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流浪地球2》之后,《紐約時報》又給中國《三體》電視劇打出了差評。
2月10日,《紐約時報》中文網發布一篇劇評稱,中國版《三體》電視劇是一部“忠于原著的平庸之作”,除科幻粉絲群體之外,“該劇似乎并未在美國掀起漣漪。”
文章稱,總體來看,除了讓角色重復書中的話,該劇沒能找到更有趣的戲劇呈現方式。演員大體上沒有很出彩的表現,整體制作質量(包括布景、表演、音樂的使用)低于一般優質劇集等。
(相關資料圖)
就連在中國劇迷群體中飽受好評的對《三體游戲》的神還原,《紐約時報》也給出了差評,稱原著中游戲場景里的生動景象“沒能在劇中平淡無奇的3D動畫中得到應有的展現。”
《三體游戲》中的“人列計算機”
據悉,《紐約時報》這篇劇評的英文原版最早發布于2月3日,作者為邁克·黑爾(Mike Hale),他出生于韓國首爾,1995年來到《紐約時報》,是該報的電視劇評論家。
英文版劇評從標題上就充滿了濃烈的對比意味,稱網飛也翻拍了《三體》,不過從播出時間上來看,如今中國版《三體》確實擊敗了網飛。
但文章強調說網飛版《三體》進行了重大改編,并且獲得了原著作者劉慈欣的認可(他是該劇的顧問制片人)。而中國版《三體》劉慈欣似乎并沒有參與。
文章還認為,中國版《三體》在照顧原著的同時,一些劇情過于側重現實,如聚焦在汪淼和史強之間半嚴肅半搞笑的亦敵亦友關系上,警察工作的細節得到更多關注,但“這些都與科幻小說無關”。
然而,與《紐約時報》的差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三體》電視劇在國外主流影視劇評分網站IMDb上拿到了7.9分的不俗成績。要知道,火遍全球的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在IMDb上的評分也才8.2。
再細看單集評分,《三體》表現是越來越好,從第12集開始,每一集的評分都在9分以上,其中最后幾集更是集集在9.5分以上。
此外,《三體》劇集在海外的熱度也相當不錯,在Youtube平臺觀看人數超400萬,并且發行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來,《紐約時報》似乎和中國科幻影視“杠上了”。
1月30日,《紐約時報》發表影評稱,《流浪地球2》失去了前作的所有歡樂,情節夸張,充斥著民族主義思想,甚至在點評中用了“愚蠢”(Silly)、“可笑”(Laughable)這樣的詞來形容。
對此,有網友以牙還牙地諷刺道:
《紐約時報》失去了標榜的所有客觀,取而代之的是連篇累牘的挖苦,漏洞百出的抹黑和混亂的、顯然得到了國家認可和支持的政治潛臺詞。
綜合觀察者網、Twitter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