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刊|?總第3090期
定檔不受控、流量招牌失靈、宣傳遭遇不可抗力……隨著劇集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一部劇的播出效果越來越難以預測。
以往最常出黑馬的是A級以下的腰尾部劇集,但如今隨著頭部以外的項目數銳減,網劇遺珠也越來越難尋。
(資料圖)
影視獨舌整理了幾部今年播放效果超越自身體量的黑馬劇。它們有的憑借別開生面的畫風,一開播就在長劇市場上“拔得頭籌”;有的開播熱度雖然不高,但憑借故事推陳出新,也在收視上贏得了長尾效應。
這些劇目多數為中小體量劇集,還有兩部微短劇。但也不乏制作精良的準頭部作品,只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在出場時聲量不高。
尼采曾說,任何偶然背后都存在著必然。細看這幾部黑馬劇,爆款玄學依然有跡可循。
古偶:不止甜,更要下飯
今年幾部“以小搏大”的古偶具有鮮明的“電子榨菜”屬性。
“電子榨菜”源于人們居家時間延長、單獨就餐的機會變多,從而下飯劇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這類劇集的特點是,觀感輕松,情節療愈。從年初主打“郡主追夫”的《祝卿好》,懸疑武俠甜寵《念念無明》,到年末宅斗外衣下的溫情喜劇《卿卿日常》,都是觀眾無需格外費神,便能跟著劇情收獲溫暖的下飯好劇。
從創作角度來看,這幾部古偶呈現出風格輕快、虐戲少、生活煙火氣濃郁的三大特征。
首先是“虐戀”的消失。今年流行的古偶中,少有圍繞誤解或復仇的漫長虐戀期,甚至連《卿卿日常》中強制意味頗濃的“先婚后愛”,也被詮釋成雙向奔赴的甜蜜。
一方面,觀眾面對幾世糾葛、有苦衷說不出的“為虐而虐”已經略顯審美疲勞。另一方面,“愛有時差”的意難平遠不如觀賞成熟、健康的親密關系來得治愈。
《祝卿好》《念念無明》中都曾出現男女主因立場分歧而誤會、爭吵的情節,但誤解的橋段最多維持一到兩集。
《念念無明》中司小念(胡丹丹 飾)和晏無明(楊澤?飾)發現彼此間諜身份后,吵完架動完手迅速和對方擁抱在一起;《祝卿好》中沈宴(鄭業成?飾)得知劉泠(袁冰妍?飾)拋棄自己的真相后,雖然嘴上怨恨,但身體卻誠實地幫對方脫身。
其次,這幾部古偶均呈現出較強的生活感。相比以往成長型敘事古裝劇里修仙、經商的主線,這些輕體量的古偶中,男女主飲食、閑談、逛街市等生活情境出現得更頻繁。
例如《卿卿日常》和《念念無明》就是成功運用美食元素的典型,挖掘出了飲食與人更深層的情感連接。《卿卿日常》中的美食,是親人間的緩和劑,如趙芳如與郝葭的螺螄粉,上官婧與尹岐的辣椒醬,滿載著彼此的情感變化。
《念念無明》里,飯食是婚姻和家庭的象征,司小念與晏無明婚后不約而同想要退出江湖,不僅是因為厭倦了紛爭,更是不想讓家里那個人等自己吃飯的心情落空。
融合美食元素的古偶不在少數,能用到位的卻很少。讓美食跳脫出背景板,融合進情感敘事,才能同時撫慰觀眾的胃與心。
懸疑:奇觀與情感并行
懸疑是最易出黑馬的類型劇,尤其是單元探案型的本格推理。扎實燒腦的案情疊加曲折動人的恩怨,能讓多數觀眾看得過癮。
《獵罪圖鑒》與《唐朝詭事錄》都是傳統的雙男主主線+單元探案結構。兩部劇無頂流加持,開播前收獲的關注度有限。但播出后,前者的社媒討論度一騎絕塵,愛奇藝站內熱度逼近9000;后者熱度也一路走強,在劇集收官后一個月,其播放市占率始終維持在燈塔榜單前五,算是長線慢火的典型。
這兩部劇能將口碑反哺至熱度,并非靠精妙絕倫的作案手法與推理過程,而是在細分類型上做出了新意。
兩部劇都未加大案件難度,而是側重描繪了案件偵破過程的奇觀性。
《唐朝詭事錄》營造的中式恐怖氛圍,不同程度放大了案件的奇情色彩。巨蟒、鬼面、幻術……種種靈異之物和半妖形象的引入,使觀眾更難洞察迷霧中的人心詭計、黨爭博弈。這些看似有悖科學的靈異志怪,正是懸疑感的最大來源,同時也滿足了不少懷有獵奇心理、尋求刺激的觀眾。
《獵罪圖鑒》雖不似《唐朝詭事錄》那般有強烈的視覺刺激,但“畫像師”這一職業的引入帶來的偵破思路與智斗空間的變化,同樣新奇而顛覆。
《獵罪圖鑒》是第一部將“側寫師”作為刑偵劇主角的國產劇。檀健次飾演的沈翊,用手觸摸頭骨便可畫出死者全貌;通過對比素描畫像的明暗變化,便能判斷案發時段的天氣。“神乎其神”的畫筆,仿佛是側寫師先一步接近真相的第三只眼。
沈翊在推案時對色彩、線條的運用,讓一幅幅畫像變得靈動,輔以拍攝光影的變化,給觀眾帶來不少視覺上的新鮮感。
綺麗的視覺奇觀確實成就了這兩部劇。此外,助推劇集走向熱播的,還有案件折射出的人文關懷,以及主角、配角之間細膩、豐沛的感情線。
《獵罪圖鑒》便是贏在了對女性觀眾審美的把控。這部劇開播雖然打出了無女主、無感情線的標簽,但無論是性格鮮明的女干警群像,受害者“girls help girls”的女性互助,還是對邊緣同性伴侶隱晦描摹,都處處彰顯著這部劇的“女性友好向”。
另外,雖然《獵罪圖鑒》表面沒有愛情線,但對警員間的相處、互動刻畫得十分細膩,尤其是男主沈翊與杜城從冤家到默契伙伴的轉變,讓不少觀眾浪漫上頭。
情感戲在懸疑劇中絕非閑筆,除了調劑快節奏的燒腦戲份,主角間微妙、獨特的化學反應也可以成為吸引觀眾的“鉤子”。
細膩的女性角色和豐沛的情感是《獵罪圖鑒》的出圈秘籍之一,然而,這兩點恰恰是《唐朝詭事錄》需要改進之處。硬核部分做好了,還得細膩和“推拉”,才能滿足女性居多的網絡用戶。
暑期檔另一部口碑過硬的探案劇《庭外·落水者》也曾遭遇和《唐詭》一樣的問題,由于定位過于“男頻”,忽略了情感文戲的鋪陳和女性受眾,因此傳播上沒能獲得與口碑相應的熱度,頗為可惜。
現偶:僅憑口碑難破圈
今年是現偶遇冷的一年。熱播現偶一向是視頻平臺的拉新大戶,如去年騰訊視頻獨播的《你是我的榮耀》,大結局點映時在線人數過多,一度擠爆了騰訊視頻的服務器。
但今年無論是創新題材還是流量班底,頭部現偶離“大爆”都尚有距離。許凱、楊冪主演的《愛的二八定律》播出前一直占據德塔文電視劇景氣指數前三,但播出后反響未達到預期的爆款水平。
有人認為現偶陷入了固定的制糖套路,相似的人設和演員來回組合導致觀眾審美疲勞。但現偶劇并非沒有新故事可講。實際上,今年分賬劇、定制劇等小體量現偶項目中,并不乏口碑之作。
這幾部小成本愛情劇,題材和故事都算不上有新意,但勝在完成度高,特色鮮明。
《我的卡路里男孩》《當你年少時》抓住了青春期損友的喜感,感情清純但共鳴感強;《見面吧就現在》《明天也想見到你》主線是職場人的治愈愛,擅長把玩氛圍感的導演貓的樹,將乏味的日常生活拍出了朦朧悠遠的意境。
這幾部頗受觀眾喜歡的小甜劇,都是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糖水羅曼史。沒有狗血沖突,沒有金手指瑪麗蘇,貼近生活的平淡溫馨,反而給了觀眾更強的代入感。
只可惜,小成本現偶沒有當紅演員和宣傳成本的加持,僅靠口碑破圈十分困難。
今年的現偶,只有《一閃一閃亮星星》以黑馬之姿同時贏取了口碑與熱度。這部分賬劇同樣也是講述普通人的校園愛情,但和以上幾部不同的是,《一閃一閃亮星星》引入了時空穿越的設定,通過打亂時間線的方式,不斷回溯、完善男女主隱藏的緣分與愛情,增加懸疑感的同時,也讓這份跨越時空的暗戀多了幾分命運的厚重感。
相對其他口味清甜的分賬劇,《一閃一閃亮星星》的“痛感”更加明顯。這種“痛感”并非源自劇情的虐心,而是對男主張萬森(屈楚蕭 飾)的共情。張萬森的暗戀付出與收獲嚴重不成正比,最后的開放式結局略顯倉促,從而成了不少觀眾的意難平。
觀眾紛紛在社交平臺熱議,同時也帶動了劇集熱度。痛比幸福更加難忘,這正是“BE美學”備受追捧的原因,只是現偶受制于現實尺寸無法呈現極致的生死和愛恨。也正因如此,《一閃一閃亮星星》關于“遺憾”的講述才如此值得借鑒和思考。
腰尾部項目越來越難受到關注的降本增效期,黑馬劇集爆發的軌跡更加難以捉摸,但創作總是殊途同歸,無論古偶、現偶還是懸疑,故事的每種新意都值得我們反復推敲。
每個以小搏大的項目都能為劇集市場提振士氣。如今,距離2022結束僅剩兩周,即將啟幕的2023是劇集行業降本增效后的第一個大考年,我們期待更多“黑馬”的涌現。
【文/葵涌】
關鍵詞: 7部以小搏大的黑馬劇|回望2022 念念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