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心童在一條小吃街找到了兒子和閨蜜女兒后,打翻兒子手中的小吃,一下子情緒崩潰,對兒子嘶吼道:
“我叫你吃,你干脆明天就去退學,咱誰也別為難誰?!?/p>
面對這樣的情況,旁邊的閨蜜勸心童說:“姐,咱給孩子留點面子?!?/p>
心童情緒徹底失控,大聲嘶吼道:“什么面子,他哪還要臉。好好的學放著不上,偏要上什么職高,當什么廚子。
邊小方!我告訴你!媽媽在你身上傾注了多少心血!
媽媽工作都不要了!就是為了你!
管你的生活,管你的學習。
我告訴你,現(xiàn)在你外婆得了老年癡呆了,我顧不上你了,沒這個精力了,你好自為之吧!”
一向溫柔賢惠,說話輕聲細語的心童這一刻突然對著兒子情緒崩潰的嘶吼起來,這一刻邊小方看著自己的母親這副模樣非常意外。
同時也是這一刻,他才懂這么多年自己母親有多委屈。
為家庭放棄工作
心童原本是大學老師,但是嫁給邊亮生下兒子后,她便辭職當起了家庭主婦。
那個時候她認為孩子對女人來說是最重要的。
曾經(jīng)邊亮問她生孩子對女人來說有多重要。
她說:“從某方面來說,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咱剛結(jié)婚的那會兒我沒懷孕,其實我對孩子也沒有什么感覺,就覺得既然結(jié)婚了成家了,該生就生唄。
可是自從我懷了他,生下了他,直到今天我越來越覺得孩子就是我的,他是我生命的延續(xù),我的寄托,是我的陪伴。
我甚至覺得他是我人生存在的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從這番話可以看出家庭,孩子在心童的內(nèi)心有多重要,幾乎可以說是她的一切。
為何她會如此看重孩子和家庭?
因為她的生命只有這些了,她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主動辭職,雖然這么多年家庭經(jīng)濟上她不需要操心。
丈夫有能力,兒子很可愛,一家三口很和睦,而且還在兒子長大后住進了兩層樓的大房子,還計劃送兒子出國留學。
生活上雖然比不上富太太的生活,卻也是真的衣食無憂了。
這么多年她覺得自己很幸福,老公和孩子都很愛自己,生活是那么的幸福和安謐。
但是這一切都不過是表象罷了。
心童辭職當家庭主婦,無論是家庭孩子,還是雙方的老人,她都照顧的非常好,一切都安排很好,讓邊亮安心工作,無后顧之憂。
給兒子也營造了一個非常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老人的老年生活也安排非常妥當,這個家在她的付出下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這一切背后是心童幾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換來的,她把自己的青春完全給了這個家,完全陪伴兒子的成長。
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妻子,最幸福的母親,但這一切都只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自欺欺人的表象。
因為背后的辛苦和付出,只有她一個人清楚。
付出變成理所當然
如果真的要說心童幸福嗎?
其實她確實是幸福的。
因為從她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她是很享受這樣的生活,同時她也是非常信任自己的丈夫,愛自己的孩子。
對這個家她充滿了愛,也感受到了滿滿的愛意,她的確是幸福的。
但是人是會變的。
不知不覺,她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她開始不買新衣服了,省吃儉用給丈夫和兒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而她一年到頭都不會給自己買一套好的護膚品,身上的衣服都是過時很久的廉價淘寶貨。
雖然沒人要求她這樣對待自己,但是不知不覺她會這樣委屈自己,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賺錢,覺得自己應該省一點替丈夫分擔下壓力。
畢竟孩子越來越大了,上學要錢,而老人也越來越老了,花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這一切只有她意識到了,而且開始委屈自己了。
但是最開始她并不覺得這些是在委屈自己,而是心甘情愿的為這個家付出,她甚至覺得自己這樣做是應該的。
是的,她可以這樣的想,因為她愛這個家。
但是家里的人不能這樣的想,更不能忽略她的付出。
偏偏時間久了,大家都對她的付出理所當然了。
當付出變成理所當然的時候,人便會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委屈。
有些委屈是隱形的
其實作為家庭主婦,剛開始是感激很幸福,但是時間久了,幾年,十幾年后,你會發(fā)現(xiàn)當初幸福的女人大多數(shù)會變得面目可憎。
就連如此賢惠溫柔的心童在得知母親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兒子讓自己不省心的時候一下子情緒爆發(fā)。
這樣的爆發(fā)不是因為兒子突然跑出去吃小吃,而是多年累積的委屈在面對母親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時候一下子爆發(fā)了。
這一刻她不覺得兒子家庭是她的全部,反而覺得自己非常委屈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時光。
那情緒崩潰的嘶吼并不是當下的那一件事壓倒了她的情緒,而是這么多年的“看不見”累積的委屈導致她一下子爆發(fā)了。
這種爆發(fā)往往是非常強烈的情緒,讓人心疼。
因為這十多年里,心童確實是幸福的,但是她確實也是委屈的,她的委屈不是因為她放棄了好的單位回歸家庭,也不是因為她對家庭孩子付出太多的心血。
而是因為她這一切的付出正一天天的被忽略,她的努力被丈夫被兒子當成了理所當然,尤其是她的付出被自己的丈夫“看不見”。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在我們當今社會依舊存在,很多時候男人下班回到家就會感受到家庭的舒適,每天家里的一切妻子都打理的很好。
孩子老人不需要自己操心,回到家就有熱飯可吃,有熱水可洗。
時間久了,那個在外面賺錢的丈夫便會覺得辛苦的只有自己,便會忽略妻子為這個家庭的付出。
換一個說法來說,其實很多丈夫根本不了解家庭主婦的每天工作量,他們從來覺得女人在家做做家務,照顧小孩老人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這不是邊亮這個小家庭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
正是由于丈夫長期忽略妻子的付出,才會導致心童內(nèi)心深處積累了太多看不見的委屈。
這種隱形的委屈當下不會被察覺,甚至被忍住了,但是在未來的某一天某一件事某一個情緒點會爆發(fā)出來。
這種隱形的委屈是家庭和睦的殺手,是夫妻關(guān)系的雷點。
不過心童是幸運的,因為邊亮經(jīng)歷了幾天自己獨自帶兒子后,深刻體會到了這么多年心童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家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在奮斗,心童作為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賢內(nèi)助是付出了很多的。
于是他們開誠布公的聊天,尋找問題,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讓這個家繼續(xù)幸福。
當時心童抱怨說:“我自從懷了他,生下他,我就母愛爆棚,我就二十四小時想黏著他,我離不開他。
我們單位有另外一位老師,她就生完孩子馬上脫手,馬上投入工作,我現(xiàn)在真的很后悔,我怎么就沒有像她那樣的勇氣呢?
我成天待在這個家里,天天面對孩子,我真的,我真的很焦慮啊。我這種焦慮是會傳染給小方的。
人的一生很短,憑什么誰規(guī)定了說,我生活只能是那樣,那樣是對的,這樣就是錯的呢?”
這個時候的心童因為多年來被忽略的委屈重新審視自己,和自己的丈夫溝通自己的內(nèi)心真正想法。
這個時候的她想要的并不是什么放棄家庭去活出自我,而是需要丈夫的理解和更多的關(guān)注。
需要丈夫能夠分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來幫她分擔下家庭的壓力,分擔下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希望丈夫能夠更多的在這個家里有更多的參與感,讓她能夠有更多的放松,同時她也需要更多的信任和被關(guān)注。
很顯然邊亮是一位不錯的丈夫,他聽懂了心童的委屈,也體會到了他的不容易。
于是他說:“這樣,我們以后我跟你一起,我打好配合,咱們處理好小方的教育問題,處理好家里的每一個問題。”
邊亮有這個覺悟才是正確的,因為兒子長大了,老人的年紀也大了,加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也是需要父親適當?shù)囊龑Ш蛥⑴c的。
所以邊亮的覺悟是對的,同時他必須對自己的妻子絕對的信任,對她處理家庭的方面,對孩子的教育也要給她信心和信任,自己也要參與進來。
這樣心童才不會覺得自己在這個家是孤獨的,這樣她才不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不被看見的,這樣她才會感受到這個家是充滿了愛的,這樣她才會覺得自己在這個家是很重要的。
人只有被重視了,才會感受到被愛,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對自己的另一半,對身邊的親人保持一份感恩之心,不要因為別人多年的付出而慢慢覺得理所當然,因為那樣是最傷人的,也是最容易讓人心冷的。
我不想說心童辭掉工作是錯的,我也不想鼓吹什么女性獨立不要為了家庭放棄工作。
我覺得女人有獨立的賺錢能力當然是最好的,但是一個家庭很多時候是需要另一個人做出犧牲的,面對這種時刻的時候,我希望我們這個社會不是理所當然的覺得女人在家里照顧孩子老人天經(jīng)地義。
而是女人她可以選擇在家里當家庭主婦,也可以選擇在外面賺錢,男人也是可以回歸家庭照顧老人孩子的。
而不管是哪一方放棄了事業(yè)回歸家庭,都不要忽略了那位回歸家庭的人她的付出。
這才是一個家庭穩(wěn)定和睦的關(guān)鍵。
因為在乎,才會感受到被愛。
所以我們應該多看看家中那個一直付出卻被我們忽略的那個人。
關(guān)鍵詞: 打開生活看懂心童對兒子那崩潰的嘶吼 才懂這些年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