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電影市場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成為爆款的影片從年初的《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到暑期檔的《哪吒》,不一例外地改變了曾經超級IP加流量明星等于爆款的傳統模式。目前暑期檔的《哪吒》票房已經超過40億,創高了國漫歷史新高紀錄,成為目前暑期檔貨真價實的票房冠軍。而同期上映的《上海堡壘》就沒有那么幸運,不僅票房低迷的一塌糊涂,而且口碑被觀眾口誅筆伐,目前已經提前下線。
其實如果說《流浪地球》《哪吒》《上海堡壘》那個影片對中國影視業影響最大,其實我個人認為《上海堡壘》失利的意義要遠遠高于《哪吒》的成功,因為正是這部影片的失利,讓中國電影關上了資本市場的圈錢之路。
《哪吒》《流浪地球》的成功,告訴我們有內核的好電影一定賺錢
不論是《哪吒》還是《流浪地球》的成功,實際上對流量電影的打擊并不直接,因為它們只不過證明了一個常識,那就是好電影肯定可以賺錢。
其實這兩部影片上映之前沒有人看好,畢竟春節檔有《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暑期檔也有《銀河補習班》這樣的明星主演的電影,可是現在影院都是根據口碑調整第二天的排片量,因此《哪吒》《流浪地球》憑借高口碑成功逆襲。
同時也證明國人觀影的思想在轉變,從最初的看流量追熱點變得越來越理性,更加注重影片的質量和內容,可以說中國的電影市場在逐步的走向成熟,質量過硬有內核的電影一定會賺錢。
《上海堡壘》失利意義不僅是關上了科幻片的大門,而且關閉了資本市場圈錢的大門。
有人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而《上海堡壘》關上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其實我個人認為這有點矯枉過正,只要中國電影人,能夠潛心專注于電影的制作,我想所謂中國科幻片的大門永遠都是敞開的。與其說關閉了科幻片的大門,不如說關閉了資本市場的圈錢之路。
(資料圖片)
超級IP加流量明星等于賺錢,這種模式成為中國電影的常態,成為資本市場的首選
中國的資本是精明的,冷酷的,唯利是圖的,他們會不知道好電影能賺錢的道理?可他們為何不去投資制作好電影?因為“好”不是一個可以量化,可以分析的指標,電影是一門藝術,好的藝術可遇不可求,一言概之,即是投資制作好電影存在無法規避的風險。這是資本極其厭惡的因素。
從2011年于正、楊冪《宮鎖心玉》以500萬的成本轟出9000萬的票房開始,隨后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四部電影投資合計不過億,票房橫掃18億,如此回報率,讓郭導演和楊冪都在電影圈炙手可熱,成為無數投資商追捧的寵兒。中國電影市場就此變成“人傻錢多速來之地”,很多演員,主持人,相聲演員,甚至網紅都紛紛搖身一變,變成導演,制片人,進入進入搶錢的大潮。
《上海堡壘》的失利為中國影視界IP+流量明星=圈錢爛片的模式劃傷了終止符。其實從今年開始中國電影品質為王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如今隨著愈發健全的影院模式,影片的口碑成為衡量一部電影能否成功的標準。而上海堡壘的從另一方來說,對中國電影的發展還是有突出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