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沒有看到《第八個嫌疑人》這種改編自真實事件,卻又極具風(fēng)格,反類型的警匪片了,上一次有這種暢快淋漓的感覺還是同樣取材自真人,再經(jīng)過大膽想象編織出的一部警匪片佳作《樹大招風(fēng)》。
兩者還有一點比較相同的是,都把故事的側(cè)重點放在了反派身上,沒有簡單地符號化“壞人”,而是有血有肉的塑造人物的性格,展示他的心路歷程。
以至于看到最后,每個觀眾都會產(chǎn)生一種復(fù)雜和矛盾的情感走向,在道德與法律層面對反派的譴責(zé)與痛恨,而在人情角度又會有同情和惋惜。看完你會發(fā)現(xiàn),大鵬飾演的劫匪主謀陳信文,值得今年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獎,當(dāng)然本片也被提名金爵獎最佳影片,足以見其質(zhì)量。
(資料圖)
本片改編自建國后最大的武裝劫鈔案。電影的故事發(fā)生于1995年,廣東某地發(fā)生一起大型武裝劫鈔案,5名蒙面匪徒武裝劫持運鈔車,槍殺三名押送員,劫走1500萬現(xiàn)金,當(dāng)時1500萬的購買力差不多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3個億。
很快,案件就告破,5名劫匪相繼落網(wǎng),而經(jīng)他們供述還有兩名主導(dǎo)本案的劫匪,陳信文(大鵬 飾)及其堂弟陳欣年(孫陽 飾)在案發(fā)后潛逃,下落不明。
21年來,當(dāng)?shù)鼐綇奈捶艞墝扇说淖凡椋?dāng)年專案組一名警察何藍(lán)(張頌文 飾)不幸犧牲,如今專案組的另一名警察,何藍(lán)的師兄弟王守月(林家棟 飾)卻在退休后,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陳信文的足跡,一路追到云南。
若按照傳統(tǒng)警匪片來說,本片的主角應(yīng)該是21年來苦苦追逃的警察王守月,但來自香港的編劇周汶儒和導(dǎo)演李子俊,就是想讓這部作品不要走商業(yè)片的套路,而是要走出一條與傳統(tǒng)警匪片截然不同的戲路。
于是,最多的筆墨給了劫匪頭目陳信文,同時講故事的方式也很特別,一開始就是退休警察王守月直接來到早已更名改姓的陳信文家里,二十一年,足以淡化這對潛逃者和追逃者之間的極端對立情緒,取而代之的則是人與人的坦誠,相對平和的交流。
王守月說,不記得我啦?我是你老鄉(xiāng),王哥,你小時候家住在廣東。對方一聽便知,知道自己真實身份家鄉(xiāng)的人還能是誰?但只要對方不先捅破,自己就繼續(xù)周旋,畢竟老婆孩子都在。于是一家三口之家,與突然造訪的老鄉(xiāng)坐下來一起吃晚餐。
一場21年后的宿敵重逢,沒有處理成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的大打出手,或者是大量警察圍捕的武戲,而是處理成一場相當(dāng)克制的文戲,家庭聚餐——吃飯!
我知道你是逃犯,但在沒有充足的證據(jù)下,一個老刑警看破不說破,另一邊我也知道你知道我是誰,但你沒有馬上抓我,就代表至少還有一絲你不確定。所以我就死抓著這根救命稻草,絲毫不松口。
兩人在餐桌上喝著酒,你一言我一語的互相試探,說著只有他們兩個人能聽明白的話,互斗機鋒。這個開場戲,從編導(dǎo)演三方面,都足以在華語警匪片中成為教科書般的經(jīng)典。
也從一開場就證明了,本片的精彩并非出自離奇的案情,因為案情也確實并不離奇。也不靠大場面的動作戲,除了持槍搶劫一場開槍戲外,沒有什么警匪互射,因為這不符合國情和當(dāng)時的情形。但,全體演員的演技和出彩的角色,足以撐起這一場,建國后最大的陳年大案。
特別要說一下的是,作為一部犯罪類型片,持械搶劫過程無疑是重頭高光戲,也是全片唯一的動作場面,令人叫絕的是,編導(dǎo)沒有給這部分配任何音樂,出奇的寂靜間,一聲一聲的槍響,反而更加讓人心驚膽寒。倒像是紀(jì)錄片那種真實感。
隨著兩人平心靜氣的交談,觀眾開始坐立不安,不知道什么時候,警察會站起來銬他,也不知道劫匪會不會,以及何時起來去攻擊警察?而本片最精彩的地方就在這一段——一個隱藏了21年的悍匪,是否還能再次目露兇光,露出自己的獠牙?而就在懸念叢生時,我們卻跟著兩人的回憶,一起來到了21年前的1995年。
在制造震驚全國的大案之前,陳信文原本竟是當(dāng)?shù)匾幻鈿怙L(fēng)發(fā)的家建筑公司老板,還承攬了政府的建橋項目。這個人物,愛排場要面子,深諳生意場規(guī)則,想成就一番偉業(yè)。而就是這樣一個被名被利沖昏頭腦的老板,在一念之差下,用自己強大的號召力,思路縝密的頭腦,策劃了一場驚天劫案,自此墮入地獄,萬劫不復(fù)。
在陳信文這個角色身上,大鵬的表演太顛覆了!身為90年代初期成功老板時的狂妄,為了解決資金缺口決定搶劫時的冷靜狠戾。東窗事發(fā)潛逃時的凄涼,蓬頭垢面,衣衫襤褸。
改變身份后作為兒子不敢回家,甚至給父親打通電話都不敢出聲,只能默默跪地叩頭,表達(dá)不孝時的悲痛,還有隱姓埋名多年,作為丈夫與父親對妻子女兒的愛。
大鵬在各個時期切換自如,甚至面容都能隨之改變。第一次在采石場親手殺人之后的不敢面對,然后生理上的惡心嘔吐,內(nèi)心的譴責(zé),再到最后清理謀殺現(xiàn)場的理性回歸,他真的把這個人演活了,然后是往后歲月里,一面是為掩蓋犯罪過往,一面是多年來承受來自靈魂深處的審判,讓這個大兇大惡的反派角色竟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甚至有勇有謀。
放眼近年來內(nèi)地警匪片中,如此人設(shè)實屬罕見。這其中對人性幽暗的呈現(xiàn)與講述,特別具有有上世紀(jì)90年代香港影視巔峰期的港片質(zhì)感,大鵬飾演的陳信文又讓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反派。不禁讓我想到以往那些港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無間道》中的韓琛,《無間道》中的倪永孝,《門徒》中的昆哥......
另外,孫陽在片中也是真的耀眼,他所飾演的陳欣年是陳信文的堂弟。他本可以有不同的命運,但一念之差讓他放任這一切的發(fā)生,人生也從此徹底失控。他無力阻止堂哥一次又一次的犯罪,于是一次次地承受自己良心的掙扎,在他的表演里能看到深入骨髓的極致的破碎感。
如果電影里的陳欣年更勇敢一點,就不會在堂哥僅用一句“我當(dāng)初沒多問,你今天為什么要來問我”這樣的短視的兄弟情義給拿捏住,進(jìn)而斷送那么多條人命也賠上了各自的一生。
影片后段,陳欣年藏匿的樓前,煙花絢爛,可爆裂瞬間響起的分明是21年前板機扣動的槍聲,雖是金蟬脫殼潛逃21年,可罪惡感埋伏在靈魂深處一直沒有消失。當(dāng)年的陳欣年,其實早在二十一年前就已經(jīng)死了。還是那句話,這段戲編導(dǎo)演的處理堪稱一場經(jīng)典的視聽語言。
還有就是張頌文飾演的專案組刑警何藍(lán),重傷后繼續(xù)追嫌疑人,當(dāng)他摸到血,意識自己受傷,那一瞬間的難以置信和迅速接受現(xiàn)實真的情緒變換彰顯演技的不凡。
他靠在墻邊,默默的把手槍的子彈一粒一粒的取出,然后平靜的把槍藏在身后,用衣服蓋住傷口偽裝成睡著的路人,手里到死都緊緊握住子彈,因為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被發(fā)現(xiàn),以他刑警的常識,知道尸僵握住的拳頭難以被打開,槍就算被偷也沒有子彈,在自己生命的盡頭,已無力盡忠職守的情況下,他依然想的是把風(fēng)險降到最低。這段戲張頌文在為數(shù)不多的戲份中,就足以演的讓觀眾們熱淚盈眶,好演員,沒得說!
最后,說說本片的另一位主演,林家棟飾演的專案組退休刑警王守月,這大概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飾演正面尤其是警察的角色。
在影片中他給予人以平靜,在他臉上看到一個退休的老警官在閱盡滄桑后的堅持,在最平靜的表面下早已暗流涌動——那個他追尋了二十一年的真兇出現(xiàn)在面前時,其實他是一個可以隨時將他捉拿歸案,立功的人。但他在那一刻卻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他是在享受此刻陳信文的慌張,無力。甚至可以說就像是貓捉老鼠似的在捉弄他,這個害死了他師兄戰(zhàn)友的劫匪。
所以我們能在王守月的眼神里先是看到憤怒,但很就平靜了,他知道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這里時,眼神里變?yōu)榱藨蛩:统芭A旨覘澋谋硌荩凵窈喼苯^絕子!
電影的魅力在于它來源于現(xiàn)實,最終升華為藝術(shù)。而《第八個嫌疑人》是升華為藝術(shù),又藝術(shù)的表現(xiàn)真實,不像是電影,倒像是紀(jì)錄片的一部作品,比起把《第八個嫌疑人》看做一部犯罪片,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部紀(jì)錄片,或者傳記片。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稱它為一部犯罪的史詩片。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