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們說了由張魯一、于和偉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版《三體》為什么會受到大量好評,這一回咱們來聊一聊這部劇中一處很有爭議的劇情,那就是第一集中,幾位科學家為什么會自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能一些看過原著的觀眾,在看書的時候也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些科學家為什么會選擇自殺?難道僅僅是因為智子鎖死了物理基礎端導致物理學難以發展而絕望自殺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些科學家是不是有些太脆弱了?
在我們以往的認知里面,科學家遇到難題不是應該更會激發他們心中的探索精神嗎?之前的物理學不存在了,是不是意味著他可以探索出一種新的“物理學”?那些科學家不是應該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新奇和激動嗎?怎么會放棄得如此徹底呢?
對于這個問題其實真得很難解釋,畢竟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從來沒有接觸過那些世界上的頂級物理學家,所以也無法知道這些物理學家如何真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到底會如何應對。不過很多網友就這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這些見解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可能:除了感覺到“物理學”消失,科學家還受到了其他困擾
如果在小說里面,對每一個科學家自殺前的故事都講述得比較完整,也許這個問題還會容易理解一些,比如說楊冬。
在小說里面,楊冬最后選擇自殺是經歷了幾件事情以后做出的決定,她在實驗失敗之后,感覺到之前人類的物理學不存在了,而這個不存在的物理學,一直是她的畢生追求。
然后她在查看母親的電腦時,發現了自己的母親竟然是策劃三體文明侵略地球文明的幕后指使,她從小到大相依為命的母親,竟然成為了“她之前甚至不敢相信這世界上可能存在的那種人”,而她卻不敢去向母親求證,她怕一開口,母親就徹底變成另外一個人了,所以她只能裝做什么都不知道。
這兩點加到一起,楊冬完全相信了自己就是農場里的火雞科學家,她覺得自己以及整個人類都一直被高等生命玩弄于股掌之間,所以最后她崩潰了。
另外《三體》對汪淼的遭遇也描述得很具體,他所經歷的那些事情也足夠讓人感到絕望了。
別的不說,就只是眼前出現倒計時這一點,卻不知道倒計時的終點會發生什么事情,就已經讓人難以接受了,這種事可是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汪淼每時每刻的生活。
所以通過楊冬和汪淼的經歷可以推測出,其他那些科學家在自殺之前,應該也不只是發現了物理學不存在這件事,一定也有其他對之造成重大精神折磨的事情發生,只不過這些與全書的主線無關,作者選擇了一筆帶過。
第二種可能:科學家不甘心成為“農場主的火雞”
當然科學家可能會在這種事情上的想法與普通人不太一樣,他們也許會考慮的更多,比如楊冬生命最后時刻發出的疑問是“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嗎?”
在楊冬以往的認知里,規律必須是自然出現的,是客觀的,是唯物的。但是由于智子干擾實驗結果,楊冬發現原來之前自己認知的世界都是可以被設計出來的,是可以被隨意修改的。
那么人類是不是就生活在一個主觀的世界里,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都是被設計好的,在這樣的世界里,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嗎?于是部分科學家選擇了結束這種被“高等生物”操控的人生。
第三種可能:作者為了致敬一些以自殺方式結束生命的科學家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一些物理學家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由于種種原因,選擇了以自殺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保羅埃倫費斯特,絕熱不變量、原子力學、量子物理學等領域都做出過杰出貢獻,但是在1933年9月25日的時候,他安排好了自己的幾個子女之后,射殺了他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小兒子,然后選擇了自殺。
同樣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格?愛德華?玻爾茲曼,在統計力學和統計熱力學領域都有奠基性的貢獻,他在與家人度假的時候,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經國內公認的最具有潛力的青年物理學者馮奚喬,1995年的時候在法國跳樓自殺,當時物理學界眾人紛紛為這位天才的離去感到悲戚,為了感念馮奚喬,加州大學主動降半旗致哀。
類似科學家自殺的事情,不只是在物理學領域,在其他科學領域也有很多,至于他們自殺的原因,很多被歸結為是抑郁癥、躁郁癥,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抑郁癥、躁郁癥,其實一般人也不得而知。所以《三體》里面的這段故事也不能說完全是作者憑空想象出來的。
如果您也在追《三體》這部劇,或者之前看過《三體》小說,不知道您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的看法,如果感興趣的話,不妨在評論區中寫出來,大家一起聊一聊,以作娛樂。
關鍵詞: 三體中科學家自殺的原因 網友說出了三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