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狠人都是悶聲辦大事兒!
在大年初十的下午,胡歌毫無預兆地在微博公布了自己已婚得女的消息——已婚,得女,雙重炸彈哎!
(資料圖片)
是的,當你幾個月前看《縣委大院》的時候還在對著屏幕里的他花癡時,人就已經(jīng)名草有主了,而且,不止婚了,娃都有了。
從戀愛到結婚到坐月子,竟然未走路一點風聲,這保密工作簡直做得太出色,胡老師不愧是演過《偽裝者》的男演員。
就這樣猝不及防地,當年袁弘婚禮上被津津樂道的豪華伴郎團痛失一員悍將,就問彭于晏壓力大不大?
不過總體來說,胡歌的這波“官宣”雖如平地一聲雷,炸醒了連上七八九天班的摸魚打工人,但驚訝之余,大家還是紛紛為路人緣一向不錯的老胡送上了祝福。
連胡歌代言的五菱汽車都趕來湊熱鬧,說“以后看誰敢說小五家的車是單身座駕”。
這熱點蹭得妙啊,既切了自己的題,又透出了那么點“苦盡甘來、終成正果”的意思。
要知道,胡歌的情路也是頗有些坎坷的,此次很多老粉看到他的喜訊,不僅不酸“嫂子”,還自動生出了一種婆家人的釋然——“哎喲,可算是嫁出去嘍。”
“見光死”的前任們
此次的官宣微博里,胡歌特別強調(diào)——“老婆不是公眾人物”,這可能也是汲取失敗經(jīng)驗教訓的最終選擇吧。
因為出道二十年間,他只公開承認過兩段戀情,女主角都是同樣活躍于熒屏前的女明星。
一位是在他車禍時不離不棄共患難的“姐姐女友”薛佳凝,另一位是還未成各大熱門劇常客的“清純女孩”江疏影。
其中,前面一段更為深入人心、持續(xù)時間也更長。多年后,女方未嫁修行、男方眼含淚光更是將BE美學演繹到了極致。凡聽聞者,無不嗟嘆唏噓。
那好奇寶寶我就要問了:既然這么好,怎么沒能修成正果呢?既然最艱難的時候都攜手度過了,怎么反而在胡歌復出后以分手收尾呢?
胡歌自己給出的答案:
一是自己比較大男子主義,堅持“男方應養(yǎng)活和照顧女方”;
二是女方年齡大了,他無法給到人家想要的生活。
可以說是講得委婉又明白了,我試著豐富一下:
經(jīng)過車禍的洗禮和事業(yè)的中斷,胡歌在剛復出那兩年并沒有十分自信,雖然身體痊愈了,精神卻是孱弱的。
一方面驚魂未定,一方面前途未卜,他并不確定“我是誰”以及“我將能成為誰”。
一個人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是需要自我證明,具體到戀愛婚姻的層面就是——“那不能總讓你照顧我啊,我是大男人就是應該養(yǎng)你的。”他需要通過被依賴而獲取一種價值感。
傳統(tǒng)社會的規(guī)訓加上自己當時的敏感脆弱,導致他很可能將女方的付出視為負擔和挫傷自尊的利器,無法心安理得地依靠對方。所以還是希望等一等,等到有朝一日事業(yè)迎來轉(zhuǎn)機后再考慮結婚。
但女方比他大四歲,30左右正是被催婚的年紀,于是迫于種種壓力兩人也就果斷分手互不耽誤了。
只是分手多年后,女方的表現(xiàn)顯然要比男方大氣淡然許多。
再來看和江疏影那一段,持續(xù)時間僅僅一年左右,據(jù)說是因戲生情,結果等戲播的時候兩人已經(jīng)分手,還得被迫營業(yè)同時出現(xiàn)在發(fā)布會上,好不尷尬。
跟薛佳凝那一段一樣,他倆剛開始也是地下戀,結果在機場吃飯互相喂食被拍到,5天后胡歌才不得已承認戀情。
然后就是類似的劇情——不曝光還好,公開后沒多久,這段偶像男配小白花的戀情就草草收尾了。
分手消息還是以非常戲劇化的形式公之于眾的。
胡歌在話劇《如夢之夢》慶功宴后,帶著醉意連發(fā)四條微博,里面有一句——“遙望江 胡 對不起 讓大家失望了”。還說“求求你們 放過演員”,仿佛是媒體和網(wǎng)友給他攪黃了似的。
咱能不能把標點符號加一加
酒勁兒過了之后,又發(fā)了一篇邏輯還算通順的分手小作文,將分手理由解釋為“我無法與她分享我真實的生活”。
至此,兩段戀愛就梳理到這里了,不知為何,此刻的我有一種很累很不痛快的感覺。
談的時候小心翼翼、藏著掖著,分手后深情留戀、百般懊悔,恨不得當場點一首《可惜不是你》。
胡歌這個人吧,又有點大男子主義,又有點小言男主的矯情和脆弱。一邊挺招人疼的,另一邊,人家又不希望自己總是被照顧的那一個。
站在他女朋友角度:那個憋屈啊、擰巴啊,想吼一吼都顯得自己特別不懂事兒。
自我設障的戀愛觀
細品之下,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愛情故事總帶著一種悲情濾鏡——“我很愛她,我們都很好,可無奈事與愿違。”
你明白吧,就是全世界都跟自己談戀愛對著干的悲情感。
就……不論是“不公開”,還是曝光后的“及時止損”,胡歌似乎對戀愛中的阻力十分敏感且忌憚,且處理方式謹慎而消極——要么藏著掖著,要么立馬叫停,從來都欠一點“愛誰誰,先愛了再說”的坦然無畏。
“母親的意見”是大家比較熟知的胡歌姻緣攔路虎之一,為此他給出了自己的一套邏輯——一定得過我媽這一關,不然的話以后婆媳關系處起來那是更大的阻礙啊。
也……有道理,可你這個態(tài)度,很難讓人不懷疑你處理婆媳問題的立場和方式。
再說這得拖到啥時候,生活哪里有那么多絕佳最優(yōu)解?活著已經(jīng)有太多的勉強和遷就,面對人生大事能不能稍微有一點逆流而上的決絕與魄力呀!阻力是被沖開的,不能全靠繞吧?
此外,明星身份也是胡歌的另外一個背鍋俠。他常常不經(jīng)意地抱怨媒體和大眾剝奪了他的個人空間,但結合貴圈其他案例來看,外因從來不是主因。
鹿晗那么大的頂流,2017年正是風生水起的時候,不是也不顧粉絲的哀嚎和掉粉的損失自曝戀情了么?
結果你猜怎么著?距今五年多了,這對處于娛樂圈中心地帶的小情侶愣是沒分,還時不時出來秀個恩愛。
還有當年紅遍亞洲的木村拓哉,偶像天花板啊,迷倒萬千少女呀,不也是在風頭正盛之時公布和靜香的婚訊么?
后來怎么樣?和和美美二十多年成貴圈模范夫妻了!
情比金堅,方能頂驚濤駭浪。
更何況,所謂的驚濤駭浪,很多時候也不過是出于想象。我很贊同那期“搖晃紅酒杯”的《魯豫有約》里,當胡歌不斷強調(diào)“別人多么需要他、他的責任多么重大”時魯豫給出的不同意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沒了你日子照樣過的。
所以與其說別人需要你、牽絆你,不如說你很享受被需要和被關注的感覺。(這句我補的。)
胡歌口中的“責任重大、脫不了身、休不了假”怎么聽都像是“甜蜜的負擔”。他很享受“被需要”,所以很難允許自己任性,只能去不斷地協(xié)調(diào)和平衡,希冀不慢待任何一方。
但“任何一方”終究也分個高低輕重。
顯而易見地,當事業(yè)與愛情有所沖突的時候,父母之意與愛情有所沖突的時候,大男子主義情懷與愛情有所沖突的時候,愛情、戀人總能成為被協(xié)調(diào)掉的那一個,最后他只能用眼淚和不舍來平衡下這小小的虧欠。
因為父母只有一對,事業(yè)也只有這一份,女朋友可以換,但當不被父母需要、不被導演需要、不被粉絲需要,那可就追都追不回來了。
所以啊,別看他說了什么、流了多少淚、和偶像劇男主的契合度有多高,有無為你行難行之事才是真愛的驗金石。
懂事的小胡
很多人說胡歌是媽寶男,我覺得“懂事的好孩子”或許更貼切。
他在戀愛中的行為模式從某種程度來說都是對原生家庭關系的延續(xù)。
他是家里的獨子,父母對其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尤其是母親早早就身體不好,肯定在無形中將自己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賦予到了兒子身上。
所以胡歌打小就是那種典型的懂事孩子,很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很害怕因為自己的原因讓父母不高興,同時很希望被認可,也不會輕易去挑戰(zhàn)權威。
他在《魯豫有約》分享了兩個事兒:
第一個是關于考學報志愿,其實那一年他已經(jīng)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但后來還是考到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想離父母太遠,而且想減輕家里的負擔。
早在中學時期他在上海廣告圈就已經(jīng)小有名氣,所以靠著在上海拍廣告能做到生活費基本自理,可以讓父母少一些奔波勞碌。
我心想:那幸虧是在上海呢,要是在小縣城,這么一個好苗子不就被埋沒了么?
第二個是更早時候,他接到了一個1000塊的廣告,遠遠高于之前的報酬,他非常興奮,一回到家就把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告訴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結果等來的卻是兩位長輩的面無表情和異常淡定。
為什么會如此呢?
一方面是父母性格內(nèi)斂以及錢確實多,更主要的原因則是,兩個人在潛意識里都感受到了一種被兒子甩在身后、越甩越遠的惶恐——“他翅膀硬了,要飛走了,我們豈不是要被拋棄了?”
一道無形的繩索一直綁在胡歌的腳和父母之間,他不能夠不成器,那樣父母會失望,他也不能太瀟灑決絕,那樣父母會傷心。
久而久之,他便習慣了讓自己作為一個容器,承載父母的種種情緒,也習慣了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盡量讓父母滿意快樂。
只是為此要犧牲掉他的一些個人意志,真實的他只能默默待在小角落當中自我安慰、自娛自樂。
再拿出他在戀愛中的表現(xiàn),完全可以和這些打小養(yǎng)成的習性對得上。
1、我來照顧你,我不想麻煩你——習慣了不給父母添麻煩,也習慣了照顧別人。
2、不公開戀情,我不忍心讓你去經(jīng)受那些風浪——因為父母脆弱到難以承受很多東西,就默認了其他人也如此脆弱。
3、你很難理解我,我對你有所隱藏——因為常常為了迎合父母而壓抑自己,自動加厚了人與人之間的壁壘,不覺得誰可以真的理解自己。
所以胡歌的本質(zhì)就是一個壓抑的老好人,事事追求妥帖圓滿,卻跟汪小菲有著類似的愛好——常常需要通過醉酒來說點騷話、發(fā)點小神經(jīng)。
還好,演員這個職業(yè)給了他在作品里宣泄真性情的機會,讓他得以在大眾面前展示多重魅力。
如若不然,胡歌這樣的男人不過就是我們身邊的好好先生,無懈可擊,偶爾悶騷。起初覺得十全十美(也是來自前女友薛佳凝的評價),深交只覺無聊不夠勁。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