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至7日,中國國家話劇院首部原創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全劇由田沁鑫導演執導,秧禾之文工作社編劇,田雨、段奕宏、孫紅雷、趙陽等演員共同出演。該劇以文獻話劇的形式,展現胸懷愛國之志的文藝家們為尋找中國的出路,用文藝的方式求索、掙扎與奮斗,在黨的文藝方針的正確指引下,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
從《悍城》《沉默的真相》再到《警察榮譽》,在趙陽的作品中,塑造過很多經典的警察形象。第一次在舞臺上飾演這樣一個文壇大家,在他看來一定會有難度,“關于郭沫若先生的影像資料留存很少,日常中是什么樣子只能憑借自身理解去演繹”,他也表示,“還原真實的歷史人物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的理解和表現可以成功的飾演郭沫若先生。
在創作和彩排期間,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抗戰中的文藝》導演田沁鑫為了讓演員們對歷史人物理解的更透徹,更有代入感,帶領大家圍讀劇本,研究角色。“田導給我們講了許多,不光是郭沫若先生,還有田海先生、冼星海先生,然后還有老舍先生、矛盾先生,非常多的歷史名家、藝術家、文學家都講了”。趙陽說,“這些對我們的啟發很大,但更多的來說還是就劇本本身,以及所創作的這些作品,如何去積累、去權衡、去取舍,郭沫若應該怎么具體地去表達。
《抗戰中的文藝》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第一部文獻話劇。舞臺藝術呈現上,《抗戰中的文藝》不僅是一場話劇演出,也是一場裝置影像藝術與戲劇藝術結合的實驗,舞臺簡潔,但空間結構多變。運用多媒體投影,展現抗戰風云,還原抗戰文藝歷史和文藝家們的真實狀態,共抒熱血情懷。
在采訪最后,趙陽歡迎觀眾在十一期間走進中國國家大劇院,觀看中國國家話劇院排演的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感受1931年到1945年那個時代文藝工作者們的民族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