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于藍的多舛人生:19歲做繼母,53歲喪夫,患癌52年99離世
2020年6月27日,網上流傳“藝術家于藍去世”的話題。很多網友紛紛點擊搜索框,了解這位陌生藝人的生平。
1921年,于藍出生在遼寧,余姚,父母給她取名為“于佩文”。后來在母親朋友的建議下,她以“走在藍天下”為娛樂,改名為“藍”。
出生后不久,于藍跟隨父母來到哈爾濱生活
十歲時,一家人因動亂流浪到保定,最后定居北京(北京當時還叫“北平”)。
剛到北京,時,于藍被姑姑帶到河北女子師范學院學習,那是她青蔥歲月中最快樂的時刻。
不幸的是,隨著不斷的動亂,于藍深受影響,只在學校呆了三年。
看著和自己一樣貧窮的人,于藍的愛國情懷越來越強烈,所以他想加入抗日戰爭。
然而,當于藍還不到十七歲的時候,她在家里是一個受到父母和兄弟姐妹寵愛的小妹妹,她的想法一經提出,家人就嚴厲拒絕了。
種子已經沉淀,破土而出成為參天大樹只是時間問題。
一天,于藍騙自己出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
還有幾個同樣充滿熱血的戰友,試圖擺脫家庭的束縛。
于藍大哥看到他的妹妹有這樣的理想,他不忍心帶她回去,所以他幫助她逃離了家。
但于藍還沒來得及高興,另一波困難就在不遠處等著她。
于藍被敵人逮捕并遭到毒打,但她的背景是無辜的,對方看了也沒用,于是她渾身是血被扔出了監獄。
這次經歷,她沒有退縮,反而成功幫她找到了加入隊伍的團隊。
1939年,18歲的于藍入黨,正好趕上籌備婦女節文藝活動。作為一個年輕人,于藍自然想找點樂子。
于是,她加入了話劇節目,被選中出演主角,踏入了她從未想過的娛樂圈。
演出結束后,魯藝的領導看中了于藍的表演天賦,問她是否愿意成為一名專業演員,跟隨他到魯藝發展。
當時,只有兩個人當選,但于藍猶豫了,不知道該選擇什么。
在理解了她努力進入團隊,想為組織做貢獻的想法后,一位長輩開導了她。
這段經歷讓于藍看到了一種不同的保衛國家的方式和機會,毅然加入了魯藝,并發誓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
當我的朋友得知這個消息時,她認為自己既不漂亮也不上鏡,但于藍并不氣餒。
為了演好戲,于藍不斷鉆研作品深入人物內心,很快就用演技征服了所有人,成為藝術團的“小明星”。
在一次戲劇排練中,于藍遇到了與她相差10歲的田方,
田方早年成名,在影視圈非常有名。
當于藍15歲的時候,他在電視上看到了一部名為《壯志凌云》的電影,田方是演員之一。
從那時起,于藍就被田方的表演所吸引,并欽佩他。
在這次會議中,田方,作為藝術指導科長,對演出提出了一些建議。
經過反復的交談和接觸,于藍發現這個來自大城市的“明星”無非就是這樣,一點架子都沒有,談吐優雅幽默,很好相處。
田方也對面前這個干凈清純有個人想法的女孩很感興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慢慢的,身邊的朋友都看到了他們之間的感情變化,于是開了一個好友群,把他們撮合在一起。
田方不僅比于藍,大十歲,而且身后還有兩個饑餓的孩子。
就這樣,善良的于藍發展了她的演藝事業,并在19歲時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繼母。
婚姻并沒有成為于藍魅力的絆腳石,而是在田方,的支持和鼓勵下走向了更大更光明的舞臺。
一個
946年,于藍和家人回到東北發展,熒幕電影的進步加速了舞臺劇的落幕。當有電影聯系到于藍,希望她參演后,田方第一個站出鼓勵。
與此同時,田方也正在為新中國電影基地的建設而盡心盡力。
三年后,北京電影制片廠成立,田方成為了第一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廠長,擔下了重任,為之后北京電影廠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著《翠崗紅旗》、《白衣天使》等電影相繼面世,于藍也成為能帶動群眾熱情的演員之一。
正趕上中央戲劇學院干部訓練班招收學生,于藍便生出了想去提升自己的想法。
但一想到家中幾個還未長大的孩子,她陷入了沉思。
田方明白妻子的擔憂,為了讓她將心放到肚子里,一手承擔起了家庭的方方面面。
有田方做背后的支撐,于藍毫無顧忌地將心思投入到了學習之中。
學業結束后,于藍出演了《革命家庭》“周蓮”的角色,憑此拿下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影后。
“新中國22大明星”評選時期,她以超高人氣登上名單,實至名歸。
后來,于藍主演了電影《烈火中永生》,在其中飾演的正是她的成名角色“江姐”。
“江姐”江竹筠是被黨追認的革命先烈,曾因拒交我黨情報而遭受殘酷的刑罰。
她的不肯屈服惹怒了敵軍,在1949年11月14日于歌樂山電臺嵐埡刑場犧牲,年僅29歲。
于藍把江姐的精神完美表現,一角打開了國民度,獲得了萬千國人的追崇。
日后她回憶起當時的心境,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帶入到江姐的表演中。
她說:
我覺得演江姐不難,因為我理解她。我和她有著共同的經歷和理想。我是1939年入黨的,和江姐同年,我們都打心眼兒里恨日本侵略者,要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去。我也被敵人抓過、坐過敵人的大牢。體驗角色的時候,我閉上眼睛想,如果那時候沒有同志們的營救,我一定也會像江姐一樣毅然赴死,絕不做叛徒
試想當年,若是于藍沒有走上文藝之路,是否也會與江姐一般犧牲在敵人的殘暴之下。
在出演江姐之前,于藍用兩年的時間做準備,拜訪江姐的戰友,從他們的口中了解江姐的經歷,揣摩她的心路歷程。
向江姐的生活學習了很段時間,于藍才能將角色融入到學業之中。
江姐為于藍帶來了名譽和掌聲,但同時也令她墜入了一段難以忘懷的深淵之中。
那個時間,文藝工作者很多都人人自危,于藍也是如此。
而在她心力交瘁之際,丈夫田方被檢查出患有癌癥,并且時日不多。
可偏偏,一些人的刻意阻攔,令田方不能及時用藥,疼痛加速了田方的病情。
1974年,8月27日,63歲的田方在癌癥的折磨下離世,沒多久哥哥于亞綸也遇害。
一時間,于藍的天塌了。
悲痛難以忍受,于藍退出了演藝界。
在拿到田方留下的存折時,于藍看著上面的200元留下了淚水。
每個月只有20塊的生活費,他存到這樣的數字,平常的花銷該有多節省啊。
回想起相愛的種種,于藍很難釋懷。
經過幾年的心態調整,于藍帶著丈夫對電影的追求,開始從零學習拍電影,做起了幕后導演。
田方去世的第四年,于藍正在拍攝影片《陳毅出山》,左側肋骨總會有不適出現。
當她到醫院檢查過久,竟與丈夫一樣患上了癌癥。
于藍不甘心就這樣被上天奪走自己的命,堅持接受治療,挺過了一次又一次疼痛,在那個醫療技術不先進的年代與死神作戰取得了勝利,雖然沒能完全治愈,但按時檢查用藥還是可以控制的。
58歲獲得重生,于藍更加珍惜每一天的人生,在事業上奮發。
60歲那年,于藍著手組建了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從首任廠長開始一待就是二十年。
在這期間,于藍帶領著一代又一代新人,為兒童影片的發展創造了不俗的成績。
2009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為88歲的于藍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盡管已經上了歲數,但于藍卻從未停止演戲。
98歲那年,于藍還參加了電影《一切如你》,雖然戲份不多,但對于藍而言只要參與就是好的。
在于藍出演角色時,不少人看她身體狀態穩定,都在為她即將成為百歲老人而感到開心。
但在2020年6月27日,99歲的于藍離開了大家。
從19歲接觸表演,從藝七十余年,于藍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電影的發展,而她的影響也并未因離開所中斷。
于藍的兒子田壯壯是“第五代導演”中的大名人。
當然,這個“名”并非與張藝謀、陳凱歌一般,而是在業內和對外的影響力上獲勝的那一個。
2018年6月,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開幕會上,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78級神仙學生們上臺領獎。
在主持人讓導演系派代表上前講話時,張國立先是喊了張藝謀的名字。
畢竟,張藝謀這些年在各界的影響力作為代表當仁不讓。
可是,張藝謀卻不敢上前,反而后退了一步擺擺手,讓另一位頭發花白的男人走上前去。
這個人,就是被稱作“禁片導演”的田壯壯。
田壯壯是于藍的兒子,豐厚的家學淵源讓張藝謀自愧不如,而他在藝術上的成就,更是令張藝謀自認屈居后位。
張藝謀陳凱歌與田壯壯從年輕時就混跡一起,對他的實力比誰都清楚。
但他們也都明白,商業電影橫行的年代,唯有田壯壯敢致力于將最真實的電影搬上熒幕。
只可惜,早年田壯壯曾拍過很多優秀的作品,但由于社會的進步,曾經的影片已經不再適合播放,被禁掉了。
除了影片,被禁掉的還有田壯壯本人。
當獲得自由后,外面的世道早就變了。各大導演趨向商業電影賺得盆滿缽滿。
張藝謀的《活著》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以驚人的口碑問世,一戰封神后開啟了屬于他們的年代。
錯過了十年的發展,田壯壯似乎慢了一步,但在同行人的眼中,田壯壯永遠不會趕上他們的腳步。
因為,田壯壯不屑。
有一次,田壯壯曾對記者說自己做了一個夢,那時的他剛擠入商業影片的行列,小試牛刀成績相當不錯。
但在夢中,田壯壯遇到了死神,死神問他,你覺得我可怕嗎?
田壯壯說,一點兒也不可怕。
死神又說:死其實不可怕。
突然間被驚醒,田壯壯似乎領悟了夢境中死神話中的意思,覺悟了過來。
人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還是應該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輩子拍不了多少東西,不能留下太多讓人看著可笑的東西,余生很短,我要抓緊了”。
或許很多人為名利而活,但在于藍的教育之下,田壯壯注定為自己活,為夢想活,為了電影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