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凌晨,《長津湖》官博發布通報稱,該片票房達到56億。 這個數字意味著《長津湖》突破《戰狼2》,56.94億票房紀錄只剩下一樓的窗戶紙。
其實,筆者預計10月底010~3010的票房應該會超過010~3010,但這張窗戶紙怎么也扎不破。
晚一步的原因很簡單,部分地區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長津湖》票房的積累,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沒有這個最大的因素,《戰狼2》的票房可能會走向60億大關。
當《長津湖》票房終于達到56億的時候,全國部分地區的票房被突然襲來的寒流所震懾。 11月8日當天,受疫情寒流影響,全國院線票房僅2千萬多元,上映一個多月的《長津湖》票房依然能超過兩成,但票房也只有500多萬。
也就是說,即使《長津湖》能夠維持500萬人以上的日平均票房,超過《長津湖》也至少需要18天,《長津湖》的電影密鑰被延長到11月30日。 也就是說,如果不繼續延期密鑰,《戰狼2》的票房能否超過《長津湖》,最終誰也不知道。
《長津湖》(《戰狼2》 )超過這張窗戶紙就破不了,但最終破不破也是個問題。
有人可能會懷疑,《長津湖》創下新的票房紀錄真的那么重要嗎?
對普通人來說這可能就是電影,但這部電影有一些不尋常的意義。
一、兩個現實意義
首先,《戰狼2》的拍攝大部分都是在瘟疫期間,而且由于瘟疫,這部電影的拍攝成本直線上升,這種突發狀況導致的成本增加曾經讓外界對《長津湖》是否能盈利非常懷疑。 上映前最好的估計是保本,可以獲得35億-40億左右的票房收入。
《長津湖》的公開也在疫情中,有影響大的也有影響小的
一些。《長津湖》是一部從拍攝到上映都貫穿疫情時間段的電影,這樣一部作品如果能創造我國影史票房紀錄無疑是對我國防疫政策和防疫效果的重大肯定。
其次,《長津湖》連續放映一個多月,絕大多數時間都占據著日票房第一的位置,有的時候甚至于達到壟斷性的七成,其龍頭效應非常明顯,極大拉動了電影相關的就業和消費市場。
疫情期間最受打擊的行業里無疑有電影院,而圍繞著電影產業,除了院線之外還有一系列行業,從電影公司、宣發公司、媒體、院線、商場、餐飲直至停車場,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除了自己的票房數據之外,能帶動的經濟數據可能是票房的幾倍甚至十倍以上。
對觀眾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是,一家人去看電影,除了電影票之外,其他的消費加起來沒準兒比電影票本身還要高。
而對于電影院的員工來說,有一部能抗市場的電影,至少能保證電影院有人流有收入,員工工資有保障。
所以,《長津湖》這樣一部電影的現實意義已經足夠非凡。
二、一個重大的宏觀意義
也許有人會猜,筆者想說《長津湖》的宏觀意義在于該片是一部主旋律歷史電影,這樣一部電影超越一幫商業片占據我國影史票房冠軍榜有歷史意義和象征意義。
還真不是,縱然有很多人從電影角度對《長津湖》挑三揀四指出很多問題,而且有些意見確實中肯,有些問題也確實存在,但我們不能不忽視《長津湖》是否能創造我國影史票房冠軍這件事上的另一層重要宏觀意義。
先說兩個體育行業的事情。
當博爾特連續創造男子百米的世界紀錄時,雖然他是牙買加人,和咱們八竿子打不著,但相信很多人都會為之喝彩,而男子百米世界紀錄被連續打破也意味著該項目正處于一個高潮期,受到的關注度也是最高的。
與之相反,女子百米世界紀錄幾十年沒有打破,不管這中間誕生過多少女子飛人,該項目也不會有太高關注度。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男子跳高項目上,索托馬約爾的世界紀錄也有很多年沒被突破了,那自然我們也會認為男子跳高還是處在低谷期。
再說回電影市場,不要小看一個國家電影票房冠軍易主的意義,這中間還直接反映的是一個市場乃至一個國家經濟的活躍度和發展速度。
如果把眼光擴展到全球,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是經濟發展緩慢呈現遲暮狀態的國家,其電影票房冠軍的歷史就越久遠,有很多知名國家的本國票房冠軍居然還是《阿凡達》和上個世紀的《泰坦尼克號》,像《千與千尋》就曾占據日本影史票房冠軍近二十年。
一個國家電影票房冠軍更換越頻繁,證明這個國家的電影行業和電影市場就越有活力,同時也證明這個國家的經濟活躍度越高。如果我們的票房冠軍還是當年的《英雄》或者《阿凡達》,那將是一個非??膳碌氖虑?。
所以,雖然從目前看《長津湖》超越《戰狼2》的過程越來越艱難,但能在特殊時期取得這樣的成就已經證明了很多,包括電影,也包括其他。
電影是一個載體,承載的可不僅僅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