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孫小川】“演員的工作就是把觀眾帶入劇情,讓他們忘掉以前的角色,相信并認可當下的角色,然后再去體驗感受角色的喜怒哀樂。”在愛奇藝播出的都市生活劇《警察榮譽》近日收官,劇中飾演基層民警陳新城的演員寧理14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從《無證之罪》的李豐田到《對手》的林彧,再到《警察榮譽》的陳新城,無論戲份多少,人物正邪,寧理總能讓觀眾發現角色閃光的一面。
環球時報:陳新城這個角色跟你有什么相似之處?
(相關資料圖)
寧理:我自己也是父親,有兩個女兒,多多少少可以體會到陳新城對于女兒的愛和愧疚。因為做演員經常需要各地跑——這不是早九晚五按時下班回家的工作,一進組可能幾個月見不到孩子,會錯過她們的成長。在飾演陳新城這個角色的時候,我會把這種愧疚經過調整再展現出來,把自己生活中的體驗拿出來做加工,盡可能通過真實的情感打動觀眾。
環球時報:近幾年你出演了不少懸疑、犯罪題材的影視劇,這次飾演警察會不會擔心觀眾出戲?
寧理:這個很難控制,除非做特效化妝,否則觀眾肯定能夠認出演員,也會在看劇時把演員以前飾演的角色打在彈幕上,其實這對我來說更多是一種欣慰,因為這是大家對你過往創作的認可。我覺得出戲與否這件事沒必要過于較真兒,這張臉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每個角色也都不一樣,演員的工作就是把觀眾帶入劇情,讓他們忘掉演員以前的角色,相信并認可當下這一角色,再去體驗感受當下角色的喜怒哀樂。
環球時報:在塑造間諜林彧、殺人犯李豐田這類“非日常角色”時,如何確保角色的真實和落地?
寧理:在看到一個陌生職業或角色的時候,我會找出他在觀眾眼中熟悉的一面,而在飾演一個大家熟悉的角色時,我會先找到這個角色在觀眾面前陌生的一面,這就可以做到既能給觀眾熟悉感,又能增加新意。觀眾看劇時不僅會注意情感的傳達,也會注重劇情的邏輯與完整度,最好還有一些“意想不到”,這也是我們作為創作人員要做的工作。但是過于獵奇、不符合觀眾的審美也會導致棄劇,所以對于度的把握很重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