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電影中,年輕演員的演技一直為觀眾所詬病。
他們的表情和動作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觀眾:你們覺得我演得很別扭嗎?
這些演員完全沒有演戲經驗也不一定。
比如去年上映的《北海屠龍記》1《封神托塔天王》,主演都是懷文。
2019年,他在熱播劇《慶余年》中扮演了賀宗偉,他是一個七字律秒留下的一無所有的看門人
《天啟驚蟄變》中的女主角是潘時七,她曾在《延禧攻略》中扮演肖佳。
但這兩位演員在網絡電影中擔任主角后,很快就暴露了自己的演技問題。
不出意外,以上電影票房都很差,賠錢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
久而久之,演技差成了網絡電影的三大問題之一,另外兩個是劇本差和特效差。
然而,隨著網絡電影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有實力的演員開始進入這一領域。
比如何晟銘主演的《重啟地球》,韓棟主演的《古董局中局之國畫密碼》,潘長江主演的《新毛驢縣令之鎮棺古獸》。
只是這些電影雖然沒有演技問題,但是劇本問題暴露的更直觀。
尤其是擁有“國家一級演員”榮譽的范明,出演《兒大不由爹》,可謂侮辱觀眾智商。
比如影片中有一集,失散已久的父子通過兩人都患有色盲的事實可以認出對方。
但是我二十多歲的兒子直到認出他才發現他是色盲。
這種設定沒人留了。
到目前為止,這部電影的票房只有7.6萬,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我不知道是范明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還是“他們真的付出了太多”。
年初主演了另一部電影《縮小人特工隊》。
這部電影的票房用了兩個月就達到了798萬。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不會達到1000萬。
這樣的成績對于不知名的演員來說,也算不錯了。
但對于范明,這位久負盛名的老演員來說,有些失控了。
03010的故事并不復雜。
導游顧嘉,在帶領游客參觀著名科學家杜芬奇故居時,不慎摔倒
在微縮世界里,顧嘉遇到了失蹤多年的杜芬奇,和機器人助手麗麗,
最初,杜芬奇以自己為實驗對象來縮小自己的身體,但他一直沒有找到辦法把它變回來。
因此,杜芬奇被困在微型世界達十年之久,外面的人都以為他在憑空消失。
正當杜芬奇和顧嘉試圖再次做大時,房地產公司的老王發現了他們的秘密。
老王還打算向外國研究機構出售顧嘉和杜芬奇的縮小版,以此大賺一筆。
然后幾個人互相追逐,大吵大鬧。
騰過后迎來了宣傳保護環境的廣告。沒錯,這部電影跟《地底怪物》《羅布泊神秘事件》等類似,都將環境保護的概念引入到了劇情之中。
博士杜芬奇發明縮小技術的目的就是通過將人類縮小來解決糧食短缺和環境污染等當下棘手的社會問題。
照理說,《縮小人特工隊》有著人物縮小的奇特設定,還有小人大戰正常人、女機器人大戰巨型蝎子等精彩的打斗情節。
在網絡電影中屬于比較新穎的類型。
可這部電影開分之后,1109位網友只給出了3.8的評分。
前些年,網絡電影作為新生事物有著“3分即合格”的說法。
可最近幾年優質網絡電影頻出,比如《硬漢槍神》《鎮魔司》等,再繼續以這樣的低標準來要求自己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尤其《縮小人特工隊》還請來了范明這樣的演員,拿到這種評分就更加難以讓人滿意了。
部分網友是這么評價的——
“比爛片更難看的是無聊。”
“題材很好,這部電影很爛。”
還有網友說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了美國電影《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的影子。
《縮小人特工隊》的問題其實確實挺明顯。
首先這部電影定位的是喜劇,可全篇都沒什么笑點。
電影有意給顧嘉和杜芬奇設計了幾次拌嘴,這里應該就是所謂的包袱了。
但是包袱沒響,就變成了尷尬。
有一位網友的評價很犀利“有種刻意抖機靈的方式,叫做把觀眾當傻子”。
其次,電影設計了一種很奇怪的開頭——旁白+露胸美女+故事。
這種手法在國產可怕片中很常用,可作為喜劇的《縮小人特工隊》干嘛弄這么個開頭呢?
難道是想以此來跟后面的搞笑情節形成反差?
這種設計可能只會造成兩頭觀眾都不討好的局面。
奔著喜劇來的,看到這個開頭就被勸退了。
奔著恐怖片來的,壓根就不會看這個片子。
《縮小人特工隊》的這個開頭,只能說是相當另類。
再者就是范明、張子棟、王雪東三個人的演技。
如果從表演上來說,并不算是讓人特別出戲。
但是要說他們三人演得很搞笑,這個就是萬萬夸不出口了。
有些藝人真的是自帶搞笑天賦,比如沈騰、賈玲、宋小寶等,但有些藝人確實不適合走搞笑路線,比如于和偉、張譯等。
范明作為國家一級演員,演技上自然是沒得說。
可從《兒大不由爹》《縮小人特工隊》這兩部網絡電影來看,笑果很失敗。
至于范明為什么會愿意接這種電影,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不過有位同學說得倒是挺像那么回事——
點個“關注”,鼓勵鼓勵。(??`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