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告別天團》,
一聽名字就俗不可耐,況且還是一部網絡電影,自然早早地就會將它判定為爛片。
可是當你堅持看下去的時候,會突發驚喜,竟然還不錯。
正所謂預期越低,越是驚喜。
1、
豆瓣5.9分,對于一部網大來說,這樣的分數已經相當不錯了,因為一般的網大不是3點幾分,就是4點幾分,能夠5分之上,甚至接近及格線的都寥寥無幾。
所以,這樣的評分已經彰顯了其不俗的口碑。
雙榜連續四天第一,哪雙榜呢?
一個是分賬榜,一個是熱度榜。
分賬票房,
278萬,277萬,181萬,156萬
累計893萬
突破千萬是遲早的事,這樣的單日票房以及票房走勢,已經比同期的院線電影要高出不少了,在網大中更是中上等水平了。
最近上映的《亡命救護車》上映5天,票房也不過950萬,這可是大名鼎鼎的導演邁克爾·貝的影片,可是即使如此,票房上也難有大作為,當然這是口碑和環境決定的。
這樣一對比,更是凸顯了這部網大的厲害。
熱度榜上,連續四天第一,盡管當下還有許多知名演員的影片,譬如陳小春的《環線》,呂頌賢的《蜀山傳:萬劍歸宗》,但是都不如這部。
《東北告別天團》真的給網大長臉了。
一年有這樣的幾部網大,確實令人眼前一亮,自然要好好夸上一番了。
2、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一個“告別天團”的故事,東北限定了地域屬性,而從演員到取景地都是東北為主,而所謂的“告別天團”也就是殯葬店的一伙人。
看到這部影片,讓人首先想到了李光潔、蔣欣、胡軍主演的網劇《再見,那一天》,兩部作品都是關于一個殯葬店的故事,內核上還有著一致性,都是關于救贖的。
《再見,那一天》不同于《東北告別天團》,不是喜劇,而是溫情與治愈的故事,但是《東北告別天團》喜劇的背后也是溫情與治愈,而《再見,那一天》不過僅僅六集,所以沒有看過的同學,也可以看下。
回到《東北告別天團》,開頭的情節和場景,讓人又想到了《鋼的琴》,因為《鋼的琴》開頭也有東北葬禮的片段,而且都有某種喜劇的元素,來展現人間悲劇。
從這些可以看到這部影片確實用心了,當然用心的地方不止這些,還有多部影片的致敬。
有著披頭士的造型,《教父》的葬禮,《入殮師》的職業,《阿飛正傳》的氣質,《英雄本色》的歌曲等等。
這一次,崔志佳確實展現出了作為一個電影人的優勢。
相比較以往的東北派喜劇,在這部網大中,有著充足的人文關懷,不單單是為搞笑而搞笑,讓喜劇有了治愈與溫情的內核。
崔志佳+宋曉峰,還有一批東北派喜劇演員,于洋、孫越、梁龍、趙海燕等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點綴。
3、
崔志佳飾演的殯葬店老板是該片的男主,一邊是父親即將離世,一邊是女兒即將手術,擺在他眼前的是急需一筆資金,而在此時,宋曉峰飾演的保安得到老舅的300萬,要給姥爺辦一場葬禮,二人就此相遇。
300萬葬禮,對于男主來說,確實屬于天價,因為他所經營的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店,最高辦過的不過8萬的葬禮,自然起初對這個保安的300萬葬禮是不相信的,直到開始打了120萬,才真的相信了。
無疑這場天價葬禮讓他看到了希望,因為他也急需用錢。
可是遠遠不是如此,他還面臨著來自同行的競爭,所以這場葬禮也是困難重重,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之后,我們才恍然大悟,這是一個圈。
300萬的葬禮是為男主的父親而辦,而所謂的那個老舅就是自己手下的員工,自此所有的關系浮出水面。
這個老舅與男主的父親有著過往恩怨,男主十歲那年,二人大打出手,這個老舅入獄,男主父親癱瘓在床。而出獄后,男主接納了老舅,當然他并不認識,來打工不單單是男主愿意接納犯過錯的人,更是為了贖罪,面對男主父親的離世,老舅最終也想要用300萬的葬禮來完成最后的夙愿,彌補過錯。
小小的殯葬店承載了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更是要解決一個個刑滿釋放人員的生存困境,而這本身就具有著溫情治愈的一面。而300萬葬禮更是為了贖罪,是為了原諒,過往的江湖恩怨,變成了如今的一場救贖。
關注弱勢邊緣人群,無疑是這部網大表達的重要主題,不管是小小殯葬店為刑滿釋放人員提供安身之地,還是老舅花費巨資贖罪,都讓這群被忽視、被歧視的人群受到了公正對待,重新被大眾認識。
他們確實犯過錯,坐過牢,而這些過往不應該成為枷鎖,困住他們,剝奪他們生存的權利,這個社會理應給予更多理解包容認可,底層的溫情治愈是感人至深的。
當然該片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故事的邏輯性,現實性,橋段的生硬,浮夸等,東北喜劇片的慣常套路、常規性問題都存在,可是以喜劇的方式演繹悲劇,在嬉笑怒罵浮夸之間,人文關懷,提升了質感,也與其它東北喜劇片區分了開來。
缺點依然不少,優點不容忽視,網大中處于中上等水平。
最終,《東北告別天團》打臉了當下的院線電影,也給網大長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