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日本去世
早上,翻微博,在朋友圈里發現一條消息,劉波死了。
劉波,公開資料顯示,1964年出生的劉波是湖南株洲人,14歲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因而在圈內有“神童”之稱),獲湖南中醫研究院碩士學位后又進入北京大學讀博士,畢業后做過媒體人,從事過地產、醫療保健、文化出版等領域的經營活動。
劉波《資料圖片》
1995年,劉波創立海南誠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1998年收購武漢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后,將公司更名為誠成文化。2003年曾有報道稱,劉波涉嫌欠下40億元的貸款黑洞,以及數目不詳的擔保貸款。當年9月,劉波欠債潛逃的消息在坊間流傳。
2003年7月劉波出逃,涉嫌信用證詐騙。該案由海南警方偵辦。案件信息顯示,1997年至1998年期間,劉波提供虛假的信用證單據和證明文件,騙取中國銀行海南分行3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億元)。警方透露,劉波已逃往日本。
1998年8月,劉波掌控的海南誠成集團收購了上市公司武漢長印20.91%的法人股,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隨后武漢長印更名為誠成文化。在這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名單中,人們驚奇地發現了余秋雨等文化名人的名字。
在劉波的包裝下,誠成文化開始由傳統產業向文化產業全面轉型。他首先置入了《傳世藏書》的部分資產,使得上市公司憑空生出5000多萬的賬面利潤;而暢銷雜志《希望》的經營權也進入了誠成文化的“換血”計劃中。隨著這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誠成文化被籠罩在“文化產業第一股”的光環下,從1999年12月開始,股價由6.47元起步,在短短8周時間內,創出了歷史最高價24.38元,上漲近4倍。
在沒有逃匿之前,劉波的傳媒帝國已經具雛形。資料顯示,誠成文化旗下先后“擁有”《華夏WATCH》、《華聲視點》、《舞臺與人生》、《這一代》(后撤出)、《少年文摘》、《中國醫藥導刊》、《大眾電視》(后撤出)、《香港風情》、《多媒體世界》、《東方文苑》等10多家雜志。
有報道稱,在誠成文化的鼎盛時期,劉波曾收購了40多本期刊的經營權。但也有報道稱除了《希望》雜志以外,誠成文化其他各項投資均回報不力,甚至虧損。
知名演員許晴
除此之外,劉波還投資證券公司、拍電影、開夜總會、做房地產、辦藥廠…與新華書店總店聯合成立新華音像租賃發行公司,投資1900多萬元建設遍布全國的銷售終端“新華驛站”,投資600萬元的陜西誠成郵政報刊發行有限公司,投資510萬的岳麓書院文化教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164萬的北京東方文苑廣告有限公司,以及投資金額不詳的北京人文時空網絡商務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