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和呂麗萍主演的情景喜劇《編輯部的故事》,這部劇的人員構成很有意思,也很典型。辦公室里六個人,四位男士兩位女士。主編老陳,資深編輯劉書友和牛大姐,廣告編輯余德利,以及我們的主角李冬寶和他的心上人戈玲。
我們就先從李冬寶和戈玲聊起。
李冬寶和戈玲是編輯部唯二的未婚男女,繁忙的工作之余,李冬寶跟戈玲的互動成了編輯部的點綴。誰不想看戀愛戲呢?
跟通常的戀愛戲相比,戈玲和李冬寶的特別之處在于,誰都知道他們有戲,但兩人戀愛的拉鋸戰永遠處在一個松弛的追逐之中。李冬寶追求戈玲,戈玲拒絕李冬寶,愛情貌似時時刻刻在發生,又好像從未發生過。
李冬寶跟戈玲之間采用的依然是古典的求愛方式,李冬寶喜歡戈玲,心里的,嘴上的,日常不間斷表白,戈玲有時候譏諷有時候配合,但無論是辦公室的同事們,還是我們觀眾都樂見其成,也許還差點火候,但戈玲很受用。
單是古典那就沒意思了。戈玲并不是一個被動的角色,戈玲首先是一個工作認真嚴謹很有主見的職業女性。其次,她的婚戀觀叫作“我的事情與你無關”,所以從頭到尾,我們并沒有見到戈玲主動在這方面表達煩惱。倒是有一集,在牛大姐的帶領下,一眾同事對戈玲“過于重視打扮”爭論了一番。
對此,戈玲既不憤又不屑, 也因此,我們才能在《人間指南》編輯部見到這個靚麗的辦公室女郎,靚麗是人家的生活態度。
(這部劇里戈玲的穿搭,絕對可以算是時尚弄潮兒)
因為對戈玲的大規模表白,李冬寶從一上來就是一個有點“輕浮”的角色,但也因為這輕浮,讓這個人物更加立體,李冬寶的輕浮單對戈玲一個人,且在工作中表現出的認真,主動承擔責任,連戈玲都要表示敬意。
每當此刻,李冬寶又會用自己的貧嘴貧舌的俏皮話堵回去,李冬寶心里,咱不來這個,煽情的不要。
拒絕煽情是李冬寶的整體氣質。
在合作《編輯部的故事》前,李冬寶和戈玲,葛優和呂麗萍,兩人曾是《圍城》里的李梅亭和孫嘉柔,你想不到那么上不得臺面又小家子氣的李梅亭,搖身一變成了一切不當事兒、冷幽默,卻真誠豁達的李冬寶。而小家碧玉書卷氣十足的孫嘉柔,則成了時尚獨立的戈玲。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兩代文化人,被兩位演員刻畫得入木三分。
看《編輯部的故事》除了很受教育很快樂外,還會覺得很治愈。在這部劇里《人間指南》編輯部沒什么復雜的人員構成,從第一集“誰主沉浮”開始,先是雜志銷量太差,戈玲李冬寶和余德利三個年輕人同時到外面另謀出路,再是主編卸任編輯部除主編老陳外,每個人都爭當主編。
沒有別的,這里的人都是凡人,但就是這群凡人,在之后的故事里,大伙齊心協力,把編輯部的每一個故事都變成了溫暖人心的人生小品。
《編輯部的故事》很短,才25集,(跟同類的情景喜劇比,《我愛我家》120集,《家有女兒》每部100集),雖然短,內容卻很豐富,而且緊跟當時熱點,比如小保姆進城熱的《小保姆》那一集就有小橘子和米繼紅同是保姆卻完全不同,比如歌星雙雙,那還是一個平民偶像備受推崇的年代。還比如瓊瑤熱,戈玲和李冬寶辦公室加班看劇,“我好難過好難過”的臺詞張口就來。
這部劇有數不盡的俏皮話,但這部劇成為經典卻不只是因為俏皮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