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風暴》可能是配角比主角更有看頭的電視劇。 不能說孫紅雷、劉奕君、張藝興等主演表現不佳。 只是,他們可能很難給觀眾更多的驚喜。
《掃黑風暴》讓觀眾吃驚的,可能是中戲老師蘇可飾演的大江、戲劇演員石建飾演的海哥、海歸寧理飾演的馬帥等此前不太為人知的配角。 其中,反派孫興飾演搖滾歌手出身的吳曉亮,讓觀眾望而卻步。
一.孫興的三層表演
第一層:臉書化壞人
《掃黑風暴》第一次見到孫興,典型的壞蛋就覺得沒有教養,自己身后的上司和父親(當時不知道)面前也沒有規矩。
高明遠和鄭毅紅是洗干凈的黑社會,馬帥是還沒洗的黑社會,孫興是裸體、沒有技術含量的底層黑社會。
所以,一開始孫興的印象很單一,邪魅笑似乎很有感覺,但臉書化似乎也很引人注目。 再加上演的演員也不認識,看起來像新人演的小角色的隊長。
此時的孫興,對觀眾來說幾乎沒有什么感覺,最多也就是高明遠養的狗,不管掀起什么樣的大浪,都還老了,沒有什么可怕的。
第二層:危險的壞人
電視劇里出現的壞人種類繁多,其中最沒意思的,就是那副耀武揚威的樣子。 比如孫興身邊的幾個小家伙,孫興的好朋友峰哥就是這樣的壞人,壞字寫在臉上,看起來很囂張,其實是欺負老人、女人和孩子。
最危險的壞人是那種外表看起來人畜無害,笑嘻嘻,但眼神一變,你都不知道他要冒什么壞水的那種,而且這種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不惜代價,他也不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而是不管天高地厚,達到目的就行,所以特別危險。
孫興堅持咬住徐小山這件事就很明顯,胡笑偉已經把問題說得很清楚了,督導組來了,不能把事情鬧大,但孫興非要糾纏不休,為什么?
他當然不是為了讓徐小山賠錢,也不是多么恨徐小山,而是他無聊,他想玩,他想發泄一下五脊六獸的狀態,這種心理多少有一些變態,不按套路出牌,只是尋求刺激,這種人不僅對好人是危險,對同伙對自己都是一種威脅。
當徐英子出現時,孫興那種危險的壞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他接到胡笑偉電話,知道徐英子是林浩的同學時,他的變態瞬間嚴重起來。
他不是不知道林浩的身份,也不是不知道后果,但他就是要滿足自己的心情,除了有恃無恐之外,他變態的心理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這時候的孫興,壞到讓人惡心讓人害怕,讓人恨到想打人。
對于演員來說,這就是一種表演的升華。
如果孫興的表演截止到這里,那他基本上可以和電影《掃黑決戰》里金世佳飾演的孫志彪打個平手,畢竟他們倆是同一個原型孫小果。
不過,孫興之所以讓觀眾印象深刻,是因為他還有第三層表演。
第三層:可憐的壞人
藝術來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這話在《掃黑風暴》也適用。
孫興和賀蕓的關系取材于孫小果和其母親孫鶴予,在現實中孫鶴予對孫小果是一種毫無底線的溺愛,在《掃黑風暴》中當然也存在這種狀態,但劇情進行了一個升華,還突出表現了母子之間的無奈和絕望,這中間孫興的表現更為明顯。
孫興聽到胡笑偉說,林浩是賀蕓的干兒子,他臉上的表情瞬間從囂張變成了失望,是那種普通人的嫉妒和失望,只是一個表情,其內涵卻有多重。
孫興偷偷去看賀蕓,滿懷希望能夠看到母親對他的回頭,但是,什么都沒有。于是他的表情從欣喜立刻變成失望,不,更多的是傷心,傷到骨子里那種。
在賀蕓的生日會上,孫興的表現達到了極致。
看到母親時,他是一臉熱烈的表情,就像普通人家的兒子給母親過生日時一樣,說他是滿臉陽光的大男孩似乎也不算過分,如果你不考慮前后劇情的話。
在母親家中坐下后,孫興左右張望,乍一看像是到富貴親戚家做客的小男孩,那種陌生感和好奇感背后,其實是一種緊張,見到親人的緊張,希望能被親人關心和關注的緊張。
黃希突然出現,孫興不得不離開,他堅持給母親過完象征性的生日,最后一句“生日快樂,媽”看似不經意,卻像是他鼓足勇氣說出來的一句話。
然后,他對自己姨媽家的妹妹黃希又表現出了兇狠的一面,死神一般的眼睛盯住黃希,如果不是賀蕓喝住他,也許他會在母親旁邊上演一場血腥殺戮。
可以說,生日會這一場戲把孫興的多面性表現得非常徹底,讓人頓生感慨。
這就是孫興的第三層演技,可憐的壞人。
一個在綠藤市呼風喚雨,把派出所所長玩弄于股掌之上的黑社會頭目,其內心世界卻是如此的脆弱和敏感,拋開黑社會的身份,實際上他就是一個沒有真正父愛和母愛的可憐孩子。
一個人,叫一聲母親都費勁,見母親一面都很難,給母親過一個生日都要冒天大的險,這還不夠可憐嗎。
《掃黑風暴》里的孫興用富有多層次的表現,讓觀眾記住了,這個最可恨又最可憐的人。
二、出身于搖滾歌手的吳曉亮
孫興的飾演者吳曉亮出生于1985年的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這個地方曾經出過一個著名歷史人物,僧格林沁。
筆者曾經自駕去過科左后旗,那里的地貌非常豐富,有草原,有沙漠還有原始森林,吳曉亮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長大,從小以崔健和竇唯為偶像,16歲時成了一位搖滾樂隊主唱,再后來他考進了中央民族大學作曲專業。
19歲時吳曉亮還在上大一,在酒吧駐唱的他被一位導演看中,邀請他出演了一部青春校園電影《沒有音樂照樣跳舞》,從此開啟了吳曉亮的影視生涯。
年輕時的吳曉亮雖然談不上有多么帥氣,但他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男孩,臉上洋溢著一種有故事的青春滄桑,因此他多次被邀請出演文藝片,也算圈內小有名氣的文藝片王子。
2018年吳曉亮主演了文藝片《日光之下》,憑借此片他獲得了澳門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這個獎項也算是對他堅持拍文藝片的褒獎和認可。
但是,文藝片很過癮,但不容易出名,像秦昊演了那么多優秀文藝片,最后還是靠電視劇火了起來。吳曉亮雖然出演過不少電影,如《流浪地球》和《送你一朵小紅花》,但他大都是擔任配角甚至大龍套,除了在《繡春刀2》里讓觀眾記住了一下之外,其他時候他似乎都是默默無聞。
對此吳曉亮似乎也難逃宿命,他也是靠演電視劇逐漸成名的。
在出演《掃黑風暴》之前,孫興最佳代表作應該就是《長安十二時辰》里的曹破延,那還是他探班好朋友黃軒時偶然得到的角色,雖然也是配角,但他用豐富的演技讓觀眾記住了這個有情有義的狼衛,他對女兒的那份感情讓人為之感動。
也許就是曹破延那種多層次的感情戲打動了人,所以吳曉亮能獲得孫興這個角色,他完成得非常好。有意思的是,由于孫興的化妝和發型問題,很多觀眾都沒認出來這就是飾演曹破延的演員,當《掃黑風暴》大結局時,孫興剪了平頭,有些觀眾才驚呼,原來是他啊。
這就是傳說中的一部戲一張臉吧。
為什么吳曉亮這樣一位出身于搖滾歌手的演員能將一個復雜人物演繹得相當出色呢,澳門國際影展對他的評語也許能一言概括:他善于通過細微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展現角色不同層次的情感,將人物演繹得不著痕跡。
《掃黑風暴》火了,孫興也火了,有些觀眾恨他,也有些觀眾可憐他甚至同情他。
對于這樣一個十惡不赦的角色,觀眾能看到另外一面是劇組的成功,對于壞人,如果只表現惡的一面顯然有些簡單,如果能夠深挖人物,讓觀眾看到更深層次的情感和啟迪,讓犯罪分子能夠從中得到警醒,可能那才是最好的效果。
吳曉亮的孫興,無疑,是成功的。

