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大家聊過一部“男性生子”的奇葩日劇《檜山健太郎的懷孕》,沒想到最近新出的一部芬蘭電影,在“造人”思路上又打開了新的腦洞——《孵化》。
這是一部生猛的家庭驚悚片,但被包裝在充滿童話色彩的奇幻故事里。
影片的視聽風(fēng)格很有北歐氣質(zhì),會讓你一秒想起那部《仲夏夜驚魂》——畫面明亮、干凈、清新、極簡,配樂悠揚中透著說不出的詭異。
但它走的其實是近年流行的“身體恐怖片”路子,猝不及防就會出現(xiàn)腐尸、粘液、怪形,和血肉模糊的肢體等限制級畫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咱們還是先從劇情講起。
片中的女主緹娜是個年輕的體操選手,生活在令人艷羨的四口之家。
她的父親是個溫和體面的男子,弟弟乖巧懂事;
母親年輕時是花滑運動員,如今是個網(wǎng)紅,整天打扮得光鮮亮麗,拿著相機拍下家庭中的各種有愛瞬間,在社交網(wǎng)站上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
窗外突然飛進來一只烏鴉。
一家人為了把鳥趕出去,追逐之中打翻了花瓶和吊燈,鬧出一陣動靜。母親為了解氣,抓到之后一手將鳥掐死,并吩咐緹娜扔進垃圾桶去。
這個殘忍的小插曲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
半夜躺在床上,緹娜總覺得自己還能聽到烏鴉的叫聲。于是她獨自出門,掀開垃圾桶蓋,發(fā)現(xiàn)鳥尸不見了。
她跟著叫聲走進樹林,在烏鴉的巢穴找到了一枚鳥蛋。
或許是因為愧疚,或許是出于某種莫名其妙的吸引,緹娜將蛋帶回家中。
她沒有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暗自決定將蛋“孵化”。
一開始,她把蛋藏在被子里,后來又剪開玩偶熊,將蛋塞進熊肚子。
沒想到,蛋居然真的一天天長大了。
緹娜感覺自己和蛋的關(guān)系越來越親密。
當(dāng)她將蛋放在耳邊時,能聽到明顯的心跳聲。
她漸漸將這枚鳥蛋當(dāng)成自己的秘密伙伴,心情抑郁時會找它傾訴,或是抱著它大哭一場。
比如最近,她撞見了母親出軌,但害怕家庭破碎,不得不幫她保守秘密;
她每天玩命地訓(xùn)練,但成績依然比不過天賦異稟的隊友麗塔。
偏偏剩下的一個比賽名額,就要在她和麗塔之間決出……
這些事壓到身上,讓緹娜忍不住關(guān)門大哭。
只是沒想到,這次蛋殼突然破碎,里面爬出了一只巨型雛鳥……
這只鳥看上去佝僂、兇悍,又有一點楚楚可憐。
緹娜一開始被它嚇了一跳,可發(fā)現(xiàn)它沒有攻擊自己的意圖后,便決定將它收養(yǎng)起來。
她偷偷出去買鳥食,又用自虐般的“反芻”方式給它喂飯;發(fā)現(xiàn)它身上有股難聞的味道,就趁著家人不在時帶它去浴室洗澡。
到了晚上,鳥躺在緹娜的床下睡覺。
緹娜想到一首關(guān)于孤兒的歌,于是給它取名“阿莉”。
就像之前沒人知道她在臥室里孵蛋一樣,現(xiàn)在也沒人知道阿莉的存在。
但漸漸地,奇怪的事發(fā)生了——緹娜發(fā)現(xiàn)自己能和阿莉共享感知。
通過這種能力,她知道阿莉把自己當(dāng)朋友,時時刻刻都想保護自己,每當(dāng)自己感到傷心或委屈時,阿莉就會變得憤怒又暴力。
隨著阿莉一天天長大,事情逐漸失控。
它先是殺死了鄰居的狗,就因為緹娜半夜被狗的叫聲吵得睡不著覺;后來又為了讓緹娜獲得比賽資格,襲擊了她的隊友麗塔。
詭異的是,在目擊者眼里,這兩起案件都是緹娜自己干的。
弟弟聲稱看到了緹娜半夜出門埋狗,麗塔醒來后一見到緹娜,整個人就突然情緒激動暴走發(fā)狂……
講到這兒,熟悉套路的觀眾估計都嗅到了一絲精分的味道,猜想真實的劇情很可能是——緹娜為了釋放內(nèi)心壓力,做出了殺狗、襲擊隊友的事,但潛意識里又否認這樣的行為,最終精神分裂、出現(xiàn)幻覺,把鍋推到了幻想中的鳥人“阿莉”身上。
然而劇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后來,阿莉在她面前幾次蛻皮重生。每一次都變得更像人類,直到完全褪去了烏鴉的形態(tài),緹娜才發(fā)現(xiàn),阿莉居然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
可以說,阿莉就是緹娜心中的暴力本能。
它之所以會出現(xiàn),很大程度來源于緹娜看似幸福的家庭。
在這個家中,母親是主心骨,操持和掌控著一切。父親和弟弟幾乎沒有存在感,都是母親用來展示自己“幸福”的道具。
在發(fā)現(xiàn)母親出軌后,緹娜不知道怎么辦,一度想把這件事告訴父親。
可是父親逃避現(xiàn)實,根本不想管,還沒等緹娜說出事實就堵住了她的嘴。
緹娜這時發(fā)現(xiàn),父親也想活在這種“幸福”的假象里。
但和父親、弟弟的角色不同的是,母親對她有很大的愿景。
她一直希望能將緹娜培養(yǎng)成明星運動員,以彌補自己當(dāng)年因傷退役,從此只能過“普通”生活的遺憾。
因此,她一方面非常“寵愛”緹娜,會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她;
一方面又對她極為嚴厲,每次緹娜在訓(xùn)練時表現(xiàn)得不如麗塔,母親的失望都顯而易見。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緹娜漸漸養(yǎng)成了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只有靠努力達到母親的期望,才能獲得母親的愛。
因此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努力不足以彌補天賦差距時,她的精神就已經(jīng)在崩潰邊緣。但可惜的是,幾乎沒有任何人看出她的異常。
唯一的例外,是母親的情夫特羅。
這個人在片中戲份不多,但其中兩場戲非常重要。
一場是剛見到緹娜時,緹娜給他展示側(cè)空翻,幾次動作都沒成功,特羅叫停她,可她卻整個人走火入魔一樣,堅持一遍一遍嘗試,直到扭傷了腰。
特羅或許這時就覺察到了什么,關(guān)切地問她:你真的喜歡體操嗎?
可緹娜從沒被問過這樣的問題。
她只是不斷地重復(fù),“我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場戲就是他后來與母親分手時。
他刻意提到了一句,“你的女兒有很嚴重的問題(我簡直無法相信你居然看不到)。”
因為緹娜痛苦的根源來源于家庭,所以不難想象,阿莉在解決掉麗塔這個威脅之后,下一個目標就是她的家人。
也是這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阿莉并非緹娜幻想中的產(chǎn)物。
她通過偽裝成緹娜,與她的家人們展開了幾輪大戰(zhàn)。
而從殺狗、殺麗塔,再到試圖殺害緹娜父母的過程中,緹雅對阿莉的態(tài)度不知不覺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一開始,她對阿莉的暴力嗜血感到恐懼;后來漸漸接受,是因為她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內(nèi)心的壓抑與憤怒與阿莉一樣,只不過自己學(xué)會了隱藏情緒,不像阿莉是剛剛破殼的野獸。
因此,她對阿莉產(chǎn)生了一種近乎母愛的保護意圖。
在母親發(fā)現(xiàn)了阿莉的存在,拿起刀想要殺死她時,緹娜擋在母親面前,說出了她自言自語時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她是我孵化出來的。
在影片的最后,緹娜為了保護阿莉,死在了母親的刀下。
她的血流進阿莉的身體,使阿莉完成了最后一次蛻變——完完全全變成了她自己。
不難看出,片名的“孵化”其實有兩層含義,既指緹娜撿回鳥蛋,孵化出了阿莉,也指代著母親將自我人生的愿景強加在女兒身上,最終親手殺死了女兒,“孵化”出一個怪物。
在血泊中站起來的阿莉,目光冰冷,毫無人性。可母親看到她時,卻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或許她會更喜歡這個版本的女兒,因為她“天賦異稟”,能力更強,能給她贏回獎牌。
這個不動聲色的結(jié)尾,比怪物的殺戮更加令人恐懼。它意味著這個家庭的悲劇,將毫無疑問地繼續(xù)“孵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