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的角色趙蒙生原型是沒有的,沒有具體的人物,但是趙蒙生這個角色卻代表了當時環境下的一批高干子弟。當時有那么高干子女,一開始入伍只是為了避免上山下鄉,走個過程做下歷練,但是后來受到愛國報國精神的感召和影響,積極投身于一線戰場上,并且有很多人還犧牲了。
在電影中,趙蒙生原先是個養尊處優的高干家庭的紈绔子弟,喝著葡萄酒抽著中華煙,一心想要同過他母親的關系調離危險的前線部隊,但是后來上了戰場并且在戰友的犧牲保護下覺醒了中國心,完成了自我的蛻變,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軍人和戰斗英雄。
電影也是通過對趙蒙生在戰前戰中戰后的人物變化,結合一正一反雙主角的方式,把中國軍人在當時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的英雄形象深刻表達出來,看過電影之后,會有極大的震撼感。
電影的劇情是:
高干子弟趙蒙生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通過關系調到了九連當一名副指導員。然后繼續想辦法,讓自己能夠調回城市,終于在九連接到開赴前線的命令時,趙蒙生也得到了回城調令。但是這種“逃兵”行為,在極大的輿論壓迫下失敗了,趙蒙生只好跟著部門奔赴前線。在激烈的戰斗中,九連連長為了掩護趙蒙生而犧牲了,在殘酷的戰場上趙蒙生接受了血與火的洗禮。戰后,連長的遺書更是極大沖擊了趙蒙生,連長要求自己的家屬歸還因家里困難向戰友借的錢,而連長的家屬用撫恤金和賣豬錢還清了借債。這一行為,對趙蒙生以及所有人的心靈一巨大的“暴擊”。
烈士的敬意,不僅僅是其本人的精神,更是將革命精神進行了薪火傳承,多少開國功臣和革命烈士家庭,通過開后門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前線保家衛國,戰爭自然會是殘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