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不二子
開播22小時播出平臺站內熱度逼近一萬,獲得28個熱搜,微博主話題閱讀量18.4億,短視頻平臺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50億。這個假期電視劇《贅婿》火得超乎想象。
由于前期宣傳劇集啟用了爆款劇《慶余年》原班人馬,使得《贅婿》在播前就引發了一波關注,而在播出后,搞笑的劇情、討喜的人物、良好的演技也使得這部劇撐住了觀眾的期待,#贅婿全員給郭麒麟送嫁妝#、#宋軼用郭麒麟當屏保旺財#等劇集相關的延伸話題也成為了網友關注點,爆款之象無疑。
那么這一次《贅婿》是如何殺入市場贏得觀眾心的?
這部劇讓人從頭笑到尾
“哈哈哈哈哈我要笑死在這”,類似的彈幕在《贅婿》上頻繁飄過,相比原著小說里的宏大壯烈敘事,劇版《贅婿》在搞笑方面一騎絕塵,特別是這部劇的喜劇包袱都很接地氣。
在第三集,男主寧毅為了幫助女主蘇檀兒順利解決新店開業無布可賣的問題,在武朝推出了現代的購物方式——拉動朋友幫忙砍價湊夠5人有概率免費買布,并命名為“拼刀刀”,就是在前幾集中記憶點十足的劇情。古今生活的碰撞、與現實生活的諧音梗重疊、出乎意料的劇情走向,都是這段劇情成為笑點的原因,看著劇里“人傳人”的拉動朋友為自己砍價,讓劇外的觀眾也有種“親切感”。
包袱接地氣,大多是《贅婿》利用了人物設定把古今穿插玩得活靈活現。寧毅在解釋清白突然說的幾句臺詞“編劇就這么寫的”“導演就這么拍的”“彈幕它不是個姑娘”都能引人大笑,寧毅給耿護院寫的言情話本《霸道姑爺愛上我》《大少爺的刀》也都讓屏幕外的網文用戶會心一笑,在古代劇中看到種種現代真實生活里的元素,既接了地氣也制造了笑點。
不難發現,《贅婿》的喜劇劇情是利用人物關系、劇情沖突做包袱,比如大老粗的護院愛看言情話本這樣的轉折,沒有所謂硬腦胳肢窩的尬逗,而是順其自然地搞笑,這也是《贅婿》在前幾集就給人留下好印象促成好口碑的原因。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贅婿》在搞笑的同時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傳達。比如在第四集出現的“男德學院”就沖上了微博熱搜,達成鏡像諷刺,看著男人們在男德學院里學習烹飪、學習愛護妻子,既好笑也引發了劇外觀眾的討論。
借著“贅婿”這一男主角的人物設定,《贅婿》在劇情中處處透露著男女平等的價值觀,剛蘇醒的寧毅在聽到蘇檀兒想要拿到家族掌印后的全力支持,鼓勵前歌女聶云竹獨立生活開飯莊做老板,與蘇檀兒1V1的戀愛關系,都符合當代人的價值觀。
在接地氣的喜劇外包裝下,是貼近當代人共識的價值觀做底色,觀眾笑哈哈看完劇后也能得到情緒與價值觀上的共鳴,讓《贅婿》足夠好看,這也是劇集打破播放平臺站內2021熱度飆升記錄的原因。
巧妙改編下,《贅婿》的大眾市場“逆襲”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贅婿》是一部相當成熟的電視劇作品,劇情節奏緊湊但不失好笑,人物行事皆有邏輯可依,主線劇情也從幫助蘇檀兒拿掌印順利過渡到與烏家布行的競爭,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走出一條新路,可以說《贅婿》凸顯了網文IP影視劇化過程中改編的價值。
由于不同的娛樂內容形式需要不同的表達手段與方式,也對應著不同的受眾群體,因此網文IP到電視劇的轉化過程不能簡單地復刻原著,如何做到恰當的改編就成了網文IP影視化的一個難點。
半個月前,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中國電影家協會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與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編劇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9-2020年度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也關注到了這一問題,并探索性的建立了一套科學評價體系,提出個體激勵、人物、情節三個指標的綜合表現,與影視劇改編滿意度呈正相關的結論。
在《報告》中,小說《贅婿》出現在了改編潛力表中的第二梯隊,在“人物”指標上獲得了較高評分,電視劇《贅婿》如今的成績也證明了小說的改編潛力。而具體看來,改編后的《贅婿》在個體激勵、人物、情節三個指標上,也確實表現優異。
在個體激勵方面,《贅婿》不僅有男主寧毅多次憑借聰明才智打破困局,改編后女主蘇檀兒也抗住時代的偏見始終保持著對個人理想的追求,包括其他人物比如歌女聶云竹、男德學院同學們也都在積極面對、挑戰種種偏見與困難,劇中多人物都呈現著向上的精神,既實現了觀劇的“爽感”,也給劇外觀眾帶來的激勵。
在人物方面,劇集的群像塑造足夠亮眼。相比原著中大男主的設定,《贅婿》在緊湊的劇情中也把多個人物刻畫得豐滿,劇版原創的憨憨角色耿護院對蘇家忠心耿耿,學院同學有“妻管嚴”也有“愛妻派”,看似“整日玩耍”實則有大智慧的駙馬康賢,有點蠢卻一心想奪掌印的二房蘇文興,擔心被趕走而先一步背叛的無恥席掌柜等等,從主角到配角《贅婿》都通過劇情給與了一定的描繪,構成了一幅江寧布商奮斗史的群像畫,讓整個作品都豐盈了起來。
在情節方面,《贅婿》也凸顯了何為巧妙的改編。在劇版中,都市商戰小說男主在另一搞笑設定中,搖身一變成了武朝贅婿的展開,則為后續整個劇情的喜劇化與人物設定做好了鋪墊;劇版《贅婿》改編的1V1甜寵路線,不少觀眾都磕上了這對“先婚后愛”的CP;而劇中從蘇檀兒拿掌印進階到家國故事的主線推進,也借助與烏家布商的競爭實現了完美過度。有主線有支線的豐富劇情,人物關系的變更,都讓改編后的《贅婿》更適合當下的熒幕觀眾。
客觀來講,改編版本跟原作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選取了原著中重要的內容,在其基礎上增加了新的血肉,讓更大眾的不同群體都能夠在劇集中看到自己喜歡的元素,促成影視劇觀眾與這一IP的共鳴,從這一角度而言,《贅婿》不僅僅是改編得當。
怎樣做出恰當的網文IP影視化改編,在此前一直是較為讓行業頭疼的問題,從《贅婿》來看,基于原本的故事框架,更改故事風格、人物設定都是可行的,只要在個體激勵、人物、情節上能夠處理出亮點,價值觀符合當代的大眾認知,就都可能成功,這也是播前不被看好的《贅婿》能夠在播后口碑直線攀升實現“逆襲”的原因。
好的影視化改編為IP增值
好的影視化是IP的放大器,能夠讓內容IP出圈,在更大范圍擴散影響力。《贅婿》通過恰當且巧妙的改編,在這個春節假期里走到更多人面前,也凸顯了IP影視化的價值。
在電視劇播出后,百度指數中“贅婿”的資訊指數實現了飆升,從播前指數20萬左右升高到破百萬,可見,盡管此前《贅婿》在網文領域已經具備了頂級知名度,甚至開創了“贅婿文”的風格,但還可以在影視化后,實現市場上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幾何式增長,這也是影視化為內容IP增值的又一例證。
2018、2019年熱度最高的百部影視劇中,網文改編作品占比高達42%,網改劇在如今已成為趨勢,因此什么樣的網文IP適合改編、怎樣改編才能適應市場,都成為了行業關注的話題。
在《報告》的指導下,適合改編的小說內容已經有了依據,而劇版《贅婿》的市場火熱,則證明了哪怕從原著中走出一條新路,仍然會被市場認可與喜愛,這或許也會為后續的網改劇提供一定的參考性,這也是我們影視行業從業者在多年來堅持嘗試與探索的成果。
如今,網文領域仍然佳作頻出,適合改編的優質內容IP儲備充足,相信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網該劇出現,豐富我們的影視劇市場,為內容IP增值,也讓電視劇觀眾有更多好看的作品可選擇。
*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