉交相契合,團員們自在隨性,都是幾十年混飯吃的活計,那還不手到拈來啊?
確實精彩,忍不住重聽了幾遍。
渾然天成的作品,幾乎無需在樂理和配器方面做出任何分析。封神就完了。
No.02:裁縫鋪,《水漫金山寺》
重新詮釋解讀白蛇傳神話故事,結合了電影《青蛇》,加入粵語和國語臺詞,電子樂中融入了木魚、串鈴、琵琶、木笛等傳統民樂,頗為新穎。主唱很忙,鍵盤、木魚、吉他,一邊唱歌,還表演了一套降妖除魔的動作。
歌詞從歌頌愛情,到最后落腳善惡有報。
確實是像裁縫一般剪裁融合各種風格,然后卻被淘汰了。我個人猜測是現場表演有些拉垮,太多的元素匯集,像是后期貼上去的錄音版,現場版可能效果不太好。
或者就像劉相松的南無一樣吧,大家可能對這種采樣然后融合的風格不太喜歡,總覺得少了些新意,或是原創性?
后面復活賽也未能成功,再多積累些作品吧,起碼多了我這一個新樂迷。
No.03:聲音玩具,《沒有人比我們更能夠接近對方》
回鍋選手,上次快速被淘汰,幾乎沒刷到存在感。
這次豎琴直接懟上來(慨嘆一句福祿壽,唉),生怕臺下觀眾覺得不高級。話筒架上潔白水仙,溫暖黃白環境光,氛圍感瞬間拉滿。
充分吸取上次教訓,選了一首抒情慢歌,也是貼近現場的努力。
聲玩也沒有直接懟鼓點帶節奏那種硬派搖滾,電子樂的氛圍音樂又怕觀眾聽不懂,干脆唱一首情歌,好歹雅俗共賞,主唱歐哥主打一個高貴優雅,英國紳士范。
這首歌算是工整地完成了,中間從豎琴、吉他、聲線,都控制得很穩。
我原本以為,在綜藝舞臺上,大家更偏愛九連真人、刺猬、布衣這種硬懟的。沒想到聲玩這首慢歌居然也得到200多分,說明我低估了現場樂迷的鑒賞能力。
No.04:布衣樂隊,《喝不完的酒》
28年的老樂隊,搖滾老炮,內心無比淡定。
想起刺猬、新褲子、重塑、痛仰,嫻熟、瀟灑,沒有舞臺上的生疏感,更沒有參加比賽的緊張。
曲風和臺風也都是古早風格,老樂迷可能還有一份情懷,對新樂迷來說,可能會感覺老套、土搖,不夠新鮮。
事實也的確如此,曲風就是傳統朋克,樂隊四大件一起往上懟;歌詞也是《朋友的酒》《干杯朋友》這一套,喝也喝不完的酒,燥也燥不完的情,搖也搖不完的滾。
臺風肯定穩健,老炮的經驗不是蓋的,現場拿捏得明明白白,樂器逐個solo,現場鋪鼓互動,Funky最后玩鬧。
64歲的日本鼓手Funky有一部專門的紀錄片,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在日本已是專業鼓手,90年代到北京,偶然結識黑豹、張楚,從此在中國滾圈廝混。
嘉賓自然是敬老尊賢,都是一陣吹捧。但是主唱吳寧越看得很清楚,這就是一種老范兒的搖滾。
搖滾精神本身就是反叛和突破,哪有什么正不正?大張偉也是在客套了。
情懷歸情懷,布衣的風格偶爾聽聽可以,但確實不一定能引導當下。
不停巡演四處奔跑的樂隊生活,也是看上去美好,很多樂隊走不起來,很多樂隊流離浪蕩,最后也黯然退場。
布衣的幾位代表著某種理想主義,自然能感動高葉。不過真的身處底層,決定堅持之前,還是要多考慮考慮。
No.05:瓦依那,《田歌》
敲擊鋤頭,頭綁布條,口銜樹葉,農耕美學結合現代搖滾樂,算是一大創新。
臺灣省有林生祥交工樂隊,前面有張尕慫,瓦依那融合了田園、山野和廣西的地域元素。若能凸顯出自身特色,肯定能抒發大眾回歸田園的情懷。
目前看,突破的膽量還不夠大,鋤頭、樹葉、呼喊,都是不錯的獨特元素。但是在配器、編曲和歌詞方面,仍然沒有完全脫離現代搖滾的范式。
想一想交工的《菊花夜行軍》,完全置身于落魄花農的狀態,什么時代、什么社會全然不顧,今夜我就想醉倒在菊花叢中,就想同我的花兒們一起,像握住掃帚一般握住混跡塵土的潦倒生活,因為這是我的生命,我最獨特的體驗。
那才是最純正的范兒,從陶淵明一脈相承的搖滾精神。
No.06:八仙飯店,《吞吐》
之前已經有點流行度的一首歌。一掃前面兩支樂隊的復古老派。后搖、迷幻、Loop、小敲小打,漂亮女主唱一口甜美的英文。
聽上去舒適愜意,依稀有小紅莓的味道,可以在夏夜露天酒會上做背景音樂那種后搖樂隊。
但是要說能主導全場,彰顯個性,確實少了點新意和爆點。
No.07:火星電臺,《陸垚知馬俐》
都是幕后大咖,現在有了名氣,于是也到幕前來走一走。
這樣在各個領域都是翹楚的樂手和制作人,湊在一起,能不能出彩,就看幾位的個性能不能契合。
樂隊需要一種團魂,有團魂,樂隊的作品才有個性鮮明的靈魂,否則就是個助唱伴奏樂隊,誰都可以上去唱兩句那種。
正面例子就是重塑、馬賽克,反面例子就是MATZKA。
火星的主唱個性比較鮮明,前采就看得出來,同馬賽克夏穎一樣活躍和令人討厭,不過是在可控范圍內的討厭,哈哈。
畢竟是成熟的制作人,比起喝酒發瘋的夏穎還是穩定不少。
但是這首歌,真的不怎么樣,歌名就是一部電影,歌詞就是淺白的愛情嗟嘆,實在看不出有什么團魂,幾位優秀樂手淪為伴奏樂隊,一聲嘆息。
感覺被淘汰也沒什么遺憾,但是這一季幼兒園水平的太多了,火星電臺畢竟在演奏方面還是嫻熟專業的,所以還能再撐幾期。
No.08:和平飯店,《在時間的答案里》
熟悉的臺灣樂團味道,草東、告五人既視感,但是也還是具備一定水準的。
也不知道節目組怎么給剪一段然后淘汰了。純享完整版也還沒出來,需要聽聽再說。
No.09:靈魂沙發,《love song》
還處于模仿國外風格,努力練團階段的學生樂隊。和聲倒是還不錯,主唱隱約有蔡維澤的模樣。其他的,就繼續練練吧。
不過樂夏這種完整一首歌都不給剪出來的做法確實不對。
【復活賽部分】
一小時即興創作,確實考驗積累和水準。
九連真人應該是已有作品改編。熟悉的失真吉他和方言開場,阿龍急智歌王,阿麥小號奏出變調的主題旋律,順便懟米未,有水平,接下來去更大的舞臺吧,繼續積累創作,加油!
裁縫鋪,確實是即興創作,平時練團的小玩意,還可以再積淀積淀,同時風格也更適合錄音棚里的精細謀劃。
鳥撞,就拿著一句歌詞各種奏樂,樂器一陣強懟,主唱彈舌、鼓手直接把鼓踢翻了。看來也是不想被定義,被比較。
八仙飯店,簡單變調,即興寫了段英文歌詞,整體沒有跳開自家的拿手風格。樂手們配合不錯,嫻熟穩定,女主唱越看越有風格,逐漸喜歡上,最終晉級,看來現場樂迷和我們一樣。
下期開始進入各種改編翻唱比賽了,繼續看熱鬧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