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八日記》是一部沉悶瑣碎中透著靈感與趣味的電影,時而海量臺詞,時而大量空鏡,腐爛的水果,停止的蝴蝶…還有時間魔法般的倒敘手法。全片的倒敘之中,不僅僅是日期的回溯也是一種對于之前發生過事件的猜想體驗,導演的虛無感貫穿始終,恰恰與現實的封鎖環境發生了一種強烈的沖突感,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而活,為自己享樂說話,影片的荒誕和碎片化恰恰呈現了導演對于當下時代分裂感的表達,在霓虹和荒誕里作此記錄。
這是一部在疫情封鎖期間拍攝的電影。散漫的節奏,明晃晃的炎夏陽光,膠片的質感,原聲沒啥配樂的攝錄,很日常很生活:炎夏欲念騷動,迷幻光色錯落,一女二男隨音樂縱情起舞,一個激情的吻,打破三人平衡。畫面一轉,時間一天天倒退,退回他們為蝴蝶蓋起一座花園溫室,退回在慵懶日常里蔓生的親密與曖昧;更冷不防退到戲外,才發覺原來一切都是隔離拍片的場景,外頭是正遭疫情肆虐的現實世界...
導演用全新的視角,通過時間的回溯,反思疫情時代下電影創作的新思路和人與自然的新關系。同時用這倒敘的光影,呈現一種將疫情隔絕在桃源之外的生活狀態,讓人可以短暫沉浸其中,感受“光影中的時光倒流,疫情留下的改變和創傷仿佛都被帶走”后的自由而愜意的片刻。結尾身穿防護服在大聲說明拍片防疫事項的工作人員,也是提醒觀眾是時候夢醒的標志。尾聲中,核酸陰性剛剛進組的男男女女隨著音樂自由擺動。雖然也已經知道后來等待著他們的是什么,但這一刻卻也能給予觀眾在結束觀看之后繼續面對疫情生活的勇敢。
而導演“提出一個場景并順著演下去,或在某個場景中等待狀態到來”的拍攝理念,無論是在提出之前還是之后的片段里,都貫穿始終,澆灌出“以退為進”的疫情時代生活新哲智,和著這倒敘的光影和夏日的夢,如靜水流深,在腦海雋永。影片處處透著即興的魅力,因為導演本身沒有什么功利心,反而激發了影片的生命力。幾乎所有場景都沁潤著自然的張力,不預設成了本片最大的武器,受自然指引而不去操控自然,這可能是影片具有神性瞬間的一大原因。
這是一部后疫情時代電影,充滿輕巧、趣味的精致創作,只可惜倒敘不能重來,我們也沒有辦法回到那個想象中比較美好的“之前”。就像湖南企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鄧同學在其解說詞中寫的,這是很可愛的一部電影,結構很巧妙,倒回的日記體。其實就是在疫情期間拍了一部電影,將戲里戲外的生活以日記的方式倒回給你看,鏡頭下是疫情影響下的人與自然。從發霉到新鮮的水果,時間階段性回溯,一段一段尋找或許存在的過去的線頭。后來逐漸見到影視導演編劇剪輯的魔術性欺騙性,幾個地方逐漸明朗。再到電影與現實的區別,最終回到現實生活。很有想法很有意思,隔離期間能這么搞電影,而且搞得還不賴,結構性趣味十足,真的佩服創作團隊。
我認為這是很舒服的一部電影,一些并列的記憶片段:安靜的夏日,發光的夜晚,嚴肅的勞作者,慵懶的玩樂時間,像數學游戲一樣隨意地排列組合,有時是想象出一個場景并創造它,有時是寄居在某個場景中靜待發生。疫情似乎改變了什么,又在倒敘中被輕盈地抹平,像投入池塘中的石頭,既攪動了時間,又很快被時間淹沒。了解幕后故事后更覺得甚是有趣,一旦和時代背景結合起來,能感受到導演的巧思和想法。雖然故事性欠佳,剪輯也略顯粗糙,但看完心情很好,這就夠了。
更多精彩推薦:
《無辜者》:不要低估孩子對“惡”的底線
《阿娜伊斯愛情》:這是真正的女性電影!
《歡喜冤家》:適合情人節觀看的愛情輕喜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