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鮮喵的第 2119篇吐血原創
(相關資料圖)
喵族碼字員:徐小怪 ??????????????
Pengxx01·電影
這些引進片,誰能點燃內地影市?
在《2023年的電影票房能否再破600億?(上)》 里,我們就已有信息的國產電影進行了前瞻。本篇稿件則將目光瞄準可能引進的海外電影,解析其重要組成——好萊塢系列IP,并且在文章結尾探討相關增量——日漫。
今年是好萊塢商業系列電影大年:“超英”IP方面,DC和漫威總共有7部新電影;續航超過15年的經典IP里,《變形金剛》《碟中諜》《速激》《奪寶奇兵》將上映新作;其他暢銷小說和動漫IP中,《饑餓游戲》《沙丘》《忍者神龜》亦有全新故事。
原創IP這邊,《巨齒鯊2》大概率同步北美于8月4日公映,杰森·斯坦森和吳京在其中擔當雙男主;廠牌IP維度,迪士尼的真人公主系列和原創動畫電影不會缺席,《小美人魚》和《WISH》可能引發熱議;創作者領域,克里斯托弗·諾蘭和肯尼思·布拉納的新電影或將帶來全新感受。
備注:下列表格中標黃部分為內地和北美同步公映或者延遲不到一周的日期,粉色為提前于北美公映的日期。
DC&漫威:新老英雄齊上陣
“超英”大片是必不可少的影市重頭戲。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今年有7部相關電影公映,依然是DC與漫威的“雙寡頭競爭”。
前者派出《海王2》《雷霆沙贊!2》和新系列《閃電俠》,后者則是《黑豹2》《蟻人和黃蜂女》《銀河護衛隊3》《驚奇隊長2》。
7部影片里,《黑豹2》已于2月7日在內地公映,但是票房慘不忍睹,首周甚至僅僅過億,毫無“超英”氣質。
究其原因,一方面,春節檔大力釋放了觀眾積壓的觀影欲,另一方面,由于第一主角更換,影片調性和前作不符,整體品質也未如預期。《黑豹2》在北美的表現同樣大不如前作,但是橫向比較還不錯。
《黑豹2》來了個“開門黑”,看來還是要等廠牌其他作品公映,漫威才能在內地恢復“神威”。
值得一提的是,《銀河護衛隊2》和《驚奇隊長》都是內地和北美同步公映,很快即將上映的《蟻人和黃蜂女》亦然。
這樣推斷,《銀河護衛隊3》和《驚奇隊長2》的內地檔期很可能會臨近北美公映日期。考慮到續集都有撲街的可能,保守估計,三部新作至少聯手砍下20億+票房。
DC這幾年的作品很難預測,容易出現類似情況:預期很高的作品撲街,沒有期望較低的反而爆火。比如北美、內地和全球全部大爆的《海王》,又比如票房遠不及系列首部的《神奇女俠1984》。
因此,《海王2》和《雷霆沙贊2》很難判斷票房區間。不過,《海王2》的檔期倒是容易猜測,鑒于在《新蝙蝠俠》之外,DC近5年不是同步就是提前的定律,《海王2》大體會在12月22日至次年1月2日間公映。
而《新蝙蝠俠》的窗口期也沒有太長,只是受到疫情影響,內地票房空間未能全部激活。但是這不影響影片在北美和全球成績不錯。
另外,DC今年還將推出全新系列的超英電影《閃電俠》,且看其能否在全球復制《神奇女俠》《海王》的好成績,以及彌補《新蝙蝠俠》在內地的遺憾。
《變形金剛》系列:
新導演能否帶來新能量?
觀察以往的定檔情況,《變形金剛》和《速激》系列大概率會同步北美公映或者間隔時間不超過一周,甚至不排除提前于北美,就像《速激9》。
說起來,兩個IP的成長基因和系列票房曲線完全不同,但是現在都遇到了一個共同問題——最新一部滑鐵盧。
《變形金剛》改編自經典玩具和動漫IP,籌備起即受到全世界矚目,按照S級大片的標準投資制作,加上導演為風格鮮明的邁克爾·貝,商業元素拉滿。果不其然,首部作品全球大爆,開啟了系列生產線。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初始BUFF疊滿,觀眾的期待值和要求較高,致使系列后續創新困難,品質口碑一路下滑,至第五部,較之前作,北美和大陸票房均大幅下滑,全球票房縮水近一半。
不過這并不能說明整個IP失去了電影市場。2018年,系列衍生電影《大黃蜂》的口碑和票房都不錯,證明了“汽車人”依然有很大的商業價值。
今年公映的《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由指導過《奎迪2》和《變形金剛》動畫新作的小斯蒂芬·卡普爾操刀,期待這位年輕的導演,為系列賦予新的能量與活力。
鑒于IP“血厚”和觀眾對大制作的渴望,影片的內地票房10億+沒問題。而若想沖15億~20億+,要看小斯蒂芬·卡普爾的功力。
《速度與激情》系列:終章之舞
《速激》是原創故事,首部作品僅是一部投資3800萬美元的B級片,屬于硬是靠著口碑續了20年的系列“宇宙”。其完美融合汽車、動作和冒險三大元素,打造出了一種全新的類型片風格。
從北美和全球影市看,在續集投資不斷增大的加持下,除了第三部《東京漂移》略顯低迷,系列票房有著明顯的“山峰式”曲線,即口碑積累、口碑釋放、全線爆發和階梯式下滑。
其中不得不得系列在內地市場的表現,自2009年引進《速激4》開始,公映的6部影片均有亮眼數據。
尤其是2015年的《速激7》,因為前期的相關市場限制,影片上映直接導致觀眾的報復性觀影,最終以24億+的成績破了內地影史紀錄,助力影片全球票房達15億+美元,為當年全球季軍,也是系列的峰值。
此后,受限于創新空間,《速激8》的口碑和票房出現下降,《速激9》則更加厲害,遭到了觀眾的大范圍吐槽。
這種情況下,大家對《速激10》持有保守期待的態度,反而利于影片口碑傳播,結合《速激10》為系列終章,低期待+情懷可能引發票房旋風。當然,這些建立在影片質量合格的基礎上。
綜合看來,《速激10》可能在5月和內地觀眾見面,票房至少10億+。
《碟中諜》系列:品質基準線最高
一部跨越10年+甚至20年+的系列電影IP,每隔幾年推出新作不難,難的是每部的口碑都很好,同時票房呈現部部遞增。而阿湯哥的《碟中諜》系列做到了。
系列根據1968-1973年在美國CBS電視臺播出的同名電視劇改編,而后青出于藍,打出了動作冒險電影招牌。
至2023年,此 IP已延續了27年,BGM從首部作品貫穿至第6部,阿湯哥也從34歲演到了61歲。
今年,系列將迎來新作《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按照系列持續高品質的輸出趨勢和相關路透來看,阿湯哥還是一如既往地拼命,新一部的質量亦不會差,作品票房預計在7億~10億+,公映窗口期大體為一個月,內地定檔估測在8月或者9月上旬。
這樣看來,三大長壽IP《變形金剛》《速激》《碟中諜》都將有不錯的票房表現,但是口碑維度上,《碟中諜》或許一枝獨秀。
其他系列:
水土不服 or 中規中矩 or 驚喜亮相
再說說其他IP,北美一度大熱的《饑餓游戲》系列曾經遭遇嚴重的水土不服。對比其每部北美3億~4億+美元、全球7億~9億美元的表現來說,內地1.5億~2.5億的數據可以忽略。由此,假使引進,新一部前傳《鳴鳥與蛇之歌》的內地票房大抵也在此區間。
不出意外,《沙丘2》《忍者神龜3》《敢死隊4》會如系列前作一樣,在內地公映。
《沙丘》因在疫情期間上映,票房空間沒有釋放到最佳,第二部可以期待下漲幅;《忍者神龜3》是標準的商業片,票房預計和前兩部持平,內地3億+;同理,曾經創造批片奇跡的《敢死隊》系列將公映第四部,看同檔期對手和影片品質,內地票房可能在3億~5億+。
此外,備受矚目的是,老牌IP《奪寶奇兵》時隔15年再出續集——《奪寶奇兵5》,令人極度好奇內地能否引進,以及相關票房產出。
《奪寶奇兵4》曾在2008年公映,較之系列第三部相差19年,即便空檔如此之長,影片依然在北美攬收3.17億美元,全球豪奪7.91億美元,非常能打。內地雖然沒有引進,但是有近6萬人在豆瓣打出7.2的評分,可見品質出色。所以,第五部可能也會有驚喜。
作為中美合拍的經典案例,2018年,由杰森·斯坦森和李冰冰主演的《巨齒鯊》曾創下票房佳績,內地攬收10.53億票房、北美斬獲1.46億美元,全球吸金5.31億美元。相關數據高于同年公映的《大黃蜂》和次年公映的《沉睡魔咒2》《雷霆沙贊!》等作品。
因此,《巨齒鯊2》的票房值得期待。特別要說的是,系列第二部的中方主演為吳京,看看兩大動作男演員能否擦出別樣火花。系列首部為中美同日公映,第二部很可能一樣。
作為全球最強的廠牌IP,迪士尼從《愛麗絲夢游仙境》開始打造真人動畫電影,自此一發不可收拾。而票房成績則參差不齊,總的來說,公主系列較為穩定,有口碑有票房,其中的《美女與野獸》《阿拉丁》更是全球攬收10億+美元。
不過,隨著一些其他因素干擾,新作《小美人魚》可能難續公主“魔力”,90%撲街。原創動畫電影《WISH》也許才是真正會大爆的高品質電影。
導演方面,克里斯托弗·諾蘭和肯尼思·布拉納將分別攜《奧本海默》和《威尼斯鬼魅》登場,前者為傳記電影,后者 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懸疑小說。
顯然,曾經打造過數部「商業+藝術」奇跡的諾蘭,更讓內地觀眾期待。
最后聊聊引進片的增量維度,日漫在2023年有兩大“種子”選手,一部是新海誠執導的新作——定于3月24日公映的《鈴芽之旅》。
影片是繼《你的名字》《天氣之子》后,第三部導演票房突破100億日元的作品,并且超越兩部前作,以134億日元的成績進入日本影史票房TOP30、日本動畫電影影史票房TOP10。
與此同時,影片還入圍了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角逐最高獎項“金熊獎”。這也是繼宮崎駿導演作品《千與千尋》以來,時隔21年日本動畫電影再次有此成績。
另一部是80/90的“情懷霸主”《灌籃高手》,其同名大電影已在日本斬獲超100億票房,連續8周問鼎排行榜冠軍,并且在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地均取得了同期TOP級的成績。
這部大電影是《灌籃高手》系列時隔27年后新推出的影視版本,傳言將在5月12日登陸國內院線,如果消息屬實,勢必和日本一樣,引發日漫票房旋渦。
注:全文圖片和信息源自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